读完全本,提纲挈领的是这句话:我们总是误把欲望,当作幸福。
渴望的载体是多巴胺,多巴胺的承诺是满足感。就像此时此刻,刚刚发文的我,会强迫症一样地反复去后台检视,看是否有新的评论点赞和关注。
一天之中,这次行为能重复数十上百次,有时甚至是一个阅读量的增加,都能使我神经兴奋。
使我兴奋的便是多巴胺。
满足感
很多令我事后自责的行为,本质上都是在搜索多巴胺。例如自助明明吃饱了还要吃,看了成天的游戏直播还要看,都不是因为实际需要,而是因为满足感。
食、色,都能激发大脑内的奖赏回路,引发多巴胺的分泌,因为这些事有利基因延续。
但类似的行为给予的刺激越来越少,所需要的剂量越来越大。
因为接受多巴胺的D2 受体,会因为过度满足而减少,对于同样的刺激,我变得越来越不敏感,所以就需要越来越强的刺激。
受体减少同时会导致前额叶活动降低,而这里是执行自控的关键。
失控还有一个常见原因,因为压力。过劳肥不是虚言,因为压力同样会导致 D2 受体减少,进而引向同样的死循环。
吃不是因为饥饿,而是为享受吃饭过程中的满足感,但因为越来越难被满足,所以越吃越多,在正回馈中自我加强。
虽然有时被连坑几天后会幡然悔悟,但那种上瘾的感受,其实已经根植在大脑里了,从很久以前。
上瘾
我没有烟瘾,对吸烟感到奇怪,对看到香烟包装上的恶心图还要吸,感到很难理解。但我对游戏和游戏直播,说是上瘾不为过。
打游戏到过天亮,也曾闷在宿舍里连日鏖战。有时想出门透口气,却发现思维黏在上边,走不掉。最后能走掉通常是因为外部干预,例如第二天要上班了。
上瘾的核心在于随机奖励。这在产品设计中很是常见。
打开朋友圈,有时有大把评论点赞,有时啥都没有,逐渐人就上钩了。因为一个点赞所带来的那一点愉悦的情感波动,每隔两三分钟我就要刷一下,就算它并不承载什么实际的信息量。
在我最爱玩的游戏《炉石传说》里,也是一样。就是因为不知道会摸什么牌,会不会神抽翻盘,所以看到凌晨都还想再看一盘。
这能叫是幸福吗?我只是一个用户、一个数据、一笔营收,以及一尾鱼。
钓鱼分了四步,《上瘾》这本书里有写:
1. 吸引注意
2. 刺激行动
3. 发放随机奖励
4. 等他上瘾
尽管清醒时超级不爽,但陷进去太容易。像上面说的,因为压力、放纵或是在人群中感受到疏离,人会从生理上越陷越深。
所以尽管清楚知道这些产品策略,但是逃不掉。我沉溺于这些满足,但满足不是幸福。《自控力》告诉我的是:
真能缓解压力的,不是多巴胺,而是那些改善情绪的化学物质,如血清素、γ-氨基丁酸和催产素。
幸福之路
这种轻松的感受我同样体会过。
一是跑步,不管出门前有多抵触,跑之时有多燥热,跑完后总是神清气爽。
二是禅修,修禅五天归来,头几天头脑真的清楚,自我感觉良好,好到我想捐款。但因为没上完课,人不让捐,邮件都没回我。
三是达成目标。
这些显然不是吃喝、游戏、看直播、不阳光生活所能带给我的。多巴胺是有兴奋与刺激,但「那些无知的欢愉,终将以忧伤为结局」。
什么时候幸福?我听过《哈佛幸福课》、看过「动机在杭州」的《幸福课》,都忘差不多了,要再看。可能还要再看罗素的《幸福之路》。
哲学家是爱讨论幸福这个话题的。也有的更常讨论「苦」。释迦牟尼说,人生就是苦海和欲海。
在我看,不说天人六道,只说上瘾,贪求满足感、在多巴胺奖励回路中走不出,不就是轮回吗。这就是没法解脱。
宗教的核心常常指向解脱,这点常常看得我很感动。例如:
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
(《提摩太后书》4:7)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杂阿含经》)
说的意思差不多。虽然也不知道「美好的仗」和「梵行」是指什么,但就是挺感动的。或许是感受到了其中一点超越性。
意义的诞生
这两天重温《大学人文读本》,当中「人生需活出意义」一节里有佛洛姆的《信条》和叔本华的《凡夫俗子批判》。
过了几年,挺多还是看不懂,但能看懂的就挺打动。这可能就是读哲学想找的东西,但当年没找到,找到也是买椟还珠。
佛洛姆说:
人的基本选择是生与死的选择。每个行动都蕴含这种选择。这里所说的生死不是生物学的状态,而是指存在状态。生意味着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死意味着发展的停止,意味着僵化和重复。很多人既没有活着,也没有死去,生活成了负担,忙忙碌碌,成了保护色。
叔本华说:
日常生活里,一旦没有激情来刺激,便会令人感到沉闷厌烦,枯燥乏味,有了激情,生活又很快变得痛苦不堪。唯有那些因自然赋予了超凡理智的人,才是幸福的人。
这当中固然有自恋的成分,你也没法说他们口中的意义适合绝大多数人。对于意义,我比较喜欢马克思 · 韦伯那句:
人是悬挂在自我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
不论如何,能够自己编网,总是要比被直钩钓鱼,成为别人的日活、月活要好得多。
从小处讲,今后务必节制。从少看朋友圈开始,从少吃自助开始,从走在路上目不斜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