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状态下,全神贯注于手头的工作,心灵完全没有容纳不相干资讯的余地,这个时候所有内耗也消失了。
之所以大多数工作和普通家庭生活,要求都不高,不需要全神贯注,因此悬念和焦虑才有了乘虚而入的机会,精神熵收到干扰。
心流的活动,能得到高度的控制感。真是应为自我掌握了技巧,可以有种有办法控制潜在危险的感觉。在这类活动中,只有个人力量能左右结果,于是感觉自己握有控制权。
读到这里,作者提出警告,关于心流也有上瘾,也有负面,需要防止走火入魔。当一个人沉溺于某种有乐趣的活动,不能再顾及其他事时,他就丧失了最终的控制权,亦即决定意识内涵的自由。自我便沦为某种特定秩序的俘虏,不愿再去适应生活中暧昧和不确定性。
心流还有一种与天地合一的感觉。与周遭世界有隔离感的自我消失,往往随之产生一种与环境结合的感觉,不论环境是一座山还是一个团体。也就是庄子所说的吾丧我。天地与我合一。
还有时间感发生异常,心流中,时间的感觉扭曲了,这是一种乐趣。
目标不假外求,自称目标。也及时做一件事不追求未来的报酬,做这件事本身就是最大的回馈。一个人完全为了行动本身而投入全部心力,而不是集中到结果上,这种状态更有希望拿到结果。实际上我们所做的事,大多既不是纯粹的自成目标,也不是纯粹的外求目标,而是两者的综合。
我们现状是,平时很多事,觉得没什么价值,只是不得不做,或者因为我们预期未来会有回报才去做。然后空闲时间呢,往往只是被动的吸收资讯,没有运用任何技巧去开发新行动的契机。结果生活只是一连串无聊而焦虑的感受所组成,个人全无控制力。说的太贴切了。所以还是要阅读,阅读是一项有技巧的事。
还是提醒,心流不要走火入魔,心流结果的好坏,需要伦理来评判,心流只专注于过程的享受。人的注意力必须有地方投放。我的建议是,行动前想清楚目的和结果,然后在全身心投入。
第四章开始谈如何在生活中找到心流,算是进入方法篇了。
为什么有人即使在纳粹集中营也能满心欢喜,有人到度假胜地旅游却感到单调乏味呢?自得其乐很重要,。
所有心流活动,需要有匹配自己技巧的难度。在这个包线范围内,才能体会到心流,否则要么是焦虑要么是无聊。当然,最终决定权还是在于自己。有人在游戏中也可能感觉厌倦,心中想的不是游戏,而是结果。相反,一个人也可以在工作和带孩子中产生心流。
作者总结了各类科目的本质:市场供需规律于控制自由市场的那只“看不见的手”,希望说明人类在经济上基于理性的抉择;唯物史观提出的阶级斗争规律,针对的是非理性的政治行动;社会生物学的基因竞争,阐释的事为什么我们会帮助某些人,却设法消灭另一些人;行为主义的效果定律,说明的则是我们如何在不自觉的状态下,学习重复一些令我们感到愉快的动作,这些都是植根于社会科学的现代宗教。
关于文化相对论。19世纪的工业文明,确实都很有文化优越感,表现得盛气凌人,这点在中国也能体会到。现在西方民族的优越自信已经成为过去。文化根本无从比较。因为价值标准不一样。18世纪末,英国人的生活远比过去困难,直到100年后才有起色。工业革命不但缩短了人类寿命,也使人类变得更凶恶残暴。很难想象当时纺织工人年纪轻轻就死在“恶魔工厂”里,他们每周得工作70个小时,直到精疲力竭而死,无论他们拥有什么样的共同价值观或信念,都不可能从这样的生活中找到幸福。
所以,文化其实也是一种游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