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关于《认知驱动》的读书分享,希望你能喜欢。
书名和目录
认知驱动从书名上,是指提高认知层面驱动自身改变行为。
不要小瞧认知的力量,认知决定了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而这些看法和态度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和决策。
首先分析目录:
全书分为上、下两部分。
上在“道”的层面讲述,做成一件事我们需要什么;下在“术” 的层面讲述如何去做成一件事。
做成一件事,需要我们改变认知,我们将从价值、身份、心理三个层面进行; 做成一件事,需要我们调整策略,我们需要、策略、战略、成事三个方面思考。
这六个词语对应六个章节的标题名,个人觉得目录的标题或许是不够精炼和准确。
在读这系列文章之谦,请各位先破除一个观点的认知:作者永远是对的。
孟子云,尽信书不如无书,在阅读过程中,我们绝不应该照搬吸收,而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作者写的一定不是尽善尽美的,因为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东西存在。
我们可以对于书本进行改进,对于观点也应该保持批判性的态度吸收,充分发扬“拿来主义”的精神,好的我们拿来,不好的、不认同的我们不要。
在一开始我们可以借助目录按图索骥,后续可以慢慢归纳出自己关于这本书的新的目录。
这篇文章绝非是对书本知识的简单罗列,很多的概念、想法我会在分享途中加入自己的理解,并且会触类旁通,补充新的观点和知识。换言之,这本书的作者是周岭,但在学习途中,我们可以自己在心中构建一本新的书,属于自己的书。
各位看完文章后,不妨拿来原书对比阅读,搭建自己的阅读体系,找到属于自己的书。 我的水平有限,在解读过程中可能出现不当之处,还请谅解并指正。
序言:努力不等于有希望
我相信点进这篇文章的你都怀着我要努力、我要进步、我要成功的想法,至少没这
点欲望不会点到这里。
我本人这是如此,但越努力,越焦虑,越难以坚持。
事实上不知道多少人和我一样,有些人是努力了一年见不到希望,而我根本没办法努力一年。
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子?
我们都曾试着奋斗过一段时间,早起、跑步、听课...最后放弃,仅仅是缺少意志力吗?是否能有种新的视角告诉我,其实改变自己不需要从意志力入手,是否我们努力却没有希望是因为忽视了某种东西。
书本在序言给出了回答。
内向成长和外向成长
首先我们引入成长的两种模式:内向成长和外向成长。
内向成长,即精进自身,如早起、跑步、听课,围绕自身,倾向于培养习惯;
外向成长即互动外界,写作、编程等,与外界交互,倾向于打造技能。
仔细思考我们大部分人常做的事情,往往是围绕自身展开,我们倾向内向的成长,忽视外向成长的部分。
这就是我们的问题:我们享受奋斗和努力的感觉,却很少有产出作品的意识。
于我而言,序言最大的作用是指出这项我一直没看见的盲点:我一直读书、写作,却很少将心得体会写出来,形成有价值的文章供人阅读,更没有打磨出一篇原创作品。所以我选择现以读书分享的方式创造价值,后续不断的写出自己的文章。
自然引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人们倾向内向成长,忽略外向成长?
因为培养习惯易,打造技能难。
急于求成、避难趋易是我们普遍的心理状态,不自觉地,我们选择easy模式。
培养习惯易,因为它的标准是个人的主观来决定的,减肥减五斤,减十斤,甚至像贾玲减一百斤,都是由减肥的人决定的,满意程度也是取决于自身,我觉得够了那就够了。
打造技能难,是因为它的标准是由外界评定的,他人的评价认可、市场的反映波动能及时反馈你的技能扎不扎实。
如果以输入和输出的视角看待,前者我们所做的活动,往往是输入的过程,比如听课、阅读等;后者编程、写作等则是输出,输入的多少好坏由自己评定,而输出的结果则可交给外界反馈的。文章好不好,一目了然。我们不排除有些爆款文章没什么价值却有很大流量,但是一旦流量之后这些文章又无人问津,显然它们并不算好文章,因为价值并不持久。
书本上仅讲到这里,我补充两点思考:
1.引入外界评价促进输入环节的高效率性。
如果两者最大区别是有无外界评价,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引进外部评价环节,来让习惯的养成达到高标准。
我想到的方式,最好的是“考试”。这里的考试绝非是在教室里老师发卷子的那种,而是与外界要有交互的,有过程性评价的方式,具体行为可以自己决定。
当你跑了很久的长跑,不妨来一场马拉松比赛考一考自己,还可以顺便交些朋友;当你读了很久的书,不如写一篇有完整体系的文章发到网上供人评价和学习;当学了很久的四六级,不如来几场模拟考试来练习。
2.输入和输出是一体两面的,
往往一件事情输入也会对应另一件事情的输出,阅读可以搭配写作、听课搭配讲课、 学习理论搭配实践应用...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转变一下思路,把平常输入的部分替换成对应的输出,从来利用输出反哺输入,实现二者的闭环。
比如我今天学习高数的极限知识,那么我就可以在网上发布这一章的视频来讲课,如果收到的评价好,成就感之下我们会持续的输出下去,而成为老师自然需要你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才能教下去,我们就自然成功利用输出倒逼输入, 从而输出、输入两不误。
上述的问题给了我们一个启示:重技能辅习惯,重输出辅输入
对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我们要有轻有重的对待。现在需要做到的事情是侧重输出,将往常的输入进行相应的替换。
在后续我们着重讲“技能”“输出”方面。
一项真正的技能需要对外输出价值,被他人认可。
所以在创造价值中我们需要满足三点:
1.在自我能力范围内尽量做到最好,绝不可以糊弄。受到个人水平限制,不可能一下子做的非常好,但是要保证每一次自己是尽力的,不是随便交代任务的。
2.要持续打磨,精益求精。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同理,技能是一定要持续打磨的。这篇文章是我关于序言写的第三稿,也许以后有第四稿、第五稿,我会持续不断地精进自身的思考。
3.不要害怕产出,拥抱不完美。
我个人在写文章就有这样的感觉,这不好那不好,最后反而不敢把文章发出来。但是万万没想到,发出来后很快就收到第一个点赞,我真的很开心,在第二个视频也就没有了这样的畏惧感。所以不妨踏出第一步,世界很温柔。
在这里介绍一个概念:最小化可行产品(MVP)
这是埃里克·莱斯(Eric Ries)提出的商业原则和方法论。MVP的核心思想是在尽可 能短的时间和有限的资源内,打造出一款能够满足目标市场核心需求的简易版产品原 型。这样的产品不需要包含所有可能的特性或功能,而是专注于实现产品的核心价 值,并通过用户的反馈进行快速迭代和优化。
MVP的意义在于,它允许企业在产品还未完全成熟之前就进入市场,通过不断的迭代 和优化,逐渐积累用户基础,形成正向循环,直至产品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这 种方法不仅降低了企业的风险,还提高了产品和市场的契合度,使得产品更有可能成功。
这个模型可以适用于很多的产品,我们所有的输出都可以是这样的过程,先写出一个核心观点都体现的文章,发表到网上,听到读者反馈并在此期间不断汲取新知 识,然后完善补充。利用外界反馈改进产品输出,这是MVP的核心想法。
一句话,先搭建骨架、放入灵魂,根据外界反馈不断充实血肉。
比如这本书的分享,其实是一个最小化产品的输出,因为我不是读完整本书后直接一又气分享完,而是一边读、一边写稿、一边输出。我需要先读完某一章,然后记录下文章的脉络、核心知识点,进行个人的批注,形成数千字的文字稿,再稍作修改。必要时候还会重新写稿。讲真非常非常耗时间,打磨是一个很耗时间的工作,需要耐心。
最后一句话结束序言部分,打造出卓越的技能,良好的习惯才能大放异彩。
最后说一下,市面上的文章大多是三分钟读完一本书,千字懂得一本书......听起来噱头很大,好像看完我们就瞬间变得很厉害。但是你我都知道这只是情绪上的一时波动,很难真的学到什么东西。所以这将会是一系列的文章分享,抽丝剥茧地为你梳理书本的知识框架,并填入新的血肉,希望您能多一份耐心,我们一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