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你推荐的书是《了不起的我》

今天为你推荐的书是《了不起的我》。

听到这本书的名字,你可能会想,这是不是一本宣扬正能量的鸡汤书?

其实这本书的名字并不是想鼓吹盲目自大或者自我中心,而是想提醒你,在身陷自我怀疑,或者身处逆境苦苦支撑时,不要忘记了自己的潜力。

不断去面对和解决自我发展道路上的难题,努力让自己一天天变得更好,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的了不起。因为自我发展说起来简单,但做到却很难,因为改变太难了。

如何养成一个新习惯?

如何让心智变得更成熟?

如何拥有高质量的关系?

如何走出人生的艰难时刻?

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什么不同的使命?

……

038.JPG

破解这些难题,心理学能够提供很多有用的线索。

本书作者陈海贤老师是浙江大学心理学博士,曾在浙江大学心理中心任职,期间开设的“积极心理学”通识课,非常受欢迎。

他开设的网上课程“自我发展心理学”,“亲密关系30讲”,有超过10万付费用户订阅,课程收听人次超过500万。本书内容大部分也是脱胎于“自我发展心理学”这个课程。

在这本书中,陈海贤博士吸收了行为科学、认知疗法、家庭治疗、积极心理学、精神分析和成人发展的诸多心理学理论,加上自己13年心理咨询的经验和思考,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理论——自我发展心理学。

从行为、思维、关系、瓶颈期和人生地图这5个层面出发,给你一套实现人生突破的系统方法。

学习本书之后,你可以利用书中提供的一系列改变与发展的实用工具,直击人生的种种问题。帮你创造更满意的人生,成就了不起的自己。

接下来我们就从三个大部分,带你学习本书的精华知识:

一、开启行为的改变。如果你被焦虑淹没,不知道从什么事情做起,你可以用“小步子原理”提醒自己。真正行动起来,迈出改变的第一步。

二、 推动思维的进化。你会学习到僵化型思维方式的三种表现,以及控制的两分法:把目标变为行动。

三、发展关系中的自我 。人总是生活在关系中,自我是关系的产物。学习了这部分内容之后,你会更加了解自己,在更好的关系中发展自我。

01

首先来看第一部分的内容:开启行为的改变-小步子原理。

022.JPG

要实现自我发展,成为了不起的自己,你首先要开启行为的改变,因为行为是显性化的自我。但俗话说积习难改,而且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觉得自己没有选择。

面对很多情况我们没有办法,比如难以控制的环境,充满敌意的社会,自己无法改变家庭和过去等等。但本书开篇就指出了,改变最关键的一步是意识到你其实一直有选择。

人们会误以为只有按照理想状况作出选择,才算有选择,如果不够好,就是没有选择。

比如说职场妈妈和全职妈妈各有利弊,你只是哪个都觉得不理想。但你仍然可以自己做出选择,你是有选择的,主要看你能承担什么后果。

也就是说,承认有选择需要你承担对自己的责任。如果说我没得选择,因为家里需要我,这个责任就推卸到家里去了。

你可以指责抱怨:“都是家里老人不给力,我只能放弃工作,在家带孩子。”推卸责任还可以避免内疚和自责。

因为如果承认在家带孩子是自己的选择,孩子带的不完美时,你很可能会内疚自责,说是我做了选择但我做的不够好。

在“没有选择”带来的指责抱怨和“有选择”代表的内疚自责之间,很多人宁可选择前者,因为这样痛苦会小的多。所以改变是需要勇气和承担责任的。

043.JPG

那我们还要改变吗?这要看你有没有自省。举个例子来说: 30多岁的女儿去做心理咨询,因为她的妈妈是一个非常焦虑的人,经常指责打骂她,她很痛苦。

可是,自从她自己成为了母亲,有了女儿之后,她也经常不自觉地指责自己女儿的种种不是。当她意识到自己的这些行为时,非常自责和痛苦。她对心理咨询师哭诉说:有时候我羡慕我妈妈。

我妈妈有很多问题,可她的人格是完整的。她从来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都是别人有问题。我读了很多书,在情绪关系方面学了这么多,我反倒过的还不如她。

心理咨询师回答她:“你和妈妈的不同是有价值的,因为你有自省。这个会让你痛苦,但这正是改变的契机。”

谁痛谁改变,确实是这个道理。以上我们了解了每个人都是有选择的,改变需要勇气和契机,我们接下来看看怎样走出习惯的模式,走出心里舒适区。

心里舒适区并不只是熟悉的环境那么简单,它是我们熟悉的应对环境的固有方式。应对方式的不同很好理解:面对困难,你是迎头而上,还是习惯躲避?

面对新事物,你是好奇去尝试,还是下意识的考虑风险?这些都是应对方式。人们会根据自己熟悉的方式去选择当前或者将来的生活,所以很难摆脱旧经验。

013.JPG

比如说你现在是个公务员,在考虑是不是要从体制内出来,到企业中去发展。你身边的环境,爸妈同事还有你一直以来的性格都告诉你,安稳最重要。

你的旧经验决定了你的应对方式就是选择稳定,那么你就很难走出去。

       

改变意味着要创造新经验,因为要用新行为代替旧行为,新习惯代理旧习惯。“新”就意味着要面临很多的未知和变化,舍弃旧经验带来的安全感和控制感的同时,要鼓起勇气面对未知的风险和可能的失败。

这其中一定有很多焦虑、退却和自我怀疑。这种自我怀疑,是任何一个人深入到某个未知领域去探索时,都会有的情况。那么怎样克服这种自我怀疑呢?

有一个特别的方法,能够克服这种阻力。这个方法就是小步子原理。简单来说,与其纠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到底能不能成功。不如专注在你要走的路上,把事情做好。

在改变道路上迈出小小的一步,获得一个小小的成功。通过不断获得小成功积累经验的好处,从而为下一步行动提供心理动力。那么这小小的一步具体是要作什么呢?

你可以用奇迹提问找到它。这个方法很简单,就是问自己一个问题,“假设你想要的改变后的理想状态实现了,会发生什么呢?”

052.JPG

先假设达到那个结果,然后往回看,不再去思考这件事有多么不可能,困难在哪里,而是转身去思考这个过程是怎么发生的,这样我们就会更清楚的知道改变的第一步应该怎么走。

奇迹提问是心理治疗中常用的一种提问方式,他看起来简单,其实有精巧的设计,在改变的过程中,我们再往前看和往回看时看到的东西经常不一样,往前看,会看到困难,往回看,会看到方法和路径。

举个小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美国的“嗜酒者互戒协会”可能是这个世界上在帮助人们改变方面做的最成功的机构。

喝酒者互戒协会的第一步,就是承认在对待酒精这件事情上我们已经无能为力了,这样,就不用把注意力放到控制不了的事情上去,然后用小步子原理,把目光聚焦于自己能控制的事情上去。

喝酒者互介协会要求会员设立“一次一天”的目标,意思就是不要想自己一定要戒酒,一辈子不碰酒这样的承诺,只要承诺自己做到24小时内,不喝酒就可以了,24小时之后呢,那就是新的一天了。

协会是这么解释“一次一天”的四字箴言的:“在大部分的例子中,我们没法预测事件的转向。不管现实准备的多么充分,结果还是可能猝不及防…….

我们为未来设定的任务太过巨大,留给自己只剩精疲力竭,不堪重负和心烦意乱。

所以这里面的奇迹提问就是,如果我真的戒酒成功了,那么我是什么样子?成为那个样子前,我至少今天能做点什么走出第一步?答案就是先24小时不喝。

012.JPG

总结一下这个方法,用奇迹提问找到第一个小小的改变,并让它实现,这个策略就叫小步子原理。

小步子原理,不是一个让我们获得最终成功的策略,而是一个让我们有所行动的策略,它的重点不是结果,而是此时此刻的行动,它的核心思想,是努力控制你所能控制的事情,并接纳你不能控制的事情。

在你心里,你觉得哪些事情可以控制,哪些不能呢?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想法呢?说到这里,就要谈到思维的部分了。

02

一起来看本书的第二部分,推动思维的进化。

先来说一个关于思维的重要概念,叫做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我们头脑中惯有的组织和加工世界的方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积极的成长型心智模式,一类是消极的防御性心智模式。

或许很多人听过成长性思维的概念。要做到好的思维模式就要避免防御性心智模式,我们先来看防御性心智模式是怎么回事,如何影响我们的。

防御型心智模式分为三大类:僵固型思维、应该思维,以及绝对化思维。

僵固型思维的人认为人的能力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会把注意力放到证明自己聪明和维护自己聪明的形象上。实际上怎么看待能力,要比能力本身更重要。

我们都知道表扬孩子努力比表扬聪明更重要,因为这会让孩子把注意力放在挑战任务本身,而不是对自我的关注。没有证明自己的包袱,这样在受到挫折和挑战时,能够迎难而上。

010.JPG

对成人来说也是一样,僵固型思维本质是一个防御心态,把注意力从关注怎么做事转移到关注“我很强”的自我形象上,这很容易妨碍我们的学习和进步。

面对批评时,你是把它当成对自我形象的指责还是一个你和世界互动的反馈呢。如果当成反馈,那么才能打破固定的自我的壳,在和真实世界的互动中,不断发展自我。

接下来我们重点说一下“应该”思维。

“应该”思维作为第二种典型的防御型心智模式,它的本质在于不去认识真实的世界,而是试图让真实的世界臣服于我们头脑中已有的规则,并在世界不合符我们头脑中的规则时,表现出怨恨、愤怒、焦虑或者沮丧。

小时候,我们觉得父母应该更懂我们,读书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应该去更好的学校,工作了,我们觉得自己应该进更好的公司赚更多的钱,要结婚了,我们觉得自己应该找更好、更合适的爱人。

这些想法和信条就是应该思维。实际上太多人混淆了应该思维和愿望。如果你不能容忍现实和愿望不一致,那么这些“应该”思维就会导致负面情绪和太多想不开,影响自我发展。

举个工作中的例子,我有一个朋友,刚换到一个新公司工作。大部分同事对他都很友好,但就是有一位对他爱理不理,有问题去请教时,对方也会流露出一种“你连这个都不懂”的傲慢态度。

这个朋友就很生气,下决心在业务上超过这个同事,对这个同事的任何表现都很在意。明明不是他的领导,也要盯着他的周报看。发现同事做的比他好,就会焦虑和沮丧。

011.JPG

其实,这个朋友有很多“应该”思维。比如同事之间应该是友善的,甚至觉得所有人都应该喜欢他。所以那位同事态度傲慢,他就很生气。

第二个“应该”是觉得,既然同事不尊重自己,他就应该超过同事。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把自己价值放在了和那个同事的比较上。但凡发现自己一点不如人的地方,就会觉得自己没用。

后来,他通过学习,认识到了这个应该规则,明白了让同事喜欢并且尊敬自己,是一个良好的愿望,是一个值得去努力的目标。

但这不是现实,也不是必须要做的事情。慢慢的,他从应该思维中解脱出来了,焦虑也逐渐缓解了。能够区分愿望和现实,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也是走出应该思维的关键。

最后来说一下绝对化思维,绝对化思维的本质是习得性无助。比如觉得工作无论如何努力都赶不上进度,失恋之后再不相信自己能遇到好的爱情。

遇到挫折或者出了问题,就觉得为什么偏偏是我这么倒霉。总的来说就是把之前受到的伤害抽象化,从而扩大自己的防御范围,保证自己不再受伤害。

但人生在世,会经历很多失去,疾病,拒绝,失败。这些痛苦的经历就是我们生活的组成部分。如果我们能接纳,这些就会慢慢过去。

如果把它绝对化,就会把自己封闭,不敢接触现实,失去从生活中获得疗愈的机会。

005.JPG

以上,我们介绍了三种防御型思维。僵固型思维,防御的是我们内心完美自我的形象。应该思维,防御的是我们内心已有的规则。绝对化思维,防御的是可能产生的伤害。

这些都会阻碍我们发展成长型心智模式。意识到了这些之后,我们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变呢?

给大家介绍一个控制的两分法:

控制的两分法,简单的说,就是努力控制你能控制的事情,而不要妄图控制你无法控制的事情。这两句话,前者讲的就是专注精进,后者讲的就是顺其自然。

只有把这两句话同时结合起来,才能既保持积极上进,又能让自己内心平静。

听起来像是老生常谈,但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作者发现大部分人的烦恼都在妄图控制自己不能控制的事情,却不对自己能控制的事情行使控制权。

我们控制不了我们的过去、生活的环境,原生家庭,控制不了别人对你的想法和评价,更控制不了别人是否会喜欢我们。

但很多人意识不到这一点,执着于生活应该是另一个样子的想法。当我们认识到很多事情是自己控制不了的,是一种心智上的成熟。

那什么是我们能控制的部分呢?如果想锻炼身体,可以控制自己是否早起、晚上是否去小区散步,还可以控制自己的饮食品类。

就算不能控制自己每天都锻炼身体,每周至少可以保证锻炼一天。可是我们并不愿意控制这些,因为这些事情看起来太微小了,不能马上改变结局,我们宁可由着性子去想那些自己控制不了的事情。

027.JPG

所以控制的两分法的第一步,是思考担心的事情里,哪些是自己能控制的,哪些是控制不了的,并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能控制的部分。第二步就是把能控制的部分找出来,并做成计划,努力把它做好。

可能很多人会说,大部分事情都是不可控的呀,有很多变化。比如博士生需要发表论文才能毕业,但是不知道实验数据是否理想,不知道导师是否有时间帮他改论文,这些都会影响结果。

这种不确定,不可控的感觉很糟糕,很多人都会陷入拖延的泥潭。但仔细想想,每个不可控的事情背后,都有可控的成分。

不知道实验数据是否理想,但知道多做几次试验,更可能获得理想的数据。多催导师几次,想办法帮老师节省时间,导师更可能给出反馈。

当然,到这里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博士还会问,可是毕业真的很重要,工作都找好了,毕不了业怎么办。

其实控制的两分法看起来简单,但很少人能做到,就是因为这个方法违背了人自然分配注意力的原则。人的习惯,是思考这件事重要不重要,而不是思考这件事能不能控制。

这种思考方式,会把目光引到对结果的担忧上,而不是此时此地的行动上。

053.JPG

以上就是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我们探讨了行为的改变,第二部分我们探讨了行为背后的心智模型,接下来我们将会从一个更广的视角-关系的视角来学习自我发展之道。

03

来看看第三部分,发展关系中的自我。

一谈到关系,我们就会想到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以及同学关系等等。因为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人无时无刻不再关系中。哪怕你在家独处,街上的陌生人不会闯到你家里去,这也是你和陌生人达成的共识,也是一种关系。

在不同的关系中,自我是不同的,我们对孩子和对老板就是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行为,别人对我们也是有角色期待的。

可以说,我们的行为和思维,很多时候就是在关系中被塑造的,这些都会通过关系的语言表达出来。

     

语言是人们沟通的工具,但实际上很多表面的语言都在说关系。这就是关系的语言,也是人际关系的密码。

如果我们只对表面内容作回应,看不到背后牵动我们情绪的关系信息,就会造成很多误解。举例来说:

妈妈说:别人家孩子都报奥数,我们当然也得报一个。

爸爸说:孩子这么小,现在就学,这么累干嘛?

妈妈说:他明明很聪明,认字都比别的孩子早,当然要早点报。

爸爸说:小孩子时候就抓这么紧,到时候没兴趣了,学废了。

这个例子中的关系语言是什么呢?表面上看,夫妻二人在讨论孩子要不要报奥数,可是从关系上看,他们都在和对方说:“我比你更懂孩子,听我的。”

这就是关系中的语言,如果关系的问题没有解决,他们对孩子的很多问题都会有这样的争论和分歧。

018.JPG

     

我们也经常说对事不对人,在关系的语言中正相反,往往是对人不对事。关系的沟通比语言的沟通更重要。男朋友说:好了好了,我错了。

女朋友说:那你说说你错哪了。从关系的语言看,男生是在说:我不想跟你说了。女生回复说你错哪了,实际上实说,我不想你这么敷衍我。

     

对方和你说:“道理我都懂。关系的语言中,他可能是在说:你的道理我不想听。这时候沉默也是一种关系的语言,可能代表:我不想和你说了。叉开话题在关系中代表的语言可能是:你说的不重要。

其实无论表面上大家在争论什么,双方都希望对方能满足自己的期待。只有直面关系,讨论关系,才有解决问题的机会。我们要从关系的角度理解对方在说什么,并从关系的角度回应对方的话。

当女朋友说,说说你错哪了。男朋友知道她顾虑的是关系,也许就可以说:老婆,我是很认真的跟你道歉的,真的觉得自己做的不好。这就是对关系的回应。

这样才能扮演好一个男朋友的角色。如果我们对一个人有期待,不要在语言上要求他,而要像我们期待他的样子那样对他。当然,前提是我们要真诚地相信这个人有值得期待的一面。

说到期待,角色的本质,就是人和人在关系中产生的一种行为期待,是关系里的人共同达成的隐性契约。

我们扮演的角色,它决定了我们会怎么想,怎么感受,怎么说话,以及说什么样的话,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023.JPG

     

举个例子来说,妈妈不认可女儿的男朋友,一直叫他们分手。女儿觉得妈妈不理解自己,很伤心,对妈妈有很多抱怨。

她的妈妈是在期待一个“听话懂事”的女儿,没能满足妈妈的期待让女儿很痛苦。女儿抱怨妈妈不应该有这样的期待。但女儿也完全没有意识到,在这段关系中,女儿何尝不是期待妈妈能够“通情达理”呢。

要想摆脱这样的纠缠,只有停止期待。可能双方都会失望,甚至导致情感上的远离。但这种失望只能自己处理。

每个人都只能做好自己的事情。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原则,是能够分清什么是自己的事,什么是别人的事。分清了之后,我们怎么才能变得真正成熟起来呢?

最重要的方法是自我负责和容忍差异。自我负责说的是不要让他人决定我们的行为。别人的目光和期待很重要,但我不是为了这个活着。

我更重视自己的需要和价值,不会为了没有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深深内疚和自责。

容忍差异说的是可以有分歧,有矛盾,但是不要让矛盾影响关系。有时候我们需要对方为我们改变,来确认他们在乎我们,认同我们,认为我们在他心里是重要的。

但这容易造成关系的纠缠,让自我在过于紧密的关系中失去了发展的空间。

021.JPG

比如刚才那个报奥数班的例子,具有成熟自我的夫妻会怎么办呢?妻子会说,我觉得孩子应该报奥数,丈夫说,我觉得孩子不能那么累。

容忍差异的情况下,两个人可以一起协商。事情就可能变成:丈夫说:那先试试看,万一孩子不爱学,就不学了。妻子可能说,先买些书让他接触下,感兴趣就去报班。

这样的关系才是良性的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中双方都会得到滋养,而不是彼此消耗。这种关系中发展的成熟的自我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他人,尊重自我。

好了今天的解读就到这里。我们今天共讲了3个点,快速为你总结一下:

     

首先,我们学习了改变为什么那么难。其实你一直都有选择,加上勇气和自省,就有了改变的契机。通过奇迹提问,找到自己的最小一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积攒起关于转变的经验。

接下来我们学习了思维的进化,了解了防御型心智模式的三大类表现:僵固型思维、应该思维,以及绝对化思维。

用控制二分法,在担心的事情里,找出哪些是自己能控制和不能控制的,把注意力转移到能控制的部分上来,并作成计划,努力把它做好。

011.JPG

最后,我们学习了关系的语言,明白了关系的密码是期待,满足期待和放下期待是我们发展成熟的自我的必经之路。

除了以上内容之外,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是书中有很多鲜活的案例。这些咨询老师的人,都是在奋进中积累着转变经验的人,也都是普通人。虽然有很多问题,但都是了不起的人。

因为问题带来的复杂、矛盾、冲突和自我怀疑背后,有一种真实的精气神在,牵引人不断向上。这种向好的心,是自我发展最根本的动力。

知识的价值不是提供一个确定的答案,而是引发探索的过程。「实践者永远在理想和现实的泥泞中挣扎。」

读完这本书之后,希望你也能想着如何去实践、运用、训练自己,而不找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让我们一起改变行动,改变思维,在关系中发展自我,走上这条延伸向前的道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5,236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867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715评论 0 34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99评论 1 27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95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733评论 1 28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85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722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025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96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816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47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57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00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54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204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61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