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带是女性正常的生理现象,只要颜色、气味没有异常,很多女性朋友就都不会在意。
然而,若是白带量多且经久不愈,那就是身体违和的表现,提示着身体内部健康的失衡。
一起来看看世家名医卓雨农的诊疗心得吧!
白带是由阴道内流出的一种白色黏腻的液体。带下病是妇科常见的病证,民间常有“十女九带”之说。白带过多或日久不治,就会妨碍健康,对月经和孕育也有影响,不能忽视。
白带过多产生的原因,历代医家有种种说法,《女科经纶》引缪仲淳语说:“白带多是脾虚,肝气郁则脾受伤,脾伤则湿土之气下陷,是脾精不守,不能输为荣血,而下白滑之物。”又引赵养葵之说:“带者奇经八脉之一也……八脉俱属肾经……下焦肾气虚损,带脉漏下。”《诸病源候论》认为带下白者,肺脏虚损,故带下而夹白色。张子和、刘河间认为是湿热为患,朱丹溪、薛己认为是痰湿下注。《景岳全书》说:“阳气虚寒,脉见微涩,色白清冷,腹痛多寒。”《妇科玉尺》说:“瘦人白带,每属阴虚。”根据以上各家所论,可见白带过多的病因主要是脾虚、肺弱和肾亏。但是,临床病情是变化多端的,不可固执一端,应该综合分析,全面掌握,才能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辨证论治】
引起白带过多的原因很多,证型又有寒热虚实之分,应注意辨别。一般,寒证则白带清稀如水,量多;热证必兼口苦咽干,小便短黄;虚证则见面色苍白,量多而有冷感;实证大都黏浊腥秽,胸闷苔腻。临证时必须根据症状、病因,拟定治疗方法。脾虚证宜补脾健胃,虚寒证宜温补元阳,湿热证宜清热渗湿,气郁证宜疏肝解郁,这都是治疗白带过多的基本方法。白带过多病理机制与脾脏功能有密切关系,脾失健运是白带过多的重要原因。所以,治疗白带过多,多以健脾、调气、升阳、除湿为主。
1
脾虚型
症状:带下色白量多,如涕如唾,甚则绵绵不绝,无臭秽气;头昏闷,精神不振,面色白,大便溏,两足浮肿,苔白,脉缓而弱。
治法:健脾除湿,佐以升阳。
方药:参苓白术散(《和剂局方》):党参12g,茯苓9g,白术(土炒)9g,怀山药12g,扁豆12g,薏苡仁12g,莲米9g,陈皮6g,砂仁4.5g,桔梗6g。
服法:水煎,温服。
加减法:腰痛腹冷者,去桔梗、薏苡仁,加杜仲12g,狗脊6g,焦艾9g;饮食减少,胸闷不舒,小便清长,大便溏甚者,去薏苡仁、桔梗,加半夏6g,肉桂3g,白芷6g。
上证亦可用完带汤(《傅青主女科》):党参12g,白术(土炒)15g,苍术9g,怀山药15g,白芍(酒炒)6g,车前子(酒炒)9g,甘草3g,陈皮1.5g,黑芥穗1.5g,柴胡1.5g。水煎,食远温服。
兼证:
(1)脾虚有痰:饮食减少,中气不和,时时带下。宜调中益气祛痰,加味六君子汤(《万氏妇科》)主之:党参9g,白术9g,苍术9g,茯苓9g,甘草1.8g,陈皮6g,法半夏6g,炙升麻3g,柴胡3g,生姜6g。水煎服。
(2)脾阳虚甚:久带不止,量多色白;面目四肢浮肿,大便溏泻;苔白腻,脉缓无力。宜温补固涩,补宫丸(《医钞类编》)主之:白茯苓15g,土炒白术15g,白芍15g,白芷15g,牡蛎(煅)15g,怀山药15g,龙骨(煅)15g,赤石脂15g,干姜(炒)10g。研末,醋和为丸。空心米汤下,每次6g,每日两次。
2
虚寒型
症状:白带清稀,久下不止;面色苍白,精神疲乏,形寒肢冷,头晕眩,心悸气短,腰痛如折;小便频数,五更泄泻;苔薄质淡,脉沉迟。
治法:温肾散寒,扶正止带。
方药:内补丸(《女科切要》):鹿茸(鹿角霜代)、菟丝子、沙蒺藜、紫菀茸、黄芪、肉桂、桑螵蛸、苁蓉、制附子、茯神、白蒺藜各等分。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服法:每服20丸,食远酒服(有火者忌用)。
兼证:
(1)如上证较轻者:带下不甚多,宜补肾温阳,鹿角菟丝丸(自制方)主之:鹿角霜60g,菟丝子15g,牡蛎15g,白术15g,杜仲15g,莲须9g,银杏15g,芡实9g。研为细末,酒煮米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6g,每日两次,空腹时盐汤下。寒甚者,加肉桂3g,附片9g。
(2)偏气虚:白带久下不止;面色苍白,四肢清冷,心悸气短,小便频数;苔花白,舌质淡,脉沉微。宜养心补气,参莲艾附汤(自制方)主之:党参15g,莲米9g,芡实9g,茯神12g,艾叶(炒)9g,附片12g,补骨脂6g,银杏9g。水煎,温服。
(3)偏血虚:带下白色,面色苍白,皮肤干燥,形体枯瘦,心悸寐少,腰酸乏力,脉虚细。宜补血益气,归地参术汤(自制方)主之:当归6g,熟地黄9g,阿胶珠6g,桑寄生15g,党参12g,白术9g,茯神12g,炙甘草3g。水煎服。
3
湿热型
症状:带下黏浊腥秽,小便不利,或阴中痒痛,头晕倦怠,胸闷纳少,口干,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热为主,佐以渗湿。
方药:止带方(《世补斋不谢方》):猪芩9g,茯苓9g,车前子9g,泽泻9g,茵陈9g,赤芍6g,黄柏6g,栀子6g,牡丹皮3g,牛膝3g。
服法:水煎服。
兼证:偏湿者,白带量多,质稠黏;头闷胸胀,面目及四肢略显浮肿;脉濡,苔垢腻。宜导湿化湿,佐以清热,加味二妙散(自制方)主之:黄柏6g,苍术9g,藿香6g,茯苓12g,车前子9g,冬瓜皮12g,莲须9g,白芷4.5g。水煎服。
4
气郁型
症状:白带时多时少;头晕目眩,乳房胀痛,胸闷,胁下痛,时叹息,口苦;苔薄黄,舌质正常,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
方药:丹栀逍遥散(《证治准绳》):当归(炒)6g,白芍(酒炒)9g,茯苓9g,白术(炒)6g,炙甘草3g,柴胡6g,牡丹皮9g,炒山栀9g。
服法:水煎服。
兼证:如气郁兼痰阻,白带稠黏;中脘痞闷,平日痰多,或有气喘,呕逆恶心,食少神疲;苔白腻,脉弦滑。宜疏郁化痰,加味四七汤(自制方)主之:紫苏叶6g,厚朴9g,茯苓12g,半夏9g,白芷6g,木香6g,建菖蒲2g。水煎,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