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什么?
时间是个太深奥的东西,以致于尚未能给出普适的定义。时间又是如此的重要,古有寸金难买寸光阴,现有把时间当作朋友,绝大数人都试图告诉我们时间是稀缺的,要珍惜它。
时间是黑箱,尽管我们说不清它究竟是什么,但也还能如盲人摸象般得出一些时间的特质。
点说时间
-
客观公平
在发明时光机器之前,注定对时间的流逝是无能为力的。事实上,人们又渴望能做点什么,无论是《哈利·波特》中赫敏的时间转换器还是下图中对XX天精通/掌握XX一类书籍的调侃,大家都清楚地知道这只是存在于脑海中的念想。
正是这种无能无力,保证了时间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公平的,不会因为富贵贫穷而有所差异,不管是聪明还是愚笨,上天都给我们每个人一天二十四个小时。
同样的二十四小时,有人无聊得想方设法地kill time,也有人夜以继昼地学习,只要方式得当,时间总会回馈给你想要的。它有一套自己的原则,从不对任何人破例,无论你主观意识是如何渴望,终归还是得按它的方式来。
同样是因为这种无能无力,所谓的时间管理,管理的对象应是个人行为,而不是时间本身。
-
可延展性
延展性本来是物质的一种机械性质。时间的可延展性表现在于每个人对时间的流逝都有自己独特的感觉。当我们沉迷于自己喜欢的事情又或者赖床不起时,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于孔老夫子的逝者如斯乎心有戚然。但当你焦急地等待每个人、被迫参加本不想去的聚会,定会深觉度日如年并不是很夸张。
值得注意的是时间过得越来越快这种感受。如同肥肥猫在知乎中的回答,相信大部分人都有这样的感觉,时间过得越来越快快了。小学时是一个月一个月过,大学一学期一学期过,工作后就变成了一年一年过,越往上过的越快。下面这个解释我也看到过:
“五岁的时候人的记忆有五年,这时候过一年,到六岁时,记忆增加了五分之一。六岁到七岁,记忆增加了六分之一。七岁到八岁记忆就只增加了七分之一。以此类推,到了二十岁的时候,过多一年,记忆便只增加二十分之一。这一年的时光虽然没变,但是参照物变了。所以大家就感觉时间过得快了。可能等你六十岁的的时候,过一年记忆只增加六十分之一,那时时间就过得更快了。”
但我更认同肥肥猫后面的解释。
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如果你仔细回忆一下,会发现童年的课间十分钟休息足够你从楼上跑下去玩儿点什么;但现在你坐在公司电脑前,才喝了杯热饮,吧东西摊开准备干活,啥都没干呢一个小时就没了。小时候两个月的暑假特别漫长,现在的一个月不就是四个星期,一眨眼就没了。
如果用记忆增量理论来解释,那就说明我们在成年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是在简单重复,所以大脑中的“总数据”并没有像儿时那样处在迅猛增长的阶段,大脑处理今天的24小时,只需要动用几年前就已经存好的索引,驾轻就熟,总信息量几乎没有增加,你主观上感受到的“新东西”当然就少,而体验“新东西”恰恰是放慢主观时间的命门。
套用知乎上“舒适区”的说法,要解决时空扭曲的问题,我们必须走出“熟悉区”,熟悉区是时空黑洞,会不断加速消耗,吞噬你的时间。如果你走出办公室,去陌生的国度一个月,就会发现这一个月并没有像办公室里那样,星期三过完就差不多能指望星期天了,而是觉得比在办公室两个星期都要多,这便是对抗时空扭曲的一个例子。并不是只有旅游才能有这样的效果,你如果在自己身上多试验,会发现能找到很多适用于你个人的手段,但前提是你要有“摆脱熟悉区”的意识。
有的人二十五岁就死了,只是七十五岁才埋葬。
-
可定价
这一点可能与时间无价这种说法有些矛盾。经济学告诉我们万物皆有价,那些无价的东西并不是真的无价,而是它们带来的效用非常高,以至于用通常意义的金钱无法进行衡量。
如果接受某种程度上时间可定价后,那么自然就能明白时间是可交易的。你可以出卖自己的时间,这正是我们大多数人讨生活的方式,我们不掌握生产资源,只能明码实价地出售自己的时间。无论你是靠增加劳动时间长度,抑或通过念书、进修提升劳动效率,本质上都是不得不 卖时间。另一方面作为买方,你也可以换取别人的时间,远有家教辅导、家政服务,近有APP助理来也、知乎Live、果壳在行这些交易平台,比较有意思的是后两者,还记得前文概念才是一切的源头提到的总价=单价×数量吗?在我看来,知乎Live采取的是跑量的方法,定价相对较低。在行则是主打个性化定制,单价较知乎Live高出不少。
时间有了定价后还可以横向比较:
注意力>时间>金钱。
信息>资本>注意力>时间。
···
时间的朋友
- 明白了时间的客观公平后,我们就应该知道该管控自己的注意力。
- 明白了时间的可延展后,我们就应该知道该走出舒适区。
- 明白了时间是可定价的,我们就应该想办法提高自己时间的定价,更进一步,设法降低劳动边际成本或者进入能降低劳动边际成本的领域。
针对后者,总价=单价×数量可以看作时一次交易或一段时间的模型,终其一生我们不大可能只作一次交易,这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降低边际成本,假以时日就能以较少的时间撬动财富的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