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彭淑萍听人说县城有家店的凉皮最有名,踅摸到人家店里想探些内幕,没想到,竟然撞正主跟前了。
她跟被自己误认为是“女服务员”的伙计聊得正欢,忽然“女服务员”叫了一声“爸”,被她叫“爸”的不是别人,正是这家店的老板。这声“爸”叫得彭淑萍头皮直发麻!
她进退不得,不知道该怎么办,老板却笑着叫她,“进去聊,好好聊”。彭淑萍不知是福是祸,但这会儿,跑也跑不了,只好大着胆子进去。
这一聊,还真聊出些渊源。
原来呀,这个老板一家,都和李兴发认识。
李兴发在外面带课时,因为赶不上在家吃饭,常在外面吃。
他节约,专一,经过比较,觉得性价比最高的除了秦汉饭庄,就是这家凉皮店。秦汉饭庄性价比高是因为他教过老板的娃,人家照顾他,时间一长,他不好意思总去,所以后来,基本就固定在这家吃饭。
有次他吃饭时,看见老板的女儿在邻桌写作业,不知道遇上啥难题,边写边哭,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她爸看着难受,招呼客人经过时忍不住长吁短叹,她妈一看就是另一个彭淑萍,觉得娃不争气,每次看见,都要训斥两句。
女孩要面子,忍不住有时怼她妈,老板娘脾气上来,还想打。那回正好被李兴发碰上,李兴发看着女娃就想自家李怡,早觉得娃可怜了,再一看,娃都这么可怜了她妈还要打,心随意动,挺身而出。
他主动说明身份,并说愿意利用吃饭时间给娃辅导辅导。
02
老板娘可能做生意见的奸人多,听个食客突然这么说,根本不相信,直接回一句:“我们可没钱付学费!”
“不用不用!”李兴发解释。他说他也没有大块时间专门辅导娃,就是看娃可怜,可以每次利用过来吃饭的几十分钟多讲几道题,一分钱都不要。
老板过来旁听。老板娘心思谨慎,又说:“你每次来吃一碗凉皮喝一碗稀饭,一共4块钱,要是按你说的只辅导半小时,半小时4块钱,算下来我们还是不划算!“老板悄悄戳了媳妇一下,意思是说话不要这么直接。
李兴发说:“不用不用。”他说饭钱他照给,题也会好好讲,唯一要求,“你不要动不动就骂她打她。”他这是想起自家媳妇对李怡了。
“李老师真是个大善人!”老板抱着茶壶,眼睛看着前方某个虚无处,像回忆什么似地说。
彭淑萍的思绪被老板的话也带回到以前那些时间,虽然她从没听李兴发提过只言片语,可她现在知道,这是真事。因为,李兴发就是这种人!
03
刚跟彭淑萍说话的女娃进来给俩人端了两盘西瓜,老板以手示意:“尝尝,我老家种的,沙瓤瓜,甜死个人。”
女孩出去,又进来一个中年妇女,老板介绍,这是老板娘。老板娘早上有事,刚来,一来就听女儿说李老师的爱人来店里了,赶紧过来打招呼。
老板娘态度非常热情,语气也很亲热,除了看着是个干脆利落的,一点看不出老板说的暴脾气的样子。
她大概从女儿那儿听了些,再听了丈夫的介绍,对彭淑萍开门见山:“妹子,你的情况我们都知道,既然到咱屋了,有啥想问的你尽管问。李老师生前对我女子好,没有李老师,我女子甭说上大学,高中毕业都难。咱是讲良心的人,都一直记着李老师的好呢,你就说吧,是遇上啥难事了?我跟你哥,能帮绝对没二话!”
彭淑萍一向习惯了接受命运的折磨,猛然间,老天爷给她怀里掉这么大个馅饼,她不敢相信,她怕这又是个陷阱,听完老板娘的话,她没有吭声。
老板娘察觉到了,和老板对视几眼,补充道:“其实李老师出事后,我们去过你家,不管正式不正式,娃受了李老师的教,就是李老师的挂名弟子,去给老师上柱香是必须的。我们想着跟你说几句话,接待的人说你跟你婆婆都病着,起不来,我们不好打扰,上了香就回来了。不信你回去查查礼单,上面有个‘童文善’就是我当家的。”
话说到这儿,彭淑萍才相信,这次的馅饼是真的。
没想到丈夫去世几年了,自己竟还能享受到他生前留下的福泽。或许因着这福泽,她和女儿的将来,打开新局面也说不定。
想到丈夫,想到女儿,想到自己,想到过去,想到将来,彭淑萍的心情,如穿梭在高山间的云雾,起起伏伏,时聚时散。
04
老板和老板娘听完彭淑萍的打算,先没有说话。后来老板娘寻借口出去,不一会儿,又叫走老板。
彭淑萍把话说出来,心头的重负减轻一半。她知道人家是商量去了,看要不要帮她,或者,在算计,帮她对自己有啥利弊。这是人之常情,她理解。
彭淑萍吃了他家三碗凉皮,心里清楚得很,他家能在几十家凉皮店中闯出名气,定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要不就是工序,要不就是配料,总之有秘方。而大凡这种秘方,都不会轻易外传。
她心里,其实已经做好了被拒绝的准备。她估计那夫妻俩短时间不会回来,看着屋里没人,桌上的瓜鲜艳欲滴,不禁咽咽唾沫,随即拿起瓜,坦然地大口大口吃起来。
兴发帮他们辅导娃,没收一分钱,饭钱都照给,吃他们几块瓜该不算啥。她吃了,他们心里该好受才是,如果他们不打算帮自己的话,这瓜就当还人情了。
一盘瓜很快下去一半,彭淑萍打着饱嗝,到后边上了个厕所,再回来,老板一家三口,在等她。
老板娘笑眯眯先说话,她说,“既然你想跟我们学做凉皮生意,事不宜迟,明儿就来!”
彭淑萍没料到是这个结果,一时楞在那里。三人见状,不约而同,都笑了。
“妹子,我是个直性子,有啥话我就直说了,我听娃说,你也没打算和我们抢生意——”
彭淑萍忙插话:“那肯定,我不是那种人!“
“那就行了,反正我这每年也有学徒,你来,我们就当多带个学徒。你早些来,早学会早开张早挣钱,你跟娃的生活过好了,李老师在那边才放心。“
原来收学徒呢?早说多好。省我费这半天劲打听了。
彭淑萍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后来在其他人处才搞明白,收学徒是收学徒,很少,要经过严格挑选,人品智商各方面过关才收。
学徒不仅交高额学费,还要签保密协议,并得保证不在这家店十里之内竞争开店,以防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而对她,老板全家没提一句学费的事,不但没提学费,学习结束也没让她签保密协议,更没有用那个“十里之内不得开店“的条件约束她
彭淑萍知道内情后问老板娘,老板娘笑着说:“不要学费是报李老师的恩,不签保密协议嘛,我想我不提醒你你也该明白泄密对你有啥影响!至于最后一条,我们都打算帮你了,还提这个干啥?咱娃就在这儿上学呢,不让你在十里内开店,不是故意难为你么,那还算啥帮忙、报恩!“
05
彭淑萍在店里连头带尾学了三个月,掌握了凉皮制作的所有诀窍。
她是明白人,学艺时,有很多机会偷师扯面、棍棍面、卤菜等其他吃食的制作方法,但她没偷学,只一心一意学做凉皮、卖凉皮。
人家以诚待她,她便以诚待别人,这道理,跟着兴发,耳濡目染那么多年,听也听会了。
老板娘见她如此,教得更用心。凉皮和配料的制作过程,尤其个中关键,一句句提点,手把手演示,一遍遍实操,循环往复,三个月后,胜利出师。
老板娘夸她聪明,别的徒弟要学四五个月,还得独立操作一两个月,她不愧是老师的媳妇,一点就通,举一反三。
有的学徒不服气,觉得自己花了钱,学得时间长,怀疑老板和老板娘故意不好好教,拿他们当免费伙计,老板娘让彭淑萍给这些人上了几天课。彭淑萍每个环节和流程,包括细节,讲得头头是道,有理有据,还能提出独特想法,其他人不得不服气。
满三个月,老板一家给彭淑萍践行,也算是壮行,举起酒杯,祝她开门大吉、财源滚滚,嘱咐有事来寻他们。
彭淑萍千恩万谢,感激的话不要钱似的说了几车,坚持和伙计们最后一次把店里收拾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条,才充满感激,恋恋不舍的离开。
06
按老板指点的,她在县城南头的黑市上买了一辆二手三轮,请人焊上架子,改装成一辆小吃车,又到市场上配齐主辅料,瓶瓶罐罐,包包袋袋,整了半车。
搬家时带了两张桌子和几把凳子,过起日子发现刚够娘俩生活用,她不想花钱另置,打算从老家再拿几张。
算算出来也几个月了,除过中间休息时回去过两次,跟二哥交接庄稼的事,再没回去过,一旦做开生意,就更没有时间回去了,于是,寻了个周末,她带着李怡一块回家。
路上,俩人商量,地也交给二哥种了,以后没啥大事,回来机会就少了,这一次,把能带的能用的,尽量都带走,屋子空了不要紧,正好不怕贼偷。院子荒就荒吧,有时间回来拔拔草,收拾收拾,又是一个新家。
李怡有个想法,她问她妈,这一回,能不能把狼牙带走?
搬家时,怕房东不同意,先把狼牙寄养在玉萍婶家了,现在和房东也熟了,看着挺好说话的样子,生活也稳定了,生意也要开张了,把狼牙带去,说不定还是个帮手?
彭淑萍知道说狼牙是帮手是女儿的借口,故意问她,狼牙能帮啥忙?
李怡说,做生意收摊没有迟早,万一晚了,妈不用急着赶回去接她下自习,狼牙就行。
彭淑萍想到马上就是深秋,然后是冬天,天黑得越来越早,她还真不能保证每天能到学校门口接李怡,听说这附近也有二流子,有狼牙是方便些。狼牙以前就经常自己出去接上小学的李怡,比大人还当回事。
“就怕房东不同意啊!“她们左右邻居都有狗,只房东家没有,是不是说明房东不爱养狗?
“问问呗,咱狼牙不是一般狗,狼牙乖,只要它乖乖的,不惹事,不就行了。“孩子还是孩子,想得真天真。
带着礼物到二哥家坐一坐。二嫂虽然和她有矛盾,但伸手不打笑脸人,何况她家两块地,有一块还是肥地,就等收获了,她毫不可惜,全给二哥了,侄子结婚她又行了重礼,二嫂再怎么,表面上也得过得去。
二嫂比二哥会说话,收了礼,说几句话,客气地把她们送到门外,主动表示,家里交给他们,有个风吹草动,一准给她们报信。
然后到玉萍婶家,也带了重礼。
说彭淑萍这人狠吧,但凡在她跟前有过好处的,她都会记着。
她总记着玉萍婶帮自己的事,虽然不多,可那是她不长的人生中,从外人处得到的难得的温暖。基本上每次回来,她都会带一两样东西,去看看玉萍婶。
一进门,她和李怡就发现,玉萍婶家气氛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