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读后感
我反复读《史记》很多遍了,感到其中故事最离奇的,人物个性最鲜明的,都在这刺客列传中。
最为人熟知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中,令我最称奇的不是荆轲刺杀秦王的时候,而是这样一个桥段:燕太子丹和处士田光商量刺杀秦王之事,田光为其举荐了荆轲,太子丹在田光临行前特意叮嘱到:“这件事可是国家机密,还请先生替我保密。”田光找到荆轲说明情况之后,说道:“太子丹让我保守秘密,那是不相信我。我只有自杀,太子丹才知道我不会泄密。”于是自刎而亡。
用现在的人的价值观里看来简直匪夷所思,人家叫你保守秘密,你保守就是了,犯得着非去死不可吗?
其实于理而言,也没什么不好理解的,人活着,哪怕再小心翼翼,谨慎言行,也总有失误的时候,万一醉酒的时候一个不小心说漏了嘴,燕太子丹很可能陷入危险,少一个人,就少了一份走漏风声的风险,燕太子丹的处境就更安全。田光这是在报答他的知遇之恩,所以不惜以死鸣谢。
这大概便是所谓的“士为知己者死”,巧的是这句话也正是出自《史记·刺客列传》中的豫让列传。
豫让因为智伯的重用心怀感激,在智伯死后欲为其报仇,第一次乔装罪犯,在宫中打扫,想要伺机杀死赵襄子,结果被抓。赵襄子感于他的忠义,放走了他。于是他不惜在身上涂漆,口吞焦炭,改变自己的容貌,再行刺杀,结果又被抓住。临死前他请求赵襄子将衣服脱下来让他刺穿,豫让连刺三下衣服,仰天长叹:“智伯,我终于为你报仇了。”后拔尖自杀。
有一个细节可以看出豫让是个非常有原则的人:的朋友劝他:“以你的才能,假如肯假装投靠赵襄子,赵襄子一定会重用、亲近你,那你岂不就有机会报仇了吗?”豫让却说:“如果我向赵襄子投诚,我就应该对他忠诚,绝不能够虚情假意,用这种卑鄙的手段。”这也就是为什么虽然他并没有刺杀成功,却被后世传颂的原因了。
其实在刺客列传中还有一个故事中曾出现过一个妇人,虽然只有寥寥数言,但成功的塑造了一个气节高尚的妇人形象。说明那个时代存在高尚气节的不只是男子,还有女子。
豫让原是个屠户,为报严仲子屈尊与其结交之恩,在其母宾天之后,前往刺杀韩国国相,结果韩相是被杀死了,可他也被士兵包围,他为了不连累家人,划花了自己的脸,戳瞎了双目,开肠破肚死了。韩国把聂政的尸体陈列在街上,悬赏凶手的身份,他的姐姐听闻此事,赶过来辨认,发现这确实是自己的弟弟,趴在尸体上大哭,说这就是自己的弟弟聂政啊,街上的人都对她说这个人刺杀了国相正被千金悬赏,她怎么还敢来认尸。她说:“弟弟先前忍辱混在屠户堆里是因为老母还在世,我又没有出嫁。后来老母去世,我又出嫁以后,严仲子不在意他的身份结交的恩情,我弟弟还能怎么办呢,勇士应当替知己牺牲性命,如今因为我还在世上的重重原因,他自行毁坏面目和躯体以免连累我,我怎么能害怕杀身之祸而埋没弟弟的名声呢?”于是她趴在弟弟的尸体伤悲的大呼三声:“天哪!”悲伤过度而死。
他姐姐也算是一个性格刚烈的奇女子了。
或许看到这里,有人会感叹古人怎么动不动就自刎而死,但他们的观念确实是与我们很不一样,他们的不惧生死,我想可能是因为他们相信有轮回,有来世。正因为相信轮回报应,他们重视道义,在这样一个时代,人们可以为一饭之恩而铭记一生,更不用提知遇之恩了,自然是可以为之牺牲性命的,他们自刎,是一种对操守的坚持。
虽然现在的科学证明人是没有来世这一说的,所以人们变得惜命,我写这篇文章,也并不是要求现在的人以命报答别人的恩惠,但起码要懂得感恩,懂得对别人施与你的恩惠报以感激的心,而不是以为的索取,把别人帮你的忙,待你的好视为理所当然。做不到古人那样的坚持操守,那么至少遵从一下最基本的处世之道。
聊表一下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