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运粮队遇袭
2017年冯小刚导演的电影《芳华》中的一个情节设定中,我军的一个运输队在行进中遇袭与运粮队的这次战斗有点类似:刘峰担任副连长,率领一支骡马运输队向前线运送弹药,在一条乡间小道被预先设伏的敌军偷袭,刘峰为了救助战友而负伤,在危急关头,我军坦克部队赶到,解救了这支运输队。但真实的战争比电影更加残酷。
穿插部队全师实行轻步兵穿插,预定在3~5天打下高平,因而出发时穿插部队的单兵的给养物资携行数量是按三天准备的,后勤给养除随身携带外主要由骡马驮运。敌主力又化整为零分散布置依托地形地貌四处设伏对我军阻击袭扰,导致部队行动受阻,队形分隔,通信中断,补给困难。老赵所在的军前指也经历和见证了流血牺牲的艰辛历程。
2月19日晚全师穿插到位抵达扣屯,己经比作战计划迟滞两日,此时穿插部队已人困马乏,弹药消耗殆尽,伤员缺医少药。更为严重的是负责运送粮食弹药的后勤前梯队大部掉队或遇袭失散,无法实施后勤保障,指战员随身携带的干粮已基本吃完,故全师于19日开始断粮,万般无奈的指战员们只好一边忍饥挨饿一边坚决投入到完善补给和清剿敌军的战斗,甚至是靠挖野菜吃树叶啃草根苦苦坚守阵地,处境十分困难。
363团运粮队被伏击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老赵只说了一句:老胡是一个很威猛的军人。在拿下敌国家预备广播电台的前一天,我军攻占了敌班俊地区的一个粮库,缴获敌人数万斤粮食。这个消息极大地提振了前线我军的士气。 2月23日我军攻占粮库时363团正坚守在841高地及董赛地区,该团是穿插最快较早抵达目的地的部队之一,缺粮情况也较为严重,上级命令该团24日上午派出运输队前往班俊接粮,以解其断粮之急。
24日早上,363团出动了200多人及骡马大队前往班俊接粮,由团副参谋长王尚华和2营长胡国良带队往班俊方向开进,他们没想到即将面临一场残酷的生死考验。饥饿与疲倦导致指战员们普遍体力衰弱,加上得知这一线都是自己的部队,再加上粮食有了着落这个好消息,更是放松了警惕。战斗准备不足的运输队沿着公路到达吞片地段,随即落入了敌人预设的伏击圈,他们占据着离公路较近的几个制高点, 居高临下,织成交叉火力网。运粮队被敌军打了一个措手不及,队伍一下子被打乱了,运粮队随即应战,战斗从上午打到下午,团副参谋长和胡国良营长等人先后殉国,老赵刚认识不久的新战士曲宁江也壮烈牺牲了,牺牲的时候年仅19岁,他们用生命掩护了其他战友的撤离,接粮队牺牲103人,负伤81人,损失骡马41匹。
一个参战战老兵的回忆文章是这么描述的:
”出国作战前总政治部曾下发了比较严格的《政策纪律守则》,广州军区前指政治部也有相关的规定,要求部队不能随便动对方群众和集体的财产,爱护邻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等。这样就麻烦了。由于战争的原因,战区内的大量该国群众都已逃散,工矿企业和农林部门的人员也已撤离或潜藏,可以看到战区内有不少该国群众家养的猪、牛、鸡和未藏起来的粮食,路边还有集体所有的稻田、甘蔗田、香蕉林、红薯地等。但师团干部必须执行上级规定,政策掌握还比较严格,部队指战员眼看着有吃的却只能咽口水。“
“ 陆军121师孤军深入,给养中断,全师挨饿达一周之久,这在全线参战的29个陆军师中是绝无仅有的。特别是由于战前制定的出国纪律限制,部队一度不能取之于敌,眼看着食物挨饿,也成为了此次作战中一个特殊而典型的问题。大规模出兵打到异国去,在我军历史上这是继抗美援朝战争后的第二次。而对手的情况又与当年的南北朝鲜不同,不能机械地搬用国内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历史经验。如何在异国的特殊敌情民情下获取给养,保持部队战斗力,当时的我军尚缺乏较深认识及有针对性的制度设计。仅就79年作战初期而言,在政策制定和政策掌握上都脱离实际......"
我在想,穿插部队在没有重火力掩护、敌人又层层阻击的情况下,轻装徒步穿插到80公里外的目的地,能够顽强英勇地穿插到位,在缺乏粮食弹药补给、战士们忍饥挨饿的情况下,巩固了阵地的同时,坚决执行了上级的命令,他们的勇敢与坚韧、忠诚与牺牲,难道不令人肃然起敬吗?
我同时在想,19岁的我又在干什么呢?在和女朋友写情书?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大学?在校园曲径通幽的林荫道上自我陶醉?
历史终归是历史,历史无法改变。发生40年前的那一次战斗结束后,战友们清理战场,在牺牲的19岁曲宁江烈士上衣口袋里,发现一张沾满鲜血的他和爸爸妈妈兄弟姐妹们合影的全家福。也许我们更应该记住这些年轻的军人用鲜血和生命书写的忠诚,所有为国家牺牲的生命,都值得后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