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好习惯助推教育教学
——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2017/7/12
暑假开始买了一堆教育教学方面的书,但阅读,却是从《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开始,真希望它能给我的工作生活带来些启发,改善工作中低效的状况,改掉一些诸如拖沓等不良习惯。事实上这本书的确没有让我失望,边读边反思自己,头脑中还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如果早些时候读到这本书该有多好,相见恨晚啊,毕竟这本书问世已经十多年了,还被某媒体评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两本书之一”。但是现在遇到了,如果能逐步习得这些习惯,当然还是善莫大焉的。
单单是相见恨晚还不够,分享这些习惯,让读到这些文字的你也从中受益才是硬道理。
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要我们跟随作者重新探索自我。爱因斯坦说,重大问题发生时,依我们的思想水平往往无法解决。所以作者认为,我们需要新的、更深层次的思想水平,即基于原则的思维定式。这种新的思想水平就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所要阐述的内容,它强调以原则为中心,以品德为基础,要求“由内而外”地实现个人效能和人际效能。
如果你没读过这本书,一定很好奇使你成为高效能人士的这七个好习惯是什么,好,先和盘托出,然后我们再来共同理解吧。习惯一:积极主动;习惯二:以终为始;习惯三:要事第一;习惯四:双赢思维;习惯五:知彼解己;习惯六:统合综效;习惯七:不断更新。看起来都很眼熟是不是?但是作者史蒂芬·柯维告诉我们,七个习惯并非零散的心理法则,它们符合成长规律,提供了开发个人和人际效能的渐进、连续和高度整合的方法,让我们依次经历“成熟模式”——从依赖到独立,再到互赖,不断进步。这是个呈螺旋式向上成长的过程,通过在知识、技巧与意愿三方面的努力,我们可以突破多年思维定式的伪保护,使个人和人际关系都能更上一层楼。
第二部分,“个人领域的成功:从依赖到独立”,介绍了前三个习惯。习惯一是积极主动,即我们不是巴甫洛夫实验室里的受条件左右的狗,在刺激与回应之间,我们拥有选择的自由,发挥人类四项独特的禀赋——自我意识、想象力、良知和独立意志。与此对应的是消极被动,什么基因决定论、心理决定论或者环境决定论都是以“刺激-回应”理论为基础的。范仲淹《岳阳楼记》里面对不同的天气反应不同的“迁客骚人”,就是受条件左右的消极被动心态;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积极主动的心态。作者说,看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些事物,也能大致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如果把我们关注的范围视为一个圈,我们命名为“关注圈”,那么这个圈内有些事物是我们可以掌控的,这样我们在在关注圈内可以再圈出一个“影响圈”,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扩张和成长;反之,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与“关注圈”,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畴的事情不放,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找借口。这样错误的焦点产生了消极能量,再加上对力所能及的事情的忽略,就造成了影响圈日益缩小。
作为教师,学校、学生、课程、课堂,也算是我们的关注圈了,那么,如果只抱怨环境的不如意体制内的不自由,我们就是消极被动的,看看我们的“影响圈”,课程、课堂和学生,如果我们专注于这三个方面,我们的影响力会不会越来越大?着力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重要的是基于原则的行动。
习惯二是以终为始。就是做任何事之前,先确定目标认清方向。“以终为始”的一个原则基础是“任何事都是两次创造而成”,都是先在头脑中构思,即智力上的或第一次的创造,然后付出实践,即体力上的或第二次的创造。所谓“不忘初心”就是指在二次创造的时候不偏离当初的目标。我们设计课程,首先确定课程目标;带一个班级,首先确定班级愿景、使命、价值观;我们引导一个学生,为的是帮助他健康发展……所以,当班级出现种种问题,当课堂令你恼火,当熊孩子的行为令你烦不胜烦,想想“以终为始”这个原则,不断练习,最终会为成为你的习惯。引领学生学习的时候我让同学们设立学期“小目标”,也是对“以终为始”的一种运用。
习惯三是要事第一。有时候在工作中我们很容易被琐事牵着鼻子走,尤其是作为班主任,常规工作加上各种不期而至的任务,我们的精力可能就损耗在低效劳动之中,貌似充实的背后其实对专业素养提升不大。作者列出了一个时间管理矩阵,提示我们对时间的使用方式不外乎以下四种:重要且紧迫的,重要但不紧迫的,不重要但紧迫的,不重要也不紧迫的。如果我们过分注重第一类事务,那么它们的范围就会变得越来越大,最终占据你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有些人将大部分时间花在紧迫但不重要的第三类事务上,殊不知紧迫之事往往只是对别人很重要,对自己就不一定了;而高效能人士总是避免陷入第三和第四类事务,因为不论是否紧迫,这些事情都是不重要的,他们还通过花费更多时间在第二类事务上,以期减少第一类事务的数量。作为教师,我们如何让自己避免陷入其他三类事务当中呢?授权给学生,学生能做的绝不越俎代庖,作者提示我们,不要指令型授权,要责任型授权,要求师生就以下五个方面达成清晰坦诚的共识并作出承诺:预期成果、指导方针、可用资源、任务考核和奖惩制度。所谓“一抓就死,一放就乱”,其实前者是指令型授权,学生并没有主动参与;后者是缺少有效指导。
第三部分是公众领域的成功:从独立到互赖。个人独立不代表真正的成功,圆满人生还须追求公众领域的成功,建立群体的互赖关系。作者借用鹅生金蛋的比喻说明,鹅——良好的互赖关系,会生出完美的金蛋——团队合作、开诚布公、积极互动以及高效能。接下来介绍的三个习惯有助于获得公众领域的成功。
习惯四:双赢思维。双赢是人际交往的哲学,是六个交往模式之一,这六个模式分别是:利人利己(双赢),损人利己(赢/输),舍己为人(输/赢),两败俱伤(输/输),独善其身(赢),好聚好散(无交易)。双赢者把生活看做一个合作的舞台,而不是一个角斗场。一般人看事情多非此即彼,非强即弱,非胜即败。其实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得不必视为自己之失。当你为学生问题感到烦恼时,别忘了学生也是我们的合作伙伴,可以一起创造双赢课堂的。
习惯五是知彼解己,即首先寻求去了解对方,然后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如何知彼?要做到移情聆听,是指以理解为目的的聆听,站在说话者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感受,不是要你赞同对方,而是要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而深入地理解对方。移情聆听至少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复述语句,这至少是能使人专心聆听;第二阶段加入解释,完全用自己的词句表达,但仍用左脑的逻辑思维去理解;第三阶段渗入个人的感觉,右脑发挥作用,此时听着所注意的已不止于言语,也开始体会对方的心情;第四阶段是既加以解释,又带有感情,左右脑并用。这样有效的沟通,可以发生在我们的课堂上与学生的交往中,想象一下,可以减少多少师生之间的冲突啊。
习惯六是统合综效,讲的是创造第三种选择,既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遵循你的方式,而是常用第三种远胜过个人之见的办法。它是互相尊重的成果——不但了解彼此,甚至称许彼此的差异,欣赏对方解决问题及掌握机会的手法。个人的力量是团队和家庭统合综效的基础,能使整体即获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成效。想起班里制定班规,如果由教师来定学生不会发自内心认同,如果由学生来定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合理的惩罚措施不够科学,这时候师生可以运用“统合综效”进行创造性合作,进行头脑风暴。班级出现突发状况也可以运用此法。
第四部分是自我提升和完善。即在四个基本生活层面(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不断更新自己,这就是习惯七:不断更新。人生最值得的投资就是磨炼自己,因为生活与服务人群都得靠自己,这是最珍贵的工具。作者认为工作本身并不能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拥有财富,并不代表经济独立,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身为教师的我们,每天利用固定的时间锻炼身体,保证工作时的身心愉悦,这是身体层面的更新;不间断地阅读,用写作来计划和反思教育教学,也是在精神和智力层面更新自己;我们坚守原则肯定自我与人为善发掘学生身上的潜力,都是在社会/情感层面更新自己。作者提示我们,如果要达到高效能,需要平衡发展并更新所有层面。
七个习惯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越是积极主动(习惯一),就越能在生活中有效地实施自我领导(习惯二)和管理(习惯三);越是有效管理自己的生活(习惯三),就能从事越多的第二类事务的更新活动(习惯七);越能先理解别人(习惯五),就越能找到统合综效的双赢解决方案(习惯四和习惯六);越是改善培养独立性的习惯(习惯一、二、三),就越能在相互依赖的环境中提高效能(习惯四、五、六);而自我更新则是强化所有这些习惯的过程(习惯七)。
我必须每年落一些叶,
也必须不断的脱一些皮。
我必须每年生长一些新东西,
日日夜夜,我都渴求血液的更替。(李广田《一棵树》)
养成这七个习惯的过程,其实就是自我提升和完善的过程,这是一个在成长与转变之间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身处这样的过程中,意味着我们进入了良性的循环。不间断地学习、坚持、实践,并沿着螺旋式上升的路线不断提高实践的层次,让我们由内而外地造就越来越美好的自己,让好习惯助推我们的教育教学!
�������ad�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