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中读中《现代生活启示录》专题张梧老师的解读,袁春楠公众号里的文章中再次提到触发我真正开始阅读这本书。
“如果说生产者社会是柏拉图式的,追求牢不可破的规则和事物的终极模式,那么消费者社会就是亚里士多德式的——务实、灵活,遵循船到桥头自然直的原则。理智的消费者唯一能掌控的,就是在已知的机会最密集的时间守候在已知的机会最多的地方……消费者社会也是咨询和广告的天堂,是预言家、算命先生、贩卖魔法药水的商人和点金术士的沃土。”
——英国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
本书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作者鲍曼本人已经于2017年去世。2010年有过一个中文版,2022年出了一个新的中文版。鲍曼的这本书比较超前,对西方社会从生产者社会变成消费者社会的原因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供了一些不错的视角。因为生产条件的变化,产能过剩,资本主义只需要更少的工人、更多的消费者。生产模式也发生了变化,过去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如今的主流是精简型、资本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市场和消费主义的全球性扩张,也让我们对福利社会,对工作伦理和穷人有了不同的解读。
在如今欲望横行,金钱至上的消费者社会,我们如何更好的自处呢?
消费者社会依赖于制造认为的、主观的不满足感,它让人总是觉得少了点什么,因此不断购物,不断更换身边的物品。各类商业平台营造了一种观念,似乎只有通过购物才能达到理想的生活状态,你的人生目标最后还是要落脚在你的消费选择上,而你的人生意义也只能寄托在短暂性的消费品身上。结果就导致人们不停的工作赚钱,然后消费,进入了“买、囤、扔”无限循环的游戏中,让真正重要的东西被忘得一干二净,人们当下拥有的东西被忽视、被淡化,被贬低,被“断舍离”掉,甚至被污名化”,让人们陷入了一种不断追求物质满足的恶性循环中。越是新的,陌生的东西,我们会越觉得有吸引力。那种未知的生活体验,会带给人们大量的乐趣”。
——《春楠整理》公众号文章
正如鲍曼最后所讲“群体自愿的返璞归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不要被消费主义的消费观裹挟,更多关注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做到物尽其用,与人为善,活在当下。尽量在物品上做减法,在思想上做加法。
比方说健康饮食,不要盲目相信广告上鼓吹的“超级食物”“保健品”或跟风“生酮饮食”的 减肥方式。而要遵循平衡膳食的底层逻辑,从天然食物的合理搭配中获得全面营养,保持健康。
比方说护肤。不要过度被商家的鼓吹或美容整形的宣传所裹挟。首先,皮肤真正的健康要遵循由内而外的底层逻辑,喝足水,吃够足够的营养才能保证皮肤健康,护肤品最多是锦上添花,美容院的护理提供的更多的是一种放松的情绪体验价值。我现在日常护肤上尽量简化。指甲不做,头发不烫染,夏季护肤是乳+防晒霜。冬季护肤是霜+粉底。必要场合就加一只唇膏。
思想上做加法。多阅读,多思考。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找到自己热爱和擅长的地方深入探索,在思想上获得丰产。在阅读上要有选择,多阅读经典,写感悟,多一些专题阅读和实践。尽可能减少碎片化阅读和刷短视频的频率。
就像春楠老师提倡的“朴素的极简主义”生活方式,物品上极简,心灵上富足。更多关注内心的平衡与和谐,赋予生活更深层次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