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及媒体推荐】
这本书,马克思读后也会哀泣。
—— 《经济观察报 ·书评增刊》
阅读鲍曼的感受总是强烈的。他固然不像已故的让·鲍德里亚或年轻的娜奥米·克莱恩那样,对消费社会充满了无情的批判,但他明晰而深刻的阐释,始终在加重我们的不安。
—— 《财经国家周刊》
人们普遍陷于房子、车子、子女抚养的困境中,这既有政府公共福利缺失的原因,更有现代社会更深层的消费模式的作用。鲍曼认识到问题,艰难地试图解答。
—— 《第一财经日报》
深层次探讨变化的本质,论述我们现在从一个“生产者的社会”到一个“消费者的社会”转型的书。
—— 网易读书频道
你我都可能是他定义的当代“新穷人”。
—— 虎嗅
在众人眼中,鲍曼是全球化潮流下为穷人和被剥削者发声的道德强音。不管是关于大屠杀还是全球化的著作,他的焦点一直都是人类如何能够通过伦理决策创
造有尊严的一生。
——界面新闻
人们总是将鲍曼誉为预报后现代社会的先知型人物,事实上,他的理论建构,完全是基于个人处境产生的敏感:他本来就缺少归属感,而一个流动的、一切坚
固的东西都崩毁的消费主义世界正在降临,让他的焦虑与日俱增。
——《南方人物周刊》
齐格蒙特·鲍曼是波兰社会学家(或者说英国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于1998年著作,本书第二版发行。
作者从社会学发展的角度,认为社会发展是从“生产型社会”过渡到“消费型社会”,在早期工业化时代,大部分人都是工业化时代机器的一个螺丝钉,推动着车轮滚滚向前,在此阶段,靠什么推动工作前进呢,因此衍生于一套“工作论理”
一、工作论理
工作论理简单来说就是:工作是道德的,不工作就是不道德的,看起来是不是像一条戒律约束着大家,在这里面有二个前提与二个假定:
第一个前提:为了维持生活并获取快乐,每个人都必须做一些他人认同的有价值的事,并以之获取回报。
第二个前提: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是可耻的。因满足而停止努力是不明智、不可取的。除非是为了完成更多工作而蓄力,否则休息就是不体面的。
第一个假定:绝大多数人都有能力工作,通过工作可以获取相应回报,用以维持生活。
第二个假定:只有公认的有价值的工作——那些可以要求薪水回报的,可以用于交易的——才会被工作伦理认同。
在工作伦理的观点下,工作本身就具有价值,是一种崇高且鼓舞人心的活动。哪怕看不到任何收益,也应该继续工作。工作即正义,不工作是一种罪恶。工作是人类的一种正常状态,不工作是不正常的。
在此阶段,大多数人都在努力履行着自己的责任,总有些老弱病残不能适应工业化就业,因此就会出现不工作的穷人,对于社会而言,是需要帮助这些穷人,那怎么帮助呢,之前工作伦理主张:任何环境下的任何工作都是唯一体面的、道德的、可行的生存方式,不可能让穷人生活比工人生活还好,因此,社会向无收入者提供的援助应当符合“最小化原则”(principle of less eligibility),这意味着那些依赖救济而非工资收入的人享有的生活质量,必须低于最贫穷、最悲惨的劳动者。这样,被救济的穷人生活更加悲惨,雇主则不用担心劳工的反对与不合作,更加肆无忌惮地加大了对他们的压迫。
另外到了工业社会初期,也就是工作伦理兴盛的时期,社会需要大量劳动力,对“穷人”的教育就成了对劳动力的培育,“穷人”就是潜在劳动力,社会需要新的劳动力。同时,在面临经济波动时,公司的扩张和裁员,其实都是在调节“穷人”的行列。虽然我们直觉上认为一个国家的失业率越低越好,但如果失业率真的到了零,那就说明这个社会再也无法增加劳动力,产业扩张速度必然受到影响。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穷人作为预备劳动力,是值得社会关切的。
但是,现实是,依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的机会越来越渺茫。曾经依靠道德承诺及抬高工作的道德意义来确保的努力工作,现在需要找到新的出路。与其宣扬努力工作通向道德高尚的生活,不如告诉大家这是赚取更多金钱的手段。不要在意“更好”,“更多”就是重要的。
因此就出现消费主义社会。
二、消费者社会与消费美学
技术进步在就业萎缩的前提下确保了生产力的增长,工厂的员工越来越少,它已经学会了在减少劳动力及成本的同时增加利润和产出。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从工匠变成工人时失去的人的尊严,只有通过赚的更多才能恢复。在这种变迁中,“努力工作能使人们道德升华”的呼声日益衰弱。逐渐,衡量人们声望和社会地位的变成了工资的高低,而再不是勤于工作的道德或惰于工作的罪恶。
回首过往,曾经作为英雄被大众崇拜的是“白手起家”的富人,他们严格、执着地履行工作伦理并获得了回报。时过境迁,大众崇拜的对象开始变成财富本身——财富是最梦幻、最奢华的生活的保障。这就是欧洲社会的现实演变——生产者社会转向消费者社会。
消费者社会,与其说经济增长取决于“国家生产力”,不如说取决于消费者的热情和活力。消费取代了工作,把个人动机、社会整合和系统再生产链接在一起。
消费者社会,工作仍是生存的源泉,但不再是生命意义的源泉。曾经由专业能力带来的自豪感,现在可以从以合适的价格购买精美的商品中获得——在迷宫般的大型购物中心发现最好的“店铺”,发现推车上最好的衣服或货架上最好的商品获得。
生产者社会培养生产者,鼓励工作道德、劳动光荣。
消费者社会培养消费者,鼓励即时满足、消费快乐。
消费者社会中,需要消费者立刻得到满足。消费应该立刻带来满足感,没有时延,不需要旷日持久的技能学习和准备工作;一旦消费行为完成,这种满足感就应该尽可能快地消失。想要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能力,需要让他们不断地接受新的诱惑,持续处于永不枯竭的兴奋之中,持续处于怀疑和不满之中。
消费者社会中,消费者会主动寻求被诱惑。他们的生活从吸引到吸引,从诱惑到诱惑,从吞下一个诱饵到寻找另一个诱饵,每一个新的吸引、诱惑和诱饵都比之前的更诱人。他们生活于这种轮回,就像他们的先辈,生活于一个传送带和下一个传送带之间。消费者社会是一个信用卡社会,而非存折社会。
刺激消费,炫耀未曾经历的奇景,承诺前所未有的体验,贬低已经尝试过的一切,是最有效的。评判世间万物的标准变成激发人们感受和体验的能力——唤起欲望的能力。伦理学赋予工作以最高的价值,美学则把崇高的体验放在首位。于是,消费美学,取代了工作伦理的统治地位。消费者开始以审美趣味为导向,而不是以道德规范为导向。
消费者社会的消费美学,取代了工作伦理的统治地位。
三、新穷人
在工业社会时代,穷人是后务的劳动力,促进了以工业为基础的经济的发展。然而,在“后现代”的消费者社会,经济不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穷人本身也被视为“有缺陷的消费者”,也就是没钱消费的人。他们既不被宗教需要,也不被生产需要。因此,他们也就对社会没有任何作用。书中第二部分“福利国家的衰落”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国家发现,为穷人维持高福利对今后的经济发展并无帮助。这使得“新穷人”在各种意义上都“无用”。这是消费社会下穷人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悲剧,最终,有史以来第一次,穷人成了彻底的麻烦。于是,针对穷人的歧视也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