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文责自负。 文/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在季文子流放公孙归父之前的这一年(前592),发生了一次可能导致诸卿排序变动的事件:
......冬十有一月壬午,公弟叔肸卒......(春秋.宣公十七年)
根据《春秋》“非卿不书”的原则,公弟叔肸显然在这一年之前就在一直担任卿的职务,而考虑到仲孙蔑(孟献子)自从宣公九年就开始担任大行人的职务出使成周,则叔肸的职务显然会高于大行人。
考虑到叔肸作为宣公之弟,其担任卿只能在宣公即位之后(文公十八年,前609),而在其身前早有年长的公子遂(襄仲)、季孙行父(文子)以及臧孙许(宣叔)三人,因此资历尚浅的叔肸在去世的时候只能担任司寇一职。
......冬,公弟叔肸卒。公母弟也。凡大子之母弟,公在曰公子,不在曰弟。凡称弟,皆母弟也......(左传.宣公十七年)
关于这个公弟的说法中,所谓“公母弟也”中的“公”,当然是指当时的鲁侯宣公;但是“大子之母弟,公在曰公子,不在曰弟”当中的“公”,却是指宣公与叔肸共同的父亲鲁文公(前626-前609在位)。所以“公在”即鲁文公还活着的时候,要把叔肸称作公子叔肸,而既然“公不在”也即鲁文公早已在前609年去世了,由于叔肸是宣公同父同母的弟弟,所以此时也就称为弟。相比之下,公子遂(东门襄仲)可以直接被称呼为“公子”而不称“弟”,就是因为他跟鲁僖公虽然同为鲁庄公之子,但并不是僖公之同母(成风)弟,也就不算是母弟;不过公子遂倒很有可能与被庆父杀害的闵公之母弟,可惜由于后来由于闵公被害、季友立僖公,他的这个“母弟”身份就成了普通“公子”了。
那么公弟叔肸去世之后,这个空缺的职务由谁来填补呢?
首先,位列叔肸身后的大行人仲孙蔑并没能晋升,因为直到我们前面确定的这个切入点,也即成公二年(前589),仲孙都还没能拥有“军行”,只好继续呆在大行人的位置上。
其次,叔肸的儿子公孙婴齐也是在驱逐东门氏这一年(前591),才成为司寇,而彼时叔孙侨如已然位列大司空臧孙许之后、公孙婴齐之前,因此叔孙就是在前592年接替叔肸成为司寇之人,而次一年随着驱逐公孙归父事件而叔孙登为司空之后,叔肸的儿子也才终于有机会接任司寇。
这里面虽然从叔肸去世(前592),到公孙婴齐入卿(前591)中间只隔了一年,且父子都先后成为司寇,但是中间仍然需要先挤入叔孙这一位。这就是我们前面归纳的结论之一“世卿不世职”,就是说父子相继为卿可以,但是儿子不能直接继承父亲的职务,除非中间有别人担任过这个职务。
下面我们通过列表复原一下叔肸去世前后诸卿排序的变化:
这里可以瞥见诸卿族之间矛盾开始积累的端倪:一方面强势的庄族(东门氏父子)先后执掌要职多年之后日渐衰微;而桓族势力再次抬头,六卿之中掌控其三;老旧的孝族(臧氏)在强势的桓族面前只敢有限表达反对意见,之后为了平息矛盾而屈服;新兴的文族(子叔氏)本有可能在国君的扶持下丰满羽翼,只可惜前后几代子叔氏相继随同其赖以保护的父兄英年早逝,虽然通过自身努力勉强维持在诸卿之列,但是终究属于边缘人物。
不过也可以看出,“三桓”能够最终控制朝政,除了自身努力以外,历代国君和竞争者的短寿确实是一个关键要素。季文子、孟献子、叔孙穆子等人的相对长寿,相比其他家族来说是一个不可得的竞争力,当然也是一个偶然因素,否则鲁国政局的走势仍未可知,而“三桓”的最终掌权其实也是存在不少变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