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听龙歧小学的一节课,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二)》,苏教版教材对分数的认识的编排可谓用心、小心。三年级上册出现的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用分数表示它们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三年级下册则将几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单列出来;近两年之后到了五年级才正式建立分数的意义。
一节课设计前,需要思考什么呢?自然是先明确“学生在哪里?”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用分数表示,这是学生已会的,也是教师多能注意到的。其实学生还有一个相对的稳固的“已知”那就是把几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的1份或几份,比如6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3个,二年级的时候学生就已经明确了平均分,会求出一份或几份的数量。有基于此,第二步就是厘清“学生要去哪里?”,也就是新的生长点在何处?那就是用分数来表示出部分,用分数表示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对于学生而言这就有点困难了,因为有思维定势存在,之前总是关注具体数量的多少,现在则要将目光聚焦到关系上来,这个定势必须打破。
关系,是本课的核心概念;用分数表示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是本课的核心学点;将几个物体组合看成一个整体,是本课的关键生长。
2022年版课标提出课程内容结构化,无论是教,还是学,都应关注整体性、一致性和阶段性。本课如何设计呢?用一些桃,用几个环节,突出一个核心”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一个桃的故事。“这是一整个桃,平均分给两只小猴,每只小猴只能分得一部分。”【板书:整体、部分】“这一部分是多少呢?怎么表示?”学生多会说出每只小猴分得这个桃的二分之一。“二分之一里的二表示?(整体)1呢?(部分)”“原来一只小猴分得这个整体的二分之一,这个部分是整体的二分之一。
一盘桃的故事。“一盘桃,平均分给两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多少呢?怎么想?”这桃现在看不见具体的个数,学生不得不往平均分的份数上去思考,借助已有的经验,便会有这样的回答“平均分成2份,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二分之一”。
随后一盘桃真的来了。不过此时的桃是在各个小组,学生眼前,已经看得出个数;各组的桃个数不一,有的4个,有的6个,有的8个;这盘桃是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分一分,说一说“每只猴分多少?”于是学生汇报时,会展示出分法,会说出结果,而且多会是具体的个数,每只猴分到3个。如何想到分数来表征?需要引导。“这盘桃是一个整体,小猴分到了一部分,这部分和整体有什么关系呢?”于是,学生就可能说出“整体是这部分的2倍,这个部分是整体的二分之一,整体是二份,小猴分得一份。”再请另一个小组来汇报,发现这盘桃的个数变了是4个,每只猴分得的具体数量不一样了,但是依然是这个整体的二分之一;最后第三个小组交流,每只猴分得2个,仍是这个整体的二分之一。
经此过程之后,三个图全部呈现,开启三问“都在做什么?”——把一盘桃平均分成2份,表示每份是多少?“有什么不同?”——桃的总数不一样,每份的具体个数不一样。“有什么一样?”都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每份和整体的关系。这是第一次的比较。
第二次比较!将一个桃和一盘桃对比。三问再启“都在做什么?”——把桃平均分成2份,表示每份是多少?“有什么不同?”——桃的个数不一样,前面是一个,后面是几个组成的一盘,一个整体。“有什么一样?”都用二分之一表示出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一袋桃的故事。出示1袋桃,数量增到了12个,“你想平均分给几只猴,每只猴分多少?”学生分一分,说一说。各种情况纷纷呈现,从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直至十二分之一,分清楚,说明白,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尽现。三问又发“都在做什么?”——把桃平均分成几份,表示每份是多少?“有什么不同?”——平均分的份数不同,所以每份的个数不一样,分数也不同。“有什么一样?”都是用几分之一表示出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第三次的比较使得用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关系的理解更为深刻。
从一个桃到一盘桃再到一袋桃,寻常的事物连起过去、现在与未来,“做什么””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反复出现的三问透过表象、直指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