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幽兰,2022.3.20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在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2022年为3月20日)。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一个“分”字道出了昼夜、寒暑的界限。这时太阳黄经为0度,太阳的位置在赤道上方。农历书中记载“斗指壬为春分,约行周天,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当春之半,故名为春分。”
春分气候特征
春分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几乎昼夜等长。春分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进入北半球,北半球各地开始昼长夜短。春分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它不仅有天文学上的意义: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春分时节,我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都进入明媚的春天,在辽阔的大地上,杨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
春分节令谚语
春分刮大风,刮到四月中。
春分大风夏至雨。
春分南风,先雨后旱。
春分早报西南风,台风虫害有一宗。
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
春分不冷,清明冷。
春分不暖,秋分不寒。
春分西风多阴雨。
春分若是暖,五月先水后旱晴。
春分有雨是丰年。
春分日,植树木;春分前,整秧田。
春过春分昼夜忙。
春分养生主平衡
由于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故而人们在保健养生时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为了求得这种“暂时平衡状态”的“生命的根本条件”,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就成为养生的一条重要法则。这一法则无论在精神、饮食、起居等方面的调摄上,还是在自我保健和药物的使用上都至关重要。我们在养生中如何运用阴阳平衡规律,协调机体功能,达到机体内外的平衡状态,使人体这一有机的整体始终保持一种相对平静、平衡的状态是养生保健的根本。
《素问·骨空论》:”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传统饮食养生与中医治疗均可概括为补虚、泻实两方面。如益气、养血、滋阴、助阳、填精、生津为补虚;解表、清热、利水、泻下、祛寒、去风、燥湿等方面则可视为泻实。中医养生实践证明,无论补或泻,都应坚持调整阴阳、以平为期的原则。科学地进行饮食保健,才能有效防治很多非感染性疾病。 在起居方面要坚持适当锻炼、定时睡眠、定量用餐,有目的地进行调养,方可达到养生的最佳效果。
春分养生三要素
春分养生,一要平抑肝阳;二要健脾益气;三要育肾养阴。从立春到清明节气前后是草木生长萌芽期,人体血液也正处于旺盛时期,激素水平也处于相对高峰期,此时易发生非感染性疾病,如高血压,或血压波动大、过敏性疾病等。
春分养生总原则为:“春分风不小,要防痛深扰”。春分养生,人们在保健养生方面要保持饮食、起居、寒热规律平等,及保持阴阳平衡,这关键体现在精神、饮食、起居上的调整。春分时期风多、风大,易感冒流涕,养生要多到户外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
常用温性调料防感冒
春分节气的饮食调养,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能够保持机体功能协调平衡的膳食,在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其原则必佐以葱、姜、酒、醋类温性调料,以防止本菜肴性寒偏凉,食后有损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之弊;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阳类菜肴时常配以蛋类滋阴之品,以达到阴阳互补之目的。
春分前后调解情志
要保持轻松愉快,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在起居方面要坚持适当锻炼、定时睡眠、定量用餐,有目的地进行调养,方可达到养生的最佳效果。
春分艾灸:疏肝火养脾胃
春分时节木旺土衰,此时艾灸,可起到疏肝、养脾、助阳祛湿、排毒明目等作用,春分是八正节之一,春分艾灸意义重大,不可错过!
春分后天气虽已转暖,旧气温极不稳定,某些疾病极容易反复和加重,尤其容易发生感冒和过敏性疾病,传统中医认为:春分时节木旰十喜,养生宜疏肝火而养腴曾。这个时候正好可求助于艾灸。
春分艾灸最佳穴区
春分时节可艾灸以下穴区有:颈椎阿是穴区、命门穴区、关元穴区、中脘穴区等。
颈椎阿是穴区:以大椎穴为核心部位,大椎穴是诸阳之会,灸之有助于春天人体阳气生发。
命门穴区:命门穴内连脊骨,灸之可对人体各脏腑的生理活动起着温煦、激发和推动作用,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运输,以及水液代谢等都具有促进作用。
关元穴区:关元是人体脾经、肾经、肝经在任脉的交会点,持续温灸可使腹内寒气消散,小肠吸收功能增加,既补气又补血。
中脘穴区:中脘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灸之有利于提高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