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几句话,相信有小学文化的朋友,都会非常熟悉。但是深究起来,这三句话却包含了许多的意外之意。
我们读先秦文学,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我们需要一个字一个字的理解,不能像现在一样,用两三个字的词来理解。 比如古代文章中妻子的解释应该分为妻和子分别解释,再汇合。
学而时习之,这一句,我觉得有三个问题,第一:学,学的什么,第二,习的意思是练习还是实践?第三,时字,改如何解释。
当我们问出这三个问题,并能说明白的时候,我们算是初通这句话了。
作为论语开篇第一句,学而时习之,是有开宗明义的地位。那么他们学的是什么内容呢?
首先,孔子的时代是东周春秋时期,那时候只有贵族才有资格上学,而且上的是官学。古代培养士子的内容主要是:诗书礼乐这四门功课,诗就是诗经,书就是尚书,礼就是周礼,乐就是音乐,这里就不说更细致的了。
那么孔子教学生的,必定也是从诗书礼乐里面得出来的东西。根据孔子的弟子年龄,孔子文化大成应该已经年进花甲了,春秋/易学那时候也会教给他的弟子,他最有名的弟子都是孔子晚年的学生。
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孔子说的学:除了包含了诗书礼乐之外还有周易/春秋。当然我们后面看论语的时候,发现他们师徒谈论的话题并不局限于此。
另外,根据四书中《大学》的论述,我们学的目标就是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总的来说就是归于修身的学问。
学这么些学问,孔子要求是时习之!
我认为 时,应该有经常/时时之意
习,有练习实践之意。
学而时习之,换成我们今天的话,也就是说:学习学问并经常练习和实践学问!
不亦乐乎?不也是件快乐的事情吗?
学以致用,当我们从跌跌撞撞到灵活应用这个过程,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也是非常快乐的。
比如我们练习自行车/学习游泳等等都会经历很多失败,但是经过反复练习之后,我们掌握了这些技能,那确实是值得开心的事情。
学而时习之,这句话又是放在论语的开头,可想而知孔子对学生的教导,这一句是极深刻的,它也包含了知行合一的思想,学习与实践的结合。
学和习是并列,同步的关系。不可孤立,不可分离。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这一句比较简单,主要关注两个字,一个是朋,一个是说。
朋,如何理解?朋绝不能用朋友来理解。孔颍达梳:同学为朋,同志为友。意思是说朋应该解释为同学,而友解释为志同道合的人。
说:通假字,说通悦,就是开心高兴之意。
整句话的意思是:有同学从很远的地方来,不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吗?有同学来,当然高兴。
但是有新的问题了,同学为何而来,还是从远方来?
我们读论语要有承上启下理解的思维。上一句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当你学有所成,你自然可以体会到快乐,而同学自远方而来,可能就有请教,探讨所学之意,而你已经学有所成,自然可以为有疑惑的同学解答,当同学也能学有所成之时,不正是一种快乐。这也是互相切磋,友爱互助的精神。另外也有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意思了。
学有所成之后,名气日益增强,流传开来,远方的同学不远千里来询,不也证明了自己学有所成,同时又能应用指导他人,那种快乐是真实而持久的。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一句,有三个问题,第一:人指的是谁,第二愠的意思,第三君子的意思
人在现在一般解释为别人他人的意思,在古代是不是也是这么理解呢?
人和民不同,人有大人,小人,君子三种,古代还可以分为士农工商四大类,人在这句话中,我认为指的是士这个阶层,代表统治阶层。
第二,愠,解释为愤怒怨恨之意。
第三,君子,在此我认为是代表一种态度,如谦谦君子,君子之风,是一种很温和的态度。子贡看孔子:温良恭俭让,温就是平时孔子待人的态度。
君子与愠相对,代表两种不同的情绪和素养。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可以这么理解:仕人不理解我,我也不因此而愤怒怨恨,这不是一种君子般的态度(素养)吗?
在论语中,孔子多次谈到君子,君子不是那么容易达到的,而人不知而不愠,正是君子的一种外在表现,并不等于说做到了人不知而不愠,就成为了一个君子。
那么这一句,我们可以和前面两句联系起来吗?
一个人,学有所成,声名远播,甚至有同学从很远的地方来学习切磋,但是却不被仕人所知,对此,我也不存丝毫愤怒怨恨之心,如此暗合了君子般行为。
曹刿论战有肉食者鄙一说,而士不知我,不知我的快乐,不知我的志向,甚至多有诋毁之语,然而这些跟学习学问并有所长进得到的乐趣有何关系呢,因此我能乐在其中,故能不愠,正合了君子的风采。
学习之道,并没有太多的捷径,不过就是三句话,好学并专注于学,不为其他杂念所动摇,就能学有所成,学有所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