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初二回老妈家一直住到今天,仍不舍得回来。每每回到爸妈身边,就感觉自己又成了小女孩,享受着爸妈的百般呵护。要不是俩娃影响了小侄子写寒假作业,真打算住到开学再回来。
小侄子向来不爱写作业,若不是老师和家长的督促,从来不会主动写作业。哪怕是在家长和老师的百般催促下,也就是马马虎虎的完成,真是辛苦了那双眼睛和小手。
昨晚睡觉前,好友发信息求助“小涵不写作业怎么办啊?我都急死了,真想替她写。”好友的无奈,我感同深受,不觉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
印象中,学生时代的我,独立性很强,作业从不让家长操心,当然不会的题目会求助家长。尽管如此,我的寒暑假作业也是拖到开学前几天才草草写完。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简单,解了缰绳的马儿怎能不自由驰骋?
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布置寒假作业的目的是什么?我认为有以下几点:第一,巩固复习旧知,防止学生将一学期学得知识在假期中一一还给老师。第二,预习新知,乐观地希望学生养成学习的习惯。第三,分层布置作业,幻想着个别学生弯道超车。第四,给家长一个交代,让家长与学生在漫长的居家相处中有事可做。
开学前一周成了大多数学生的焦虑期,大部分家长的暴躁期,原因只有一个——寒假作业未完成。但是有一种家长和孩子,他们的假期是“美好”的,因为他们不在乎或者压根不记得寒假作业。往往这种真切享受“美好”假期的学生,会成为开学第一天老师的“噩梦”。如何妥善对待这种学生,给大部分学生一个交代,就要发挥教师各自的教育机智啦!
王晓春老师提倡教师能够教给学生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而不是知识的搬运工。杜威说,没有推论就没有思维。如果我们的寒假作业不能在学生脑子里“生产”出任何新东西,一切如旧,重复自我,那它就是“非生产性思维”,对于这类作业,我们是不是应该少布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