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这一代,尤其是90后,00后,由于生活方式与教育水平的改变,我们与父母之间似乎成为了最亲近的陌生人,在还未有条件独立的时候,他们是我们的经济支柱,却没有真正了解过他们, 通过这个难得的长假期,我才有机会重新认识父母。
25岁左右,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的方式(有的叛逆,有的和解……)从父母的掌控中划定自己的边界,但很多人,包括我,依然藕断丝连,从一点就可以看出——和父母沟通容易情绪化,或许你可以把这理解为对亲近的人可以任性一点,但不可否认的是,你的情绪依然被父母控制着。同样,思维模式也略有父母的影子。这让我联想到了前段时间看到的纪录片《人生七年》,也就是选取一群在不同阶级生活的七岁孩子,每隔七年记录一次他们的生活状态,在追踪几十年后,发现仅有一个孩子跳出了自己父母所在的阶级,其它孩子却几乎复制了他们父母的人生,没看之前,我以为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获得任何模式的生活,后来发现这仅仅是我以为…… 我很好奇是什么限制了他们的人生,通过对比,发现答案只有两个字——思维。
在成年以前,我们几乎一直是在按照父母的意愿做任何事,——要有礼貌、学习要认真、不要打架、不准骂人等等,一旦违反了这些规矩,暴躁的父母便会拳脚相向,温和的也会呵斥几句,让你感到这些规则的神圣,那时候,你的父母掌控着你的经济命脉,不敢反抗,直到来到了青春期,自我开始觉醒,很多人便高举反抗的大旗,向父母的规则发起攻击,方式也多种多样(摔门而出、激烈的语言攻击、冷战,更有性格的可能会离家出走)反抗成功的,清晰了自己与父母的边界感,反抗失败的,便成为满足父母期待的『复制品』,不管是不是进行反抗,思维在十几年朝夕相处过程中也被同化。
当然,这一现象在我们上一代比较普遍,我们的优越性在于有更多的机会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更多的选择,但千万不要让思维模式固定,就比如邻居的老奶奶,遇到我总是按照模板来和我聊天——什么时候回来的?吃饭了吗?吃的什么?最后还不忘来一句饱经风霜的感叹词——害~ 我当然不是强求让她和我聊一聊全球变暖或者NBA球赛,我是在害怕暮年自己变得匮乏且固执。
多留意一下自己的思维逻辑,父母的人生或许有他们引以为傲的片段审视的人生不值得一过,但不要在不经意间复制,没有经过审视的人生不值得一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