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有一条很重要思想的就是愚人要诈,为何面对愚蠢的人要诈骗呢?鬼谷子认为愚人难教,所以面对愚人你教他还不如诈骗他。鬼谷子多次指出一个观点,与愚蠢的人争论是比愚人更愚蠢的,要不然就会南辕北辙,你始终无法达到自己目的,遇到愚蠢的人,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搭理他,也不去开导他,更不会告诉他为什么。
鬼谷子在《谋篇》里说过这样一句话,无以人之所不欲而强加于人,无以人所不知而教之于人。
这句话直接道明了人的劣根性,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好为人师的劣根,而鬼谷子认为这样做是不对的,孔子也说子所不欲勿施于人。你把别人不明白的告诉他,他还是不明白,他只会坚持自己的看法,每个的现实,限制了他对事物的认知,所以你不要把别人不知道的东西告诉他,从而教导他,这种行为是很白痴的。
鬼谷子在《权篇》里说,故无目者,不可以示以五色,无耳者,不可告以五音。故不可以往者,无所开之也,不可以来者,无所受之也。物有不通者,圣人不事也。
这句话是啥意思呢?意思是对色彩颜料感觉不敏锐的人,就不能给他欣赏色彩斑斓的画作,对于听觉不敏锐的人,就不要跟他讨论音律的美妙。像这样的人,昏庸蒙昧,跟本不值得去游说他,他蒙昧无知,不会接受我们的意见,像这些不通人事的人,有智慧的人不会去打他的主意。
有些人始终把自己局限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不能分辨真假虚实,也不能明辨是非,对于这样的人,你把他不知道的东西告诉你,他怎么也不会明白,所以有智慧的人不会去愚昧无知的人争论什么。
儒家圣人孔子和鬼谷子的有相同之处,对于愚蠢的人,孔子的看法和鬼谷子一致,就是不去告诉他真假,也不去开导他,常人总是要分辨出对与错,可以在有智慧人的眼里,和愚蠢的人讨论对错,是比愚人更愚蠢的行为。
孔子有个学生叫颜回,孔子很看中他,因为颜回聪明有智慧且又爱好学习,终身跟着孔子学习,最终也成为了是不亚于儒家圣人的角色。不过其中有一次,颜回差点不想跟着孔子干了,觉得孔子老糊涂了,不明事理,于是就回家了。
颜回在街道上瞎溜达,见一家卖布的店门前围满了人,就特别好奇,中国人是特别爱围观的,古时也一样。颜回上前去问发生了什么事,原来是买布的人和卖布的人在吵架,买布的大声说:“三八二十三,你为什么收我二十四个钱?”。
颜回看到这么小事情,就上前劝架,说你们别吵了,对买布的人说三八就是二十四,你算错了。
买布的可生气了,指着颜回的鼻子说:“谁要你来评理的?你算老几?要评理只有找孔子,错与不错只有他说了算!走,咱找他评理去!”
颜回说:“好。孔子若评你错了怎么办?”买布的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头。你错了呢?”颜回说:“我就把帽子输给你。”
于是,两人一起去找孔子。孔子问明情况后,对颜回笑笑说:“三八就是二十三嘛,颜回,你输了,把帽子给人家吧!”
对孔子的评判,颜回表面上绝对服从,心里却很不服气,认为孔子老糊涂了。孔子事后对颜回做了解释,颜会恍然大悟。
孔子对颜回说:“我知道你以为我老糊涂了,所以不愿再跟我学习,因为借口请假回家。你想想:我说三八二十三是对的,你输了,不过输个帽子;我若说三八二十四是对的,他输了,那可是一条人命啊!你说帽子重要还是人命重要?”
和愚蠢的人,你争论什么,你在如何争论,他也无法理解你的说法,他也无法孰是孰非,和愚蠢的人争论,只会让你看起来很不值钱,不会显得你多么聪明富有智慧,有智慧的人不会去做无谓的争论。
沉默是金,不要与人做无谓的争论。文章纯属个人之言,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