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妖猫传》上映的当晚,我就看了,因为我的心中也有一个关于盛唐的梦。它的画面太美了,美得震撼,美得精致,美得中国,这就是我心中大唐帝国应该有的盛世风华!
《妖猫传》的原著来自日本奇幻小说大师梦枕貘的小说《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故事中德宗皇帝暴毙了,太子继位就偏瘫,一只能说人话的妖猫搅动长安城风云,重重迷雾笼罩在唐宫之上,诗人白乐天与倭国僧人空海联手探查,牵扯出三十年前玄宗皇帝和贵妃娘娘那一段被人刻意掩埋的真相。
有朋友戏说,以前念书的时候,老师说如果迟到就让我看十遍《无极》,现在我真怕单位领导说,如果迟到就让我看十遍《妖猫传》。戏谑之余,也不难看出对于《妖猫传》,不少人是持否定态度的,或许是因为《霸王别姬》成就太高,所以人们对陈凯歌有了更高地期待。但作为一个已观影的普通观众来说,我个人觉得就是仅仅凭着惊艳绝伦的画面,《妖猫传》也是值得走进电影院。
观众的眼睛是骗不了的,假的就是假的。陈凯歌说,这部电影只有3%的绿幕,其他全部都是实景拍摄,所以这些亭台楼阁看起来才是那么的自然而有气势,也更加有代入感。所以在抠图盛行的时代,他花了6年的时间再造了一座唐宫,于是就有了故事的开头空海和尚坐在马车里,行进在雨后的唐宫,青石板街泛着古意的光泽,暖黄的宫灯和着赭红色的殿柱,只需要一瞬间,我就去到了那个故事里。
或许对于唐朝,特别是盛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象和期待吧。胡玉楼中箜篌作响,琵琶相绕,玉笛横回,美艳的胡姬脚腕间璎珞叮铃交击,迷人的胡旋舞彻夜不绝,长安城的贵人们在此一掷千金。多年前EDIQ说“胡姬酒肆灯花泪,以黄金销尽一宿魅,雾雨轻挠美人背,赏丝竹罗衣舞纷飞”,我想盛唐的夜理应如此。
作为重头戏的极乐之宴美轮美奂,绝对是一场美的极致享受。绚丽的牡丹瞬间绽放,让你的眼睛应接不暇;鲜红的酒池中鱼跃半空,一飞冲天后化作绝色美人吹奏仙乐飘飘;折纸化作的猛虎,给场面来点小惊喜;活泼的少年化鹤而飞,他们的笑容便是最好地温暖。期间还有李白让高力士脱靴的经典桥段,美酒入喉,一字不改,一首贯穿整部影片的《清平调》诞生了。陈凯歌对盛世大唐的爱与憧憬,心中的抱负和情怀,大概都在这场极乐之宴里面了,古意弥漫、开放包容而又充满激情。
专业影评人说,《妖猫传》的美学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字:奇与丽,像一幅华丽的画卷,热情浓稠又不失高级感。我想不出这么高逼格的形容词,我只知道春琴(张雨绮饰)在吃瓜时的那一个回眸和转身,明眸善睐,顾盼流情,反而应了那句贵妃娘娘专属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她在秋千上抱着猫儿低眉信手的模样,媚眼如丝,也美到了极致;而当妖猫附体后,赤足走在屋檐上,衣袂翩飞,双眉微蹙而口中低吟着“云想衣裳花想容”,就像是说的自己;再到胡玉楼中一曲霓裳羽衣舞,妖娆妩媚,最后也如花一般盛极而衰命陨至此,我见犹怜。她满足了我对仕女图的所有想象。
对整部影片我最无法理解的还是白龙对贵妃莫名其妙的感情吧,难道仅仅是因为极乐之宴上的一句叹谓“我也是孤儿,懂得寄人篱下的感觉”,于是就以为遇到了绝无仅有的知音,最后还因此而与丹龙反目成仇、偏执成狂?太过牵强了。就算说是御猫因为贵妃娘娘而报仇都说得过去,毕竟他们曾相伴那么久。
而对于影片中的贵妃娘娘,设定就是有着一半胡人血统,也确实是美极。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总觉得她美的神态和韵味像极了《大明宫词》时期颜值巅峰的陈红,美则美矣但是这个贵妃娘娘不是我渴望看到的杨玉环。影片中的贵妃娘娘眼里总是带着淡淡的哀愁,即便是极乐之宴上万千瞩目。一个玄宗皇帝集举国之力来宠爱的盛世美人应该是大胆、热情,还有一点小骄横和跋扈的。而意外地惊喜来自李隆基,极乐之宴上他散发击鼓欢迎安禄山的到来,这种癫狂与精彩,还有那种迷之自信,看得我酣畅淋漓。
故事的最后,妖猫害人的谜底揭开,贵妃娘娘的死也真相大白。白乐天说,他懂了为什么贵妃娘娘最后会将自己的头发送给玄宗皇帝,于是《长恨歌》也一字不改。空海也说,他也懂了“孩子在我怀中安睡我就变得格外平静”,于是他也入了青龙寺(好像是,记不清了)。
可能是因为原著本身是来自日本的,片子也有众多日本艺术家参与,而日本一贯的压抑让我有点不喜欢,不过这也符合当时的设定。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已经由盛转衰,多少有点将军白头、美人迟暮的无力感在其中。
个人觉得《妖猫传》是一部深思熟虑的作品,真诚而有艺术内涵。大唐风物细致入微,惩恶扬善深度足够,怪谈之中情感丰富,盛唐文化一览无余,而在最后也揭晓最终的命题——爱,最后仅仅就是善良。或许因为画面实在太美,所以完全冲淡了人们的注意力。
最后,想用无情无义无法无天的白乐天一字不改的《长恨歌》来结尾,也正如贵妃娘娘对李白说的,“大唐有你才是大唐”。是啊,大唐因为有他们这些泼天才华的人,才有了流传千古的魂。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呵呵,三郎啊,你终究还是负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