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学会提问》的第四章,给我感觉抽象词确实不好使,如果没人提醒自己也不写作,确实不会太在意,遇到了,脑子想了想,不好使在哪里,越抽象的词,出口了或者看了之后,脑子不会立即呈现出相对应的画面感 ,比如“自由”,“平等”,特别是专业术语。
“思考”这个词,“思考”还是可以让人比较容易产生画面感的,就一个人手撑着下巴在想事呢。每个人所产生的画面感也许都不一样的。
“思维”这个词,听或看了都不太容易产生一种和它想对应的画面。首先自己对这个概念不熟,解释不了,很难产生画面感。概念要搞清楚,用自己的话能说了,想得才会多。
抽象词自己要用的条件,最起码能用自己话能把它讲懂了。
写文章,与人口头交流,要是用了抽象词(交流的时候下意识注意),得进一步给出自己的解释,不然大家理解的可都不一定一样。
说话具体点总归是好事。我说这话时脑子有很多模糊的画面,都是曾经不说具体话的画面,具体有多少画不去想。
每次我自己去学习一个陌生的概念,潜意识里想快(自己很难意识到),以为自己了解自己,看得时候行为上不知觉得看得快,以为一遍就能懂,然后看完了不懂,心里受委屈了一样。这样察觉了自己学习陌生概念的行为有两次了,这样至少每次学习陌生概念之前呢,有一个声音会提醒自己,有点耐心,慢慢得看定义。
在回家去公司的地铁上,公交上听了两本书。
听了《联盟》这本书,留下印象还可以复述出来的大概是这句话“把公司当做球队,我们都是拼命的球员,公司和员工是一种联盟的关系”,好像这给没看过这书的人会说“你说得是啥,完全没兴趣就走了”,确实是,一个乏味的结论,确实需要真实有趣的理由,我们都想知道你为什么这样讲,也可以引发自己的思考。
听了《瞬变》,一本书围绕三个点讲,第一:情景设置,第二:缺乏动力,第三:指明方向。总结之后这样比较无趣了。好像我说错了,是的,我觉得
对的,你想要表达什么,我想要说给人讲你听过的知识,首先自己要真懂了,变成自己的了加了自己的观点,别人听了很容易能懂。
学作一个倾听者,知道作者表达什么确实很重要。昨晚我教我姑姑玩手机时,我又下意识的以为对方会,就把我会的自认为对方也会,语气明显上有点不耐烦,或者说怎么这都不懂(潜意识里的话)。太奇怪了,我姑是因为不会我才教她,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目的,怎么教着就把耐心给忘了呢。
轮到自己时与人交流,却忘记了提醒自己别人想要表达的是什么了,就是心里少了一个声音告诉自己学会听人家的内容而不是声音,下意识注意人家最想表达的东西。别被声音大小语气所干扰,直达对方内心的想法。我还没践行成功,明天再试。
一天很多机会可以复盘自己的一天的行为,比如开会时,公交里发生的事,回到哥家自己的言行,都可以复盘只要自己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