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散记
昨天中午,包馄饨的功夫,在手机上听了王林波老师执教的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文言文《古人谈读书》,平心而论,和我听过的王老师的其他课相比,这节课推进的不是十分顺利,甚至有些艰难。有好几次,课堂险些出现“尬聊”,每每这时候,我都会想,换做我,该怎么办?当课堂出现始料未及的情况,我该如何应对?然后我静观其变,看王老师如何处理课堂中这些“突发事件”。
这节课学习的是《古人谈读书》第三篇。先来看课堂回放。
上课伊始,王老师带着学生由聊入课,“你喜欢读哪本书?有什么好的读书方法?”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引入对新知识的学习。课堂上出现了比较有意思的现象,这个班的男孩子大都喜欢四大古典名著(至少从发言的几位同学来看),女孩子偏爱读一些散文,优美的童话等,而且男女生做批注的方式不同,男孩子大多只圈画出优美的词句,女孩子呢,会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做做批注。王老师敏锐地抓住这诸多不同皆予以肯定。
课堂前半时,王老师先检测文中的生字,一个“皆”,一个“窥”,用的都是让学生看着古文字(或曰文字画)猜生字的方法,学生在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中理解生字的形、音、义,方法巧妙而灵动。王老师引导学生勾连学习本课前两篇的经验,即朗读文言文要做到“慢慢读”“声断气连”等,引导学生运用比赛读等方式突出“读书”这一教学重点,我发现比赛读是王老师比较常用的激励学生读书的方法之一,在《丑石》里用,在《圆明园的毁灭》用,皆屡试不爽。不能不说,这节课上,学生的朗读水平在掌握“慢慢读”“声断气连”等方法的基础上,在赛读中是逐渐提升的。但是,我仍然觉得有一点点遗憾。第一,“声断气连”学生是不容易做到的,对学生来说,它是抽象的,无概念的,甚至是无感的,教师何不做个示范?第二,文言文朗读忌读破句,要停连恰当。一个词读破往往会影响语义的理解,听者也会觉得别扭。当指名学生读时,哪怕是一个学生出现这种情况,教师都是要及时指出的,纠错并给其他学生提个醒。尽管不读破句不是本节课朗读学习的重点,但一旦学生出现了此类错误,教师是有责任指出或引导学生发现并指出的。
后半时,从学生的读书转场到“士人读书”,课堂学习从“初读课文、了解大意”进入到“细读课文,读懂内容”。这个环节,王老师依然注重方法的渗透和实践,引导学生用看注释、扩词(组词)、联系上下文猜测意思等方法,读懂词语“士人”“志”“断”等词语的意思,通过句式仿说、词式迁移等方式读懂“断”“井蛙窥天”等词语的意思,并积累“管中窥豹”“牖中窥日”等词语。在阅读理解中,在积累运用中引导学生读懂了古人“读书”之法。
令王老师没想到,也令我没想到的是,这个班的孩子居然不知道“管中窥豹”这个词,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居然说出了“管中窥马”这个颇有“新意”的词,继续引导,一个学生不敢肯定地吐出这个词:管中窥豹。王老师不得不自嘲,是我引导得不好,为难孩子们了。其实,原人教版教材第三册识字4中即出现这个词语,“管中窥豹 坐井观天 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也许是这个班的孩子之前没有使用人教版教材,也许天长日久,孩子们学过了也忘记了,假如,王老师带领学生适时温习一下这几个词语,学生对文中这句“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或许有更真切且更切肤的体悟。
当然,我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课堂,瞬息万变,对老师来讲,课堂永远是冒险。一个文本解读很成功,同时教学内容很合宜的老师,也可能在课堂上遭遇意想不到的问题。因为你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学生,他们带着不同的知识背景,甚至不同的情绪来到你的课堂上,你并不明白下一秒将会发生什么,这需要你临场的应变,而你如何应变,又涉及着你对学生的理解,对教育的理解,对师生关系的理解等等。课堂是一个包含着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甚至生物学的复杂的场,是布满暗礁的海洋,教师则要成为有经验的“船长”,绕开暗礁,顺利到达目的地。所以,我们每个教师,要永远敬畏课堂,“不敢以一得自足。”
毕竟是王老师,处变不惊,不急不躁,淡定从容。在字里行间走了好多个来回,课终,王老师带领学生从课文走出,走向对日常学习的思考和自省。面对读懂的“有志、有识、有恒”,学生初步感受了一把对自己读书的反思和心得,带着思考走出了课堂。
课听完了,馄饨也包好了。
观好课,享美食,满满的满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