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达多的儿子小悉达多跟着母亲迦摩罗来到河畔,他不明白母亲为什么要带着他前往朝拜,去见一位陌生而垂死的圣人,他受不了这份苦,哭着喊着要回家,不肯前行。
迦摩罗自己也有些累了,母子俩坐下来休息。不料,一条小黑蛇钻进了迦摩罗的裙子里,咬伤了她。两人挣扎着来到渡口,迦摩罗再也无法动弹。听到呼救声的船夫赶来把迦摩罗抱到了船上,孩子紧随其后。
悉达多看到他们之后马上认出了迦摩罗,再看到孩子,和他有着相同的面孔,立即明白这是他的儿子。
后来,迦摩罗中毒身亡,死在了悉达多的身边。
悉达多凝视着迦摩罗苍白的脸,仿佛凝视自己苍白倦怠的脸。他回忆起他们年轻时的容颜。
两种情境交织着充满他,成为永恒。他比以往更深刻地体会到生命不灭,刹那即永恒。
迦摩罗死了,把儿子留给了悉达多。因为有了儿子,悉达多感到富足而幸福,他希望自己能赢得孩子的心。
可是,这个从小在锦衣玉食中长大的孩子,这个刚刚失去母亲的孩子悲伤又骄恣,不甘心待在这陌生贫穷的地方。他自负、心硬,对父亲冷漠疏远,不愿劳作,冒犯长辈,令悉达多颇为担忧。
悉达多意识到,儿子带来的不是幸福安宁,而是折磨和忧虑。即便如此,悉达多依然爱他,宁愿忍受痛苦,也不愿意让孩子离开他。
船夫将一切看在眼里,一贯沉默寡言的船夫再也看不下去了,破天荒地说了很多话。他劝悉达多将孩子送回城里他母亲的宅邸,那里有仆人,有他熟悉和习惯的生活,或者给孩子找一个老师。总之,让孩子回到孩子中,回到他的世界去。
尽管悉达多明白船夫的话没错,而且他也曾考虑过。
但那只是认知,他无法行动。因为比认知更强烈的是他对孩子的爱,他的柔情,他对失去孩子的恐惧。
可此刻的悉达多只是一个父亲,一个爱孩子胜于一切的父亲。他担心孩子离开了他就会长歪了,像他当初在城里那样。他要把孩子留在身边,感化他,教导他。
最重要的是,他感受到了这迟来的爱,这强烈而充满奇异的激情,遭苦难,受折磨,却充满喜悦,获得新生,变得富足。他舍不得失去这些。
以前的悉达多从未如此忘形地爱过一个人,他认为爱是世人孩童般的蠢行,这也是他和世人的区别。可如今因为儿子,他却完全变成了世人,在爱中迷失,因为爱而成为蠢人。
人最割舍不断的就是血缘亲情,特别是对自己的下一代。智慧的悉达多,曾经能够放下一切的悉达多,此时,却无论如何也放不下自己的儿子。
他切实感到,对儿子盲目的爱,是一种极为人性的激情。它或许就是轮回,是混沌之泉,黑暗之水。同时他也感到,爱并非毫无价值。它源自天性,是一种必需。爱的欲望该得到哺育,痛苦该去品尝,蠢行该去实践。
于是,悉达多就这样矛盾着、痛苦着又充满喜悦地面对叛逆的儿子:不强迫、不责罚、不打骂、不控制,用善和忍对待他,却也用善和忍、用爱强迫孩子留在他身边,困在这贫穷的茅舍。他希望能赢得孩子的心。
结果就是,他既无法取悦儿子,又无法让儿子敬畏。
终于有一天,小悉达多偷偷地溜走了。这个11岁的孩子带着装钱的篮子,划着小船逃走了。
悉达多急忙追了出去。他能追上儿子并把他带回来吗?
我们明天继续。
人独自行过生命,
蒙受玷污,承担罪过,
痛饮苦酒,寻觅出路。
难道有人曾被父亲或老师一路庇护?
亲爱的,你相信有人能避开这条道路?
或许小悉达多能,
因为你爱他,
你愿意保他免于苦难和失望?
但是就算你替他舍命十次,
恐怕也不能扭转他命运的一丝一毫!
——船夫瓦稣迪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