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奋进新时代新征程,人才是第一资源,推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聚才兴业工程,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紧扣发展需要,结合实际需求,挖潜人才资源优势,找准工作切入点,聚力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全环节集中发力,着力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来。
坚持“求贤若渴”精准引才。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关键、最基础的因素。树立真心爱才、倾心引才意识,坚持需求导向、做好靶向引才,摸透人才“家底”,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策、量体裁衣,确保精准、科学引才。聚焦产业发展,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突出“含金量”,拿出真金白银,在招引科技创新、产业技能、高层次青年人才上下功夫,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活力。健全柔性引才机制,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通过兼职挂职、项目合作、顾问指导、股权激励、技术出资等灵活方式,采用“流动专家”“候鸟学者”“周末人才”等适宜模式,发挥各类人才载体平台作用,在引进“高精尖”人才和创新团队上加力度,拿人才优先发展换经济社会创新活力。
坚持“夯基垒台”培育人才。人才培育是一个小火慢炖、厚积薄发的过程。要有悉心育才的韧劲,全力统筹抓好党政干部、特色产业、社会工作、农村实用等全领域人才培养,科学制定培养总体规划和专项计划,大力实施各类优秀人才培养工程,特别是要注重在实践中锻炼青年人才,推动其向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特色产业、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一线流动,真正在挑大梁、担重任、当主角中积累经验、历练成长,扎实有力推动人才队伍实现量质提升。
坚持“海纳百川”高效用才。树立人才至上新理念,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不拘一格的雅量精心用才,充分发挥人才特殊禀赋和特长优势。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用机制,打破思想上的条条框框,坚决防止“重引轻用”倾向,既要有“三顾茅庐”的执着,又要有“用人不疑”的气度,还要做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切实给人才创造潜心研究、专心攻关的良好环境。健全科研任务“揭榜挂帅”、“赛马”制度,做到创新不问出身、不论资历、不设门槛,真正让各类人才各展其能、实现价值。要落实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发挥领导干部“关键少数”作用,带头重视人才、呵护人才、服务人才,做到主动倾听心声和解决困难,最大限度把各方面优秀人才吸引过来、凝聚起来。
坚持“近悦远来”暖心留才。人才竞争,说到底是人才发展环境的竞争。坚持硬环境与软环境并重,构建全方位人才服务环境。需不断提升城市承载力,以更高城市标准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发展,围绕“天蓝、地绿、水清、景美”,实施城市更新工程,增强吸引人才、成就人才的城市魅力。需提升城市“亲和力”,建设文化艺术、体育娱乐、便民服务等中心场所,加快构建人才诉求“一窗受理”、人才服务“一站供给”、人才发展“一帮到底”的服务闭环,集聚更多人气、才气,为人才创新创业打造温暖的家。需多层次融合性政策支持,汇聚优质资源支持人才“飞地”、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技术研究院建设,着力打造重才留才“生态圈”,为人才开展基础研究、追赶技术前沿、勇攀科研高峰提供坚实载体,让创新平台成为承接人才、培育人才、成就人才的绚丽“舞台”。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工作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要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树牢人才是第一资源、第一支撑的理念,自觉把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纳入议事日程,带动全社会形成重视人才、大抓人才的鲜明导向,构建齐抓共管的人才工作格局,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真正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人才发展优势,切实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人才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