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只正处于青春期的“小刺猬” ,在家庭日常沟通中,随时会炸毛,竖起她身上的小刺。做为家长,我们很是头疼,不知道哪句话就刺激到她的敏感神经;不知道哪个眼神就引起了她的不适感。
孩子就是父母的复印件,“复印件”出现了问题,那“原件”一定有问题。 加上青春期孩子心理特征本来就很敏感,更容易激发亲子矛盾。
要如何解决我们亲子之间的沟通问题呢?张钰老师的《我好,你好,让孩子在美好的关系中成长》一书,为我们讲解了人际沟通分析理论(TA): 我好,你好。并提出了切实有效地解决沟通办法。
在这本书中,作者首先就告诉我们一个定义:美好生活就是良好的心身健康及温暖、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家庭关系,师生关系,同伴之间的关系构成了孩子的“关系网”。
美国马歇尔.卢森堡博士《非暴力沟通》一书也提及:个人不是孤立的个体,是一个网络的中心点,也是另一个中心点的组成部分。学做人,必然牵涉他者,如家庭、群体、民族、社会、国家、宇宙。从生物人到文化人、文明人、政治人、经济人、生态人等,包括各种人物角色的转换,人始终处在转化和被转化、塑造和被塑造的变化过程之中。那就是“以人为本”的无限的想象力。
所以,孩子要是能在这“网”中自由自在的生活、学习,获得快乐,那她一定也会成长为健康、自信的孩子。
沟通中问题根源:"语言就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
这是依据人们耳熟能详的话,做为父母,做为家庭关系中的一份子,语言也被迫成为我们破坏亲子关系的“利器”。
法国谚语这样说到——“相较于刺刀的伤害来说,语言造成的伤害更加严重”。
在《家》这本书中,布雷默夫人写道:“那些使人伤心难过的话,它们是上天不准许我们说的话。它对人心的伤害远比刀剑更加厉害,它产生的剧烈痛苦,可能会伴随人的一生。”
比如:我们常和孩子说:“你成绩不好让爸爸妈妈伤透了心!”言下之意是,我们的快乐或不快乐是孩子的行为造成的。看到我们的痛苦,孩子可能会感到内疚,并因此调整行为来迎合我们。遗憾的是,孩子的这种调整只是为了避免内疚,而非出自对学习的热爱。没有真心的热爱,也就没有真实有效的行动,成绩自然也提不高。 下一次又是差强人意的考试成绩,父母又是同样的话语,这就陷入了“亲子关系”无效沟通的恶性循环。久而久之,父母对孩子失去了信心,孩子对父母也产生了抵触。
良好沟通的解决方案:用非暴力沟通方式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
非暴力沟通有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第一:诚实地表达自己,而不批评、自责的情况下
比如在让孩子整理自己床铺这件事上,对孩子这样说:“孩子,我看见你的床上有睡衣、凉被、浴巾都没有整理,我不太高兴,因为我想你的床能整洁。你是否愿意整理你的床?”
在这句话中,说出了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
首先,观察——留意发生的事情。我们此刻观察到什么?不管是否喜欢,只是说出人们所做的事情。要点是,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判断或评估。这句话中,我们清楚表达:床上有睡衣、凉被。不做判断,如:父母口头禅,你怎么这样懒?你怎么那么邋遢?
接着,感受——表达感受。 例如:这句话中的“我不太高兴。”
然后,需要——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例如: 这句话中的“因为我想你的床能整洁。”
最后,请求——具体的请求。例如:最后提出:你是否愿意整理你的床?
这样,清楚地说出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并借助这四个素诚实地表达自己,不会引起孩子不适感和抵触。
第二:关切地倾听他人,而不解读为批评或指责的情况下
比如:孩子回家诉说生活老师说她给家里打电话次数太多,觉得不公平,心里抵触生活老师,不想过住校生活。
我们首先通过体会孩子的观察、感受和需要,和他们建立共鸣,最后聆听他们的请求,来发现做什么可以帮助到孩子。
观察——孩子心理抵触、不愿住校是她的正常行为。没有去评判她的行为,没有批评、指责她。
感受——站她的角度感受。在学校住校生活不愉快,生活老师对她有误解,是她的感受。我们表达理解她现在的感受,以前我们做为学生也有过相同的感受,刚离开家去外地求学的时候,也很想家,也想和爸爸妈妈打电话沟通。可是当时通讯没那么发达,打长途电话都要去邮局排队,好羡慕孩子现在能随时和我们沟通。 孩子的表情有了缓和,不再专注与生活老师的矛盾中,对我们以前的沟通方式产生好奇。
需要——从她的角度去了解她的需要。她需要我们的关心,为她疏导。 告诉她以前我们不能及时和爸爸妈妈沟通,就把思念化动力,转移注意力看看书,听听音乐,想想和同学间高兴的事情。她也可以这样试着做。
请求——真心聆听她的请求,发现做什么可以帮助她。 她想和我们经常通话,是想分享学校生活的点点滴滴,没有和我们分离的感觉。首先不要对老师有抵触,老师肯定同意你和爸爸妈妈正常打电话沟通。再询问她现在的学校里有哪些高兴可乐的事情。孩子马上有了十二分兴趣,给我们说了班里男生那些搞笑,脑洞大开的事情,让我们也跟着乐翻了。顺势引导,发现学校也不是只有烦恼啊,还那么多和蔼的老师,可乐的同学。马上询问孩子能不能去过住校生活,分享和生活老师相处之道。
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精髓不光是语言表达,认真读完《我好,你好》第二章亲子关系,不难发现重点不只是使用什么字眼进行交流,而是我们家长对这四个要素的觉察。
在英国约翰.惠特默爵士《高绩效教练》中有一句:“唯一能够限制你的是目光短浅和自我设限”。
因为第一次学做父母的我们也是孩子的“教练”。而我们做为教练这是一段旅程,不只是指导或者教授。书中也告诉我们做事的方式和做的事情一样重要。教练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彼此之间建立的密切的工作关系,以及沟通中运用的有效的沟通方式和风格。
这和体育教练非常类似,我们通过由内而外的激发而不是通过被告知或教导,在教练过程中向孩子澄清了事实,培养了她新的技能和行为。
当然,达到沟通目标非常重要,如何通过最佳方式和可持续地达成目标却更加重要。
和孩子一起终身学习,我好,你好,从良好的沟通开始构筑我们温馨的家。
及时行动,书中第24页首先开始内观我们的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