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想起女学霸的故事我就感慨万千,从中国应试教育出来的孩子哪一个没有经历过做不完的数理化,练不完的作文套路,外加在高考临门一脚的稳定发挥才能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这艰辛的漫漫应试长路本无性别之分,但长路之后女性却要面临社会环境和自身生理带来的压力差异。
这位学霸能22岁从国内排名前十的名牌大学硕士毕业,这过程中她所付出的努力我们这些同样经历过完整应试教育的人不难想象,同样的也不难想象带着这样的年龄优势她的初衷一定会有在事业上有所追求这一项。
在毕业最初的3年内,是最关键的寻找个人定位时期,不过在这3年里她的精力花在了待孕,生产和哺乳期上(这里并没有对打算年轻时孕育的女生冒犯的意思,每个人价值观不同选择不一样,不留遗憾即可)。人成长的每个时期都有个主轴线,如果我们选择了生育作为最主要的待办清单,那么势必在这一时期在其他方面的精力会弱化。
回到老专家也是中国父母强烈推崇的"适龄论"-所谓正确的时点做该做的事,真的合理吗?"适龄论"的关键出发点是女生最佳生育年龄要在30前。为此我google了几篇国外的医学文章(我还是坚持海外的医学平均水平比国内动不动就刨腹产的医学水平高),在主流介绍女性适孕年龄的文章里,普遍把最佳生育年龄放在20-35这一区间,但是其中有一篇特别把26-34岁这个区间摘出来做了分析:
诚然,30岁时自然生育能力开始逐渐下降(26岁至29岁的女性不育率为9%,30至34岁的女性不孕不育率上升到15%),尽管如此生育治疗的可能性仍然很高。但是,通过延迟生育,妇女可以保护自己免受来自工作,人际关系和经济的压力,同时幸运的是,你的能量和体力能应该还是很高的。然而,许多研究发现,与20多岁的女性相比,30至34岁的女性的剖腹产率几乎是女性的两倍。
关于这个年龄段生育的宝贝: 流产率上升到百分之十二至百分之十五。唐氏综合征风险在30岁前仍然很低,此时为1/1000而染色体异常为1/400。到35岁时这两个指标为1/400和1/200。但同时30岁以后第一胎出生的小孩学习成绩更好,很有可能受高等教育父母的影响。
所以从大的普遍研究数据来看,从宝贝的健康概率来说30岁之前生产确实优于34岁之后,但是请注意这样的结论是基于大量普遍数据调查,那当把视线拉回我们自己个体实际情况的时候,我们真的没有方法来优化自己30-34这个阶段各方面的指标吗?再来讲一个故事。
在我初期入职时期,所在部门有几位30出头的女同事,仍记得工作间隙她们聊的最多的就是看医生-怎么能提高怀孕率的医生,而且从她们聊天的情况来看30出头难怀孕已经是很普遍了。这一群30出头想当妈妈的女人共享医生信息乃至方法,我一小姑娘有时凑巧听到了只觉得"脑洞大开,世界好大"。
其中有一位可谓是各种奇葩方法都尝试过了最后终于经过一个同事介绍在一个老中医的调理下怀上了,却还是在床上硬躺了5个月保胎。这种种见闻只让我对老专家的话深信不疑,深感自己才出校园二十二三岁的年纪就危机重重,整整两年,直到两年后遇到了另外一个30+女人开始对所谓30+理论第一次有了怀疑。
两年后部门来了一个新同事,我们叫她静姐吧,静姐在来我们部门之前的9年职业生涯都是泡在技术销售和客户经理这两个岗位上,这种背指标的岗位肯定比当时我在平台部门的压力大了不少。静姐的个性洒脱没心眼,在她前面9年的时间里不管是工作还是感情上的故事都精彩纷呈,直到她谈了一个打算结婚的男朋友准备放弃驰骋沙场的日子往回走掉到职能部门重心转向家庭。
这里有一个小意外加快了她的岗位调整节奏,就是她的第一个小宝宝,这个小朋友是意外结果。傻乎乎的静姐根本不知道他的存在,乃至于当时还去欧洲出了趟差,工作间隙还跟同事骑了马,那时小宝宝才一个月,就她这么蹦哒还坚强地在她肚子里成长。
直到她回国发现姨妈久不造访,才后知后觉发现了肚子里的娃,后来安分了9个月后生下了小宝宝,静姐跟我说过很多次她生她家小朋友就跟卸货一样,只觉得她小朋友借用了她肚子10个月自己就乖乖出来了。
跟静姐接触久了,知道她故事多了,关于生育年龄这个问题我就开始反思为什么同样30+,静姐卸货毫不费力那么蹦哒小朋友还顽强地存在着,部门里这一堆女人怎么连怀个娃都困难呢?
那时跟静姐讨论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她在前面9年的工作经历基本不属于久坐办公室型,客户拜访,营销活动和出差是家常便饭,这样的工作即时压力更大,但对身体机能而言是比仅办公室工作有益很多的。而后来我自己的工作性质也转向活动居多,也有了切身体会。
最近一部爆火的BBC记录片<锻炼的真相>也用科学实验佐证了这一推断。这一纪录片里把平时较为活跃的女餐厅服务员和平时静坐工作,每周按时健身的主持人的活动量相比较。最后医学家得出的结论是:" 整天久坐的人即使晚上去健身房锻炼,很不幸这样仍然不够,可以说久坐就是健康杀手。"
在国外呆了两年多,对国外健康理念的不同感触更深。在欧美国家中高社会层次的女性大龄生育非常普遍,也没见什么不良后果,这一方面有赖于欧美国家的医疗技术,另一方面,和她们生活习惯健康和坚持锻炼是分不开的。
举个最真实简单的对比,现在跟我工作的外国同事都是和我父母一般的年纪,甚至平均年龄比我父母还大,但是这帮叔叔阿姨们觉得自己"正当工作黄金时期" "今天中午吃沙拉,这周X要去健身房""这个暑期跟孩子们去哪个小岛度假",我父母的状态是"终于退休了""吃XX比较补""你什么时候结婚我等着抱外孙"。
曾经跟一个同事说起"等父母年纪再大一点因为我是独生女要考虑跟她们一起住照顾他们",我这位跟我妈一个年纪的"叔叔"同事说"F我不敢想象现在我10岁的儿子跑来跟我说10年后我要跟你一起住照顾你,我还年轻着呢!"
今天先写到这儿,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