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听课之初,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心里其实是有些小小的怀疑和不屑的。我听过看过太多诸如此类的话题,最后的落脚点无非就是一个字“懒”。我们被灌入了太多的心灵鸡汤,听过了太多的大道理却依然没有丝毫进步,我们也没有成为我们想成为的人。所以这次我也没有对课程抱有太大的希望,甚至有些看热闹的成分。结果出乎意料,我被永澄老师带入了对习惯深深的剖析中,不知不觉和他进行了互动,课程结束整个人却像水一样透明。
在课程中,对我触动最大的第一点是课程伊始,永澄老师并没有长篇大论讲述习惯到底为啥那么重要?以往一些牛人在回答这个问题是一般会说习惯养成会让人成功会各方面提高自己等等。而永澄老师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先用道术器分别对应个人成长自我管理习惯养成。这些概念的提出非常新颖,自我成长意味着价值积累,自我管理意味着投入和产出的比率。一旦习惯养成,它就会变成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我们的自我管理会轻松简单,我们自身的价值也会不断积累,由此推出习惯养成是一件投入产出比最高的手段。对于一个理科生来说,这种逻辑推理是最让我信服的方式。没有太多冗长的词语,就像1+1=2一样的顺理成章。
触动最大的第二点是老师有次序的Po出三个问题和大家互动讨论:1每天5点起床会发生什么好事,会出现哪些惊喜?2如果当初养成了那个习惯,你现在会变得与众不同,那个习惯是什么?3那为什么习惯这么重要,自己却没有养成呢?从第一个问题开始我就有参与的欲望,所以我在纸上写下了自己的答案。每天5点起床,我可以在安静的小湖边背单词一个小时可以吃到食堂的可口早餐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打开电脑安排一天的学习工作…如果当初我养成每天早起背单词练习英语口语听力的习惯,我现在应该在211学校读研究生而不是现在在普通大学将就。自己没养成习惯的原因是对自己要求低,定目标坚持20天之后没成效,没人表扬鼓励我就放松了,没人一起进步学习自己很难坚持下去。每个人习惯没有养成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解决完一个原因可能又会有另外一个原因。老师的用树枝和树干来形容这种现象。我一直认为我养不成习惯只有一个原因,我解决完就可以成功,后来反思了一下,就算有人和我一起学习,我可能还是会因为天气太冷太热这种外界因素而不去坚持。
触动最大的第三点是老师提到的象与骑象人代表感性和理性。感性不想动的时候,理性再怎么努力还是没用。具体版的TMBRT模型中的行为受触发器动机奖励触发器敏锐度四个因素的影响,任何一个因素都会影响行为的发生,用一个模型可以解决一系列的问题。
认知被更新的是一直觉得习惯没养成只是因为一个原因,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TMBRT模型对于我来说是个全新的概念,我从来没想过把问题从深处剖析。
通过学习,我内心意外的没有波涛汹涌没有鸡血值满格想要去立马行动去坚持做什么,反而内心更加平静,我默默的把我想养成的习惯按照TMBRT模型一点点对应起来,用IF THEN的思维编程写了一串的代码,没有像以前一样立马一股脑就去做事情,接下来的日子我会慢慢改变自己做事情的方式,用更理智的方式去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