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样一来问题很容易就复杂化了,如果有三四个人在一起,就是A要相信B心目中有这么一个信念,B认为排队对自己是有利的,同时B也会认为A有这个信念、C有这个信念、D有这个信念……这实在是太麻烦了。这套理论最荒谬的地方就在于,我们平常在排队的时候,脑子里会想这些事吗?我们显然不会想这么多事,你排队就是了,显然是不可能按照这么复杂的想法去运作的。
当然了,面对这样一个指责,那些主张要把集体意向性还原为个体意向性的人,还有进一步的说辞。他们说情况是这样的,我们用不着把ABCDEFG这么多个体的名字全部展列出来,这实在是太麻烦了,但是我们至少得相信,大多数人和我的想法是一样的,你必须要加上这么一点来进行描述。但是这样的一个描述方案,是不是能够解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呢?
有些哲学家就提出了一些不同的意见。其中的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意见就是,如果你仅仅是相信别人也和你一样会做这样一件事情,你就会少了一个很重要的成分,这个成分叫什么呢?叫欲望或者叫意图。这个意图是指什么呢?就是指把事情做好的这个意图。
我再来举一个例子,如果我和你都是同样一个足球队的成员,我们都在拼命地踢球,踢球的过程是预设了我们之间有一个非常好的默契和协同,这个协同和默契本身又有一个更深的目的指向,我们是为了整个球队的整体利益。如果我们仅仅有这个相信,我相信你会这么做对你是好的,我相信你这样做对我是好的,我们还缺了一个粘接剂,这个粘接剂对大家的集体意图是有一个整体促进作用的,也就是没有意图作为一个粘接剂,事情就很难办了。这个意图本身就有抑制的成分,而这个抑制有可能是先于各个个体的,是在个体背后起到一个潜意识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