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两集美剧《大学生费莉希蒂》。一个女孩因为暗恋的男生,跨越半个美国追随他上同一所大学,即使男生都没能记住她的名字。
该剧(就我看完前两集而言)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爱情片,既不奢华,也不夸张,一方面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该类美剧整体风格趋于平实有关,另一方面它更注重以生活化方式淡化浮夸的情感表达,从语言、心理活动、肢体动作等几个方面塑造出立体的人物形象,不是模型化的高富帅,灰姑娘,老古董,而是常伴我们生活左右的平常人,像想要为孩子铺好未来而专断的女主父母,热于助人却羞于爱慕的大二学长,善解人意的辅导员,想要独立却因此伤害到父母而内疚的女主人公。
但他们又不能一言以蔽之,比如,女主父母出有着从不理解孩子突然叛逆到慢慢释怀试着理解的并不突兀的转变,像大多数平常的家人一样,他们起初也会不分青红皂白一顿指责,甚至以切断经济来源为要挟并付诸行动,但同时他们也在试着与孩子沟通,从电话到来到学校,从同学口中,从老师口中,从女主费莉希蒂口中,随着真相的还原,他们明白了女儿的“冲动决定”,其实是成长的代价,她需要通过这样摆脱过去父母眼中那个无法独立做决定的乖乖女,因暗恋男生来到陌生城市只是导火索而已。期间有冲突却不夸张,只是稀松平常的两代人的争执,简单、纯粹而饱含深情。
尽管父亲仍对女儿的决定持保留意见,他还是做出了让步,不管她还不改变主意,都会供她上学,理由是“作为父亲的责任,我也要把女儿供到大学毕业”。
母亲对女儿叛逆的情感表达则更为强烈,她无法接受从小到大都和她一起在周二共进晚餐,平时无话不谈的女儿,竟会认为“一个陌生城市,独自一人在周二吃到的汉堡是最好吃的”。这是她们二人的矛盾点,母亲没想到自己对女儿全心全意的付出,成为了女儿的束缚,女儿认为母亲本该最懂她,却曲解了她的意思。
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并不像很多剧为了解决矛盾制造一个又一个谜之巧合,又或者神逻辑般的强行解释,而是当母亲即将回家前还是拗不过对孩子的挂念,主动来到学校与女儿开诚布公地对话,她也是因为年轻,很早认识女主的父亲就生下了女主,从此生活的重心就是孩子,她十分珍惜两人独处的时光,因为她明白也许不久的将来孩子会离开。当听说女主是为了一个男生做了冲动的决定,她很担心女主以后会像她一样失去很多东西。这是一个互相理解的过程,女主也从中学会了对母亲的理解,并强调母女二人的关系对她来说很重要,从没想过要伤害母亲,甚至对母亲夸奖她暗恋的男生“帅”的时候,害羞且感激地表达赞同。
最后很值得关注的一个细节,就是女主申请大学的论文成了故事发现的催化剂。一开始,女主偷看了暗恋男生的论文,当同事告诉她有人想要查阅她的论文时,她想当然得以为是那个男生,并主动寄了过去,却意外发现其实是父母为了了解她而去申请的,然而因为法律不允许又碍于情面,她没能索回寄出去的论文。但是一系列的机缘巧合又顺理成章的让女主对父母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也让那个男生真正明白了她的内心。
期间,女主内心的挣扎,对父母的真情流露,对情感追求的奋不顾身,主动承认错误的洒脱,和最后与母亲说话时遇到男生的娇羞,一个时而果敢,时而内敛,有点犹豫,有点冲动的正在逐渐成长的女大学生形象就这样完整的呈现出来。
虽然只是两集,不足以对一部剧盖棺定论,但我知道是喜欢的,正如费莉希蒂说的,“我现在感觉到的,原来这就是成长的代价”,那种感觉让我为之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