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专家型教师的特质之一:“专家的知识不仅仅是对相关领域的事实和公式的罗列,相反它的围绕核心概念或‘大观点’组织的,这些概念和观点引导他们去思考自己的领域。”
以“乘法”为例,不同的老师理解不同,专家型教师和新手教师更是不同。专家型教师在核心概念的大背景下,在教学目标定位、教学法知识、课堂的组织上有高度,且有深度。由于国内教材与国外教材不同,所以,我从国外的课例里拎出与国内教材内容比较吻合的《乘法分配律》进行分析。
【案例一】专家型教师之一:目标定位高。
教师研究者马格德蕾·兰珀特的教学目标如下:“不仅包括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还包括把学生培养成为独立的、有创造性的问题解决者。”她用了硬币模型,“把学生将已有的多位数乘法的知识与原理概念知识结合起来。”再通过画图进行拆解,建构计算模型:a×b=c×b+d×b(a=c+d)。
整个过程里,老师只是给平台,都由学生进行辨析和决定。
这样的教学目标定位高,并不是说课堂无法达到的,也不是说脱离了学生的实际。而是站在数学学科的任务中,本着培养学生的原则进行的。且这样的教学目标与教师本人的气质相当吻合,属于学科知识与教学法知识的完美结合与呈现。
【案例二】专家型教师之二:让学生跟着“感觉”走
2013年4月,笔者在“千课万人”会上听了吴正宪老师的一节《乘法分配律》,写下的一篇感悟,已发表在《小学教学设计》2013年第7期。
【片段一】初寻“感觉”
背景:通过根据情境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两个数学问题之后。得到两组算式:(1)(12+8)×8=12×8+8×8;(2)(12+8)×7=12×7+8×7。
师:看看这两组式子,有感觉吗? ( 学生静静观察,不久有三个学生举手)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一道贴瓷砖的题目。
一句“有感觉吗?”把学生带到一种真真切切的体验之中,此时学生一定会仔细观察算式去寻找自己的“感觉”。对于悟性高、数感强的学生很快能找到“感觉”,但是吴老师并没有请这几个人说出自已的感觉,而是投入到下一个问题解决中,保护了更多学生的“感觉”。真好!让学生带着朦胧的感觉继续探究,不急于点破,不急于总结,不急于练习,等待产生更强烈的“感觉”的时机。
【片段二】试写“感觉”
师:这道贴瓷砖的题目,请用两种方法计算。(指名板演,其余写在本上)
学生独立思考、计算,吴老师巡视。
师:可以按照你的感觉来写。
学生做完,一起评价,出现第三组算式——(3+2)×2=3×2+2×2。
师:看看这三组算式,此时此刻,你有感觉了吗?(学生静静思考,不久很多学生举起了手。)
师:请根据你的感觉再写出一组这样的算式。
第二次“有感觉吗?”出现,再次引导学生去观察算式,寻找自己的“感觉”。当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感觉的时候,吴老师仍然不急于交流,不急于分享,而是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觉”写下来。多有数学味道的课堂,和禅学里讲的“不道破”、自己去揣摩、自己去体悟是多么的相似。本环节,很多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的感觉应该是“呼之欲出”了,但是吴老师还是让学生沉浸在自己的感觉里,“犹看算式半遮面”,让学生深刻经历数学建模这个必要又漫长的过程,实在是高。
【片断三】总结“感觉”
背景:学生写完算式.集体评价。
师:(指着学生写的算式)你们怎么这么容易就画上了等号呀?说说你的想法。
生1:我通过计算两边都等于80,所以画了等号。
师: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有没有从乘法的意义去解释的?
生2:左边3+5等于8,8×10表示8个10,右边是3个10加5个10也是8个10。
师:真好!这样的算式你能写完吗?有没有共同的规律?用别人能懂的语言写下来。
吴老师没有说“感觉”,但“感觉”却并没有消失。这个环节里,吴老师依然让学生写的是“感觉”,实际上学生写的是乘法分配律的“模”。尽管学生语言不精准、不全面,但这都是学生们自己感受得来的。这样渗透“数学建模”,真的很好!
一节数学课,吴老师就让学生在“感觉”里探究、体验、总结、建模。正如任景业老师所说“一堂课结论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关注学生、关注数学”。这节课,吴老师做到了。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找找感觉、写写感觉、总结感觉,再在老师的引导下,跟着“感觉”进行“数学建模”。那是因为老师心中有关于“乘法分配律”这个知识的核心概念:数的组成和拆分,以及知道如何把这有营养的数学让学生觉得好玩又“好吃”。这样的认识和实践,新手教师是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体验才能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