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照邻这首诗荷花诗选取的角度比较特殊。
“浮香绕曲岸,”一上来吸引人的不是清水出芙蓉的形态或者颜色,而是香气。接下来“圆影覆华池”,一团团阴影覆盖了水面,只有黑白两色,于是我们看见的卢照邻描绘的曲池荷不是盛放在阳光下的,而是夜色里的。在夜色里,“荷花娇欲语”也好,“出淤泥而不染”也好,人的眼睛都看不清,心里却知道花叶团团的生机勃勃是一个事实。于是,“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卢照邻为荷花代言,说花儿们担心秋风一扫过来,它们就注定要凋零,而这种凋零不会有人知道,不会有人怜惜。
万物的生机勃勃,对于一个身体健康人和一个病人是完全不一样。《红楼梦》里面,林妹妹这个人物形象之所以那么丰满真实,就因为曹雪芹在塑造这个形象的时候,充分把握住了现实当中这一类人共同特性:他们身体不好,对外部世界的一切就特别敏感,这种敏感导致了他们行为乖张,行为乖张造成他们被周围的人排斥或疏远,孤独感造成他们的敏感恶性强化,再返回去加重病情。林妹妹在注定的悲观的加速度循环当中,结局只能有一个。孙思邈为卢照邻诊病的时候也说过,他的病是“郁怒所致,无法根治”。
从高宗当政一直到中宗的时代,武家人不管多么无赖,都是其他人惹不起也躲不起的。邓王李元裕这个时候已经没了,卢照邻一个微末小吏还不是只能任人宰割?后来经朋友多方营救,他才得洗脱罪名出狱,可不久就发现自己患上了麻风病。他离开郭氏去洛阳,正史没有明确记载究竟是为什么,我估计很可能是一方面想要另谋出路,另一方面就是寻医问药,也希望能寻到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问题他虽然从牢里出来了,得罪武三思的事实并没有改变,仕途上基本上可以说是被完全堵死的了。他既然写得出“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这种诗句,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情种。事业上,个人情感上都这么艰难,他开始陷入一只孤雁的角色,不止一次用离群孤雁的意象去抒写自己漂泊离散的凄苦,以及失去同伴的伤痛。
更糟糕的是他的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曲池荷》成诗之时,生命本身对于这种状态下的卢照邻来讲,不仅没有了任何趣味,任何希望,还是无比沉重的负担。最后,整天躺在自己预修的坟墓里等死的卢照邻,投水自尽。
“初唐四杰”年命都不长,我觉得卢照邻是最值得同情的一个。因为他的不幸,不是自己作死,真的是天妒英才。他留下来的诗歌中那一股子灵气,总觉得他的生平际遇格外令人惋惜,恰恰是应了骆宾王诗里这两句:“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