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教授非彼教授,这个教授是动词,不是名词,是说如何把知识传递给他人。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当一个人有强烈的学习意愿时,你教授的效果才好,当然也要讲方法。但是如果一个人没有任何兴趣,比如英语,你教得再多,估计对方也吸收不进去。
教授,动词,意思是讲解传授知识、技能。
站在教授的角度上讲,我只需要单方面传递就可以了。但是站在最终的效果来看,教授是一个双向互动的结果,需要被教育的一方能充分领会教的知识才可以,不然,即便老师胸中再有乾坤,带给受教育者的也只是痛苦和茫然。
对于教育者来说,想让教育有结果最重要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呢?就犹如施恩一样,要放下自己的执念,尤其是我是正确的这种执着。因为每个人在教育他人时都有一个美好的初心:我要教给他最正确的思路和方法。但是学习的一方是需要的是他能理解的、他能快速学会的、他能立即上手重复操作并且掌握的,也就是最适合他本人的思路和方法。也就是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活生生的人,采用不同的方法,这样才能最大激发学习者的潜力。
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首先是要激发学习者的兴趣以及有了一点点的自信之后才可以让他来适应教授方的方法,而这需要耐心,需要重新回到自己初学时的那种心态。因为我们目前所获得的知识是经由千百次的练习形成的,是点滴累积、不断进化出来的。而在演进的过程中,我们也忘记了当初自己不会时的心态,所以对于一个问题讲超过三遍还不懂时就会生气,就会指责对方,这样对于学习者会造成更大的困难。
解决办法是回归初心,体察到初学者的处境和心态,恢复自己当初的记忆,那么你就能很容易地找到对方的困惑所在。又因为你曾经成功地走出过这种困惑,于是你就可以引导对方朝着那个方向前进。
教授的第二个问题是不能一上来就告诉对方答案,而是要引导。因为已经在理解问题上遇见了麻烦,一旦直接介入、给出方法,那么别人就在已有的麻烦基础上又多了一重新麻烦,需要去理解你在说什么,你所说的话和眼前的问题之间又有什么关联。对于那些算力不够的人来说,这一下子就能让大脑过热、当场死机。
解决方法是在一开始应该先观察,然后再提问。不需要立即着手解决问题,而是应该先做人际沟通。
观察和沟通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对方的想法。想法分两种,一种是猜对了解题方向,另一种是毫无头绪地瞎猜。前者比较简单,只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引导对方朝着解题方向继续思考,多半就可以靠对方的能力自行得出答案。后者比较麻烦,需要带着他一次又一次地重新复习问题,一次又一次地领着对方理解问题。只有理解到位了,才能谈得上解决思路。这就意味着需要有相当多的时间和相当大的耐心才行。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授不是教会,也不是教对。在心态上要随时站好自己的位置,那就是,教授者不是给予者,不是解决者,任何人都不可能把知识和技能封装好,直接灌入某个人的大脑。
教授者的站位永远是个辅助者,引导者,90%的努力都需要学习方自己达成。他们脑子里要先有,教授者才能催生、帮助、引导他们的想法变成切实具体的方法。切忌把思考这件他们应该主动承担的事,揽过来变成自己的事。
教育就是引导,就是陪伴,就是闭上嘴,让学习者自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