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兴读到孙路弘《妈妈教的数学》一书,真是发现半生白活了,简单的加减乘除原来还可以这么计算。
全书共分十个章节:
第一章:家里有一杆秤,主要讲述作者小时候因为妈妈看见别人都在排队买东西,作者的妈妈也不平青红皂白的一起排队,结果排了半天的队买到了一杆称回家。因为家里有了称,小作者没事就把家里的东西这称称那称称,结果小作者对重量的感觉特别敏感,到了中学基本他手掂一掂一样东西就知道他的重量。这一章写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对事物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概念上,更要从触觉、听觉、视觉方面去感受去体验。通过不断地实验、体验、参与,手动的过程驱动了大脑,给孩子对事物认识一个探索的过程。
看到这一章节,也想到了我小时候的事情,小时候因为家里开个小商店,爸爸妈妈有时不在家,就让我看着商店,那时候才小学三四年级的样子,来了买油的、买盐的,那时油和盐都是散装的,都需要称重量的,当时没有电子称,全部是杆称,记得有一次来个隔壁的婶婶过来买盐,盐是二毛钱一斤,婶婶要买一块钱的盐,我应该给她五斤才对,等我把秤砣在五斤的位置放好,拿秤盘就在盐岗里狠狠挖了一大盘,一秤,秤翘的老高,我知道挖多了,但由于爱于面子,我也不好意思把多的盐再拿下来了。后来慢慢的,我对重量的感觉也特别准,到了中学再帮家里看店,基本就没这个问题了,称几斤大概要挖多少完全能控制自如了。看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后来我高中和大学时期数学成绩一直都非常不错,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小时候一直帮家里看店积累的,对数字非常的敏感。以致我的工作是审计师,也是每天和数字打交道。
第二章:指尖上的数学,通过这一章的介绍,我才了解到,原来手指头不仅能算加减法,还可以算乘法啊,真是非常好玩。我们小时候刚开始学加减法,不会的都是掰手指头算的,到了后面加减法口决背会了,也就不用掰手指头了。到了三年级开始学习乘法时老师就是让背乘法口决,列竖式计算,根本不知道乘法原来还可以掰手指头,也还可以用斜格法计算。我觉得这一节特别好的几个方法是:1、向孩子示范倒着数数;2、如果孩子倒着数做到了,可以让孩子尝试跳数来数;3、如果以上都做到了,可以鼓励孩子数自己一只手的手指头,一个指头一个指头地数下去,可以问孩子27落在哪个手指头上,并让他自己解释。特别是第3个方法,今年五一前两天,在家陪女儿一起刷苏州园区校小升初的模拟题,上面有一题就是这个数手指头,问2552最后落在哪个手指上。
第三章:粗心到底是什么,这一节讲如何能够调动孩子求知的兴趣,通过不同的学习方法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不用丢三落四、马马虎虎、粗心大意给孩子贴标签。其实孩子自己也不希望出错,得知自己做错了,对自己也是一种精神的挫伤。我认为这一章最实用的是教了多位乘法的斜表格算法和表格乘法表。
第四章:默想是智力发展的敌人,这一章讲了作者小时候听到在棋盘格上摆米的故事,自己和同学回到家也玩起了这个游戏,结果同学回家摆米被妈妈骂了一顿,差点还被爸爸打,而小作者妈妈看到后任由孩子自己,小作者的妈妈从不打压孩子玩米的行为、不打压孩子提问的行为、没有因为孩子求知好奇探索新鲜事物而训斥过,同时作者小时候遇到不会的数学题时妈妈常鼓励他说出来,边说边思考,说的过程有时就开窍了,一下就明白了。
第五章:应用题的关键难点,这一章主要讲述小学生在做应用题时,不是加减乘除不会算,而是对题目中出现的关键词语不理解,比如:乘积、扩展、增加、减少、相差、相同、最小的、最大的、最多的、最少的、一样、一半、两倍、同向、相向、相遇、顺序、任意、和、往返、轮流、连续、剩余、多出、同比、匀速、注满、单独等。从孩子早期接受数学概念的能力来看,语言理解是最基础的一关,也是最初的难点。小学数学中有大量的类似题目,实际上考的都不是数学,而是对词汇的理解。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借助很多常见的事物来给孩子建立抽象的概念。
第六章:满分学生没有未来,这一章主要讲述当孩子做错误了时候是最佳学习的机会,这个时候家长就应该把握这样的机会,带领孩子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理解的道路,使孩子一点一点地找理解数学概念、运算方法、知识原理的独特方法。这一节讲了小学阶段做数学题常犯的五类错误。1、粗心导致的错误;2、步骤跳跃导致的错误;3、规则运用模糊导致的错误;4、题意理解偏差导致的错误;5、对概念理解不准确导致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