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9.14 子欲居九夷[1]。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注释】
[1]九夷:泛指东边的少数民族聚居地。
【译文】
孔子想到东边的少数民族地区去居住。有人说:“那地方太闭塞落后了,怎么能居住呢?”孔子说:“只要有君子住在那儿,怎么会鄙陋呢?”
【感悟】
儒家强调乐天知命,能够随遇而安,并在任何环境中主动承担自己的人生使命,积极教化民众,推行礼仪道德。如果外界条件较好,君子能积极入世,帮助君主达成天下大治;如果外界条件不允许,则能修身进德,感化身边百姓,或收徒讲学,传道授业。这种自强不息的人生追求,在孔子的这段话中得到充分体现。
正如刘禹锡《陋室铭》所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篇文章是刘禹锡被贬之后,走到地方官员娇那儿做他将陋室铭丽在门前尽显彩旗虽然住的房子火球虽然遭到他人迫害,但是我的心情,我的才气,由我自己决定。苏东坡也是几次被贬,但依然“采菊东篱下,幽然见南山!”正如樊登老师说,把自己活成一束光,就不会惧怕黑暗了。
这里孔子“欲居九夷”还有别的考虑。当时,整个中原地区已经是礼崩乐坏,而孔子本人又一直被执政者排除在外,不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在这种情况下,若想追求太平盛世简直就是一种奢望。与其这样,还不如到边远的地区去找寻希望。体现出孔子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在对待各民族的教育问题上一视同仁,具有普遍的人文关怀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