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伍绮诗的《小小小小的火》中的人物,“流浪艺术家”米娅和信奉“规则至上”的理查德森太太埃琳娜无疑是绝对的第一、二号主人公,她们分别代表了伍绮诗摆到读者面前的两种生活方式。理查德森太太的小女儿伊奇,作为那个热闹、幸福、富有的大家庭的异类,承载了作者另一种寄托——小小小小的火苗的“迸发”成大火——虽然没有占据作者太多笔墨。其他人物如理查德森先生和他的另外三个孩子、抚养权争夺案双方贝比和麦卡洛夫妇等等,人们往往只会记得两个家族相遇中每个人内心的微妙变化和弃子争子间的伦理取舍,稍假以时日一切终将归于平静。当然,除了珀尔。
15岁的珀尔像生活在马背上。妈妈米娅是一位自由人摄影师,从珀尔出生开始,就带着女儿辗转全国各地拍照,完成一个项目就选择前往下一个驻地。因为没有固定工作和住处,为了方便随时搬家,生活必需品都压缩到最少。转校对珀尔来说是家常便饭,有时一年转两三次。米娅每天出门做几个小时的兼职,赚一点仅够两人活下去的钱,更多的时间用来进行艺术创作。从记事开始,珀尔就明白了一个事实:她母亲的真正工作是艺术,出门赚钱是为了满足基本的衣食需要,本质上不过是让她的艺术事业得以继续的手段。
成为理查德森家的房客并不容易。理查德森太太将租房子这件事看成慈善之举,租价定得很低,但她只租给那些她认为有资格租住这套房子的人——其中就包括那些出于某种原因没有得到命运垂青的好人,这让她有种替天行道的成就感。“搞艺术的”米娅和被“教育得彬彬有礼”的女儿,以及“母女俩彼此对望的温柔眼神”让理查德森太太对这一次选定的房客“心满意足”。
米娅这次却是为了女儿不再流浪,而特意选择了有克利夫兰最好的学校的西克尔决心安定下来,也没有过多干涉理查德森太太的小儿子穆迪成为珀尔在这儿的第一个好朋友。
穆迪对珀尔的第一印象是“似乎已经认识很久了”,看到珀尔照片的第一个感想是“珀尔就像一块精致的化石”,现实中有关珀尔的东西更让穆迪感到新鲜:自己动手组装从街上捡来的家俱,“从来没有自己的房间”、不停地搬家、妈妈将“艺术家”作为“真正的工作”......他带珀尔到小学操场上爬单杠、走独木桥,到德雷格买热软糖圣代,在蹄铁湖爬树和喂鸭子,去“真情”餐馆的高背木椅上吃薯条和培根,往点唱机里投币点歌,“与米娅和珀尔相处的时间越多,他就越对她们着迷”。直到有一天,“转遍了他能想到的好玩的去处”后,他将珀尔介绍给了他的家人。
在穆迪的邀请下,珀尔每天都会在他们家度过好几个小时,从早饭后待到吃晚餐的时候。除了迷恋理查德森家每一位成员(除了伊奇)的魅力十足与异乎寻常的自信,放学后在理查德森家与比自己大的几个孩子瘫坐在娱乐室的“像在洗泡泡浴”般又软又厚的转角沙发上看电视成了她的常态。就是在这张转角沙发上,她慢慢“再自然不过”地主动坐到“心动男孩”崔普——穆迪的哥哥——身边,开始在意崔普对她的印象,开始在派对上对崔普私会其他女孩吃醋,开始无视穆迪的刻意“追随”。终于,一个多月后的一天,她“顺从”地被一个人在家的崔普推倒在沙发上,继而又带到他的房间里,“珀尔觉得很甜蜜”,希望“每天早晨都这样在他身边醒来”......
珀尔不断与崔普约会,在同学的家里,在停在路边的车上,面对穆迪时却“由此学会了撒谎”。只是珀尔的甜蜜“爱情”才入“佳境”便在一系列“意外”中被迫戛然而止:崔普的姐姐莱克西意外怀孕冒用珀尔的名字流产,被理查德森太太暗自调查米娅身份时发现而以为是珀尔与穆迪所为,她在“毫无疑问”地质问穆迪时却被伊奇发现真相,于是一切已不可避免——理查德森太太赶走珀尔母女,伊奇给自己家的房子到处点上火苗,“小小小小的火”变成了一场烧光一切的大火......
凭心而论,珀尔的这次“西克尔之旅”只能算作她出生15年来无数个流浪的中转站而已。“我们是游牧民族”或者“我们是马戏团的后裔”,妈妈曾这样告诉珀尔,“现代的吉卜赛人,就是我们。从来不踏入同一个地方两次”。还有一次,妈妈说:“我们身体里流淌着流浪的血液”。只是这一次,与她们的动荡生涯有着强烈反差的理查德森一家的有规律的循规蹈矩的生活,以及妈妈“不再流浪”的承诺,让珀尔更加主动地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罢了。
整部小说中,人们往往执着于查德森太太和米娅两人所代表的两种生活方式。理查德太太所生活城市西克尔的座右铭是“经过规划的才是最好的。”她认为,“人生中经常需要放弃一些东西,从而让那些更为重要的东西得以保留:比如美丽的房子、稳定的工作、亲爱的丈夫、健康快乐的孩子。规则的存在是有原因的:遵守规则的人功成名就;违反规则的人则有可能将全世界都付之一炬。”而米娅,则公然挑战她:“我觉得你实在缺乏想象力,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选择和你不一样的生活,为什么大家不都去住大房子,拥有大草坪、漂亮的汽车和办公室的工作,为什么别人会选择和你选择的不一样的东西......这让你感到恐惧,让你觉得难以把握,因为你放弃了你不知道自己想要的东西。”
伍绮诗并没有刻意贬低或抬高任一种生活方式,只是让我们看到两个家庭、两种生活方式相遇后,产生的比较、质疑、羡慕和互相影响。但至少有相当一部分人喜欢米娅的生活,喜欢由此的独立自尊、追求执着,和她身上的每个人想要却可能早已失去的自由与勇敢。然而少有人关注到妈妈的这种自由其实早已凌驾于珀尔的自由之上。“女儿已经成了她突发奇想、走走停停的牺牲品:只要她想搬,珀尔就得跟着她走;每次她觉得灵感枯竭或者心神不宁的时候,母女俩就得重新上路。”米娅会一连开上几天甚至几周的车,直到觉得到了合适的地方才会停下来,塞给珀尔一个“家”。她甚至不知道,珀尔舍不得离开安娜堡那套公寓是喜欢房东女儿的玩具与偷偷试穿她的衣服和鞋,不去了解珀尔的伤心是由于“别人不重视的东西,她却视若珍宝”......
理查德森家的两个女儿伊奇和莱克西,因为自己与主流不同的行为方式而得到米娅的理解与宽慰,她们曾把米娅想象成自己的妈妈。珀尔也在西克尔有了与其他孩子一样的生活的渴望:充裕的零花钱,漂亮的衣服,每天坐在漂亮宽大的沙发上看电视。对于伊奇们,诚如“围城”的“里面的人想逃出来” ,然而之于珀尔,即使如“外面的人想冲进去”也只是昙花一样的梦——对于一个个“围城”,她只能算作被动地路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