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人们经常因为一点小事而与身边人的发生争执,参与争执的双方都会表示并不是在意这件小事本身,而是因为对方作为自己的X(朋友、恋人或亲人等)竟然一点都不理解自己。
问起每个人愿意跟什么样的人做朋友。尽管每个人的经历不同,但是对于这个问题还是有较为同一的答案——三观要合。
前面所说人们追求的“理解“和“三观合“,其实都是追求一种认同感。这种对于认同感的追求,来自于不能接受自我否定的人性。
先来说说“理解“这个词吧。理解不是求同存异的认同,理解是明白并尊重双方的差异性。人没有同一严苛的生活轨迹,并且按着对同一信息源的远近关系,会接受到有差异性甚至截然相反的信息,因此注定每个人对同一件事情的理解多少有差异性。
就比如说“青色“,我们现在无从知道“青色“刚定义的时候是更偏向于蓝色还是绿色,但传递这个颜色的信息到了今天肯定出现了偏差。有的人会觉得更接近绿色,有的人觉得更像蓝色。所谓理解是清楚,我们对这个颜色有着不同的评判标准。但我们每次争执的“不理解“却恰恰是要求对方认可我们的评判标准。
在来谈谈“三观合“。说要和三观相近的人交往时,看起来像是说:我不能跟你交往的原因是三观不合。但其实是很委婉的表达:我是正常的人,有着正常的三观,你和我的三观不合就证明你不是正常的人。
导致这种对于认同感病态的追求,是因为人们对任何事都习惯性的做“对“和“错“的判断。在自己和别人之间,人们当然会去维护自己立场的正确,因此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他人就只能是错误的,只能是被排斥的。但碍于人情社会,我们便会给这种病态的认同感换身衣服,称之为“理解“,称之为“三观“。
这种非黑即白、泾渭分明的观念在如今互联网社会中被无限放大。我过去常言互联网拉进了人类的交流,但你真正走进互联网会发现这只是浮于表面的现象——好像每个人说话别人都能看见,都有回应就是交流。
但呈现在互联网下更明显的是拒绝交流。“你要么认同我,要么就是我的敌人“这才是互联网真正内交流真正的声音。每个公众人物下午成群的评论,要么是粉他的、要么是黑他的。如果你说你就公正的说个观点不行吗?当然可以,不过粉他的人会觉得你在黑他,黑他的人会觉得你在粉他,然后一起攻击你。相互认同的因为互联网凝聚在一起,更加固化了他们对自己价值正确,其余都是错误的偏执分裂。
“对“和“错“并不是泾渭分明的楚河汉街。甚至“对“和“错“只是人们发明简化思考的词汇。在“对错“之间其实有着近乎无限的空间——比如就事论事。
当一个问题出现很大偏执的时候,讨论这个问题的正确与否可能本身就不是一件合理的事情。这时我们需要把这个问题还原到具体的情景里,再来探讨。就好像是开车,你说是往左边转弯还是往右边转弯?你是不知道的呀!只有具体碰到左转弯或则右转弯时,你才会清楚此刻你该干什么。
当然“对错“之间的中庸之道,肯定不仅仅只有这些。但不管如何都需要你有足够的智慧、认知和谦卑,才能跳出“对错“逻辑的设下的全套,从而得到更宽广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