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丈夫查理,对生活充满热情、对未来抱有希望、一心想要理想爱情,年轻的包法利夫人把爱情给了谁?
年轻的包法利夫人把她滚烫的爱情给了三个男人:子爵、罗道尔弗和赖昂,这三个男人分别代表了爱玛的梦想、理想和现实。
“渥比萨尔之行,在她的生活上,凿了一个洞眼,如同山上那些大裂缝,一阵狂风暴雨,只一夜工夫,就成了这般模样......她的心也像它们(缎鞋)一样,和财富有过接触之后,添了一些磨蹭不掉的东西。”陪她跳舞的子爵成了她理想中可能再现的美男子,在这个这个美男子身上贴着上流社会、浪漫和奢华的标签。
这些标签是那样的勾人,以致于让包法利夫人魂牵梦绕,倾其所有都在追寻着;侯爵举办的庄园舞会结束之后,子爵和包法利夫人的生活再无交集,穷极爱玛的一生,这个影子情人都在跟随着她。
罗道尔弗,是一个已经破产了的庄园贵族,也是一个情场老手。
在农业博览会上,他一看见漂亮、标致、满眼哀怨的包法利夫人,就像“看到案板上活蹦乱跳的小鱼儿”一样;他一边想着怎样勾引她,一边又在思忖着“可是我要怎么甩掉她呢?”;他和她山盟海誓要两情相守,以致于计划私奔,取道巴黎去热那亚.....却在奔向二人世界之前,他差人给她送去一封书信,溜之大吉......
赖昂.都意普,一个多愁善感,多才多艺的法律实习生。在年龄、志趣和阶层等方面,赖昂和爱玛很相配;显然,在和赖昂的交往当中,包法利夫人还有一些优越感;也许是为了维护着这份优越感,她不惜透支欲望和金钱,挥霍无度,醉生梦死;在她债台高筑,穷途末路之际,“小白脸”赖昂却躲得远远的,唯恐避之而不及......
对于爱玛来说,影子情人子爵,代表的是她梦寐以求的上流社会;这一厢情愿的柏拉图,是支撑她“作”下去的梦想。
在现实生活当中,她把这个梦想寄托在罗道尔弗的身上,她看中的是庄园贵族这一身份,哪怕他“只是个已经破产了”的没落贵族;她期盼着和罗道尔弗的爱情,能够开启她崭新的人生。
私奔之前,罗道尔弗的不辞而别,溜之大吉,对于包法利夫人来说,是一记重创。这记重创意味着她飞蛾扑火般的爱情的消亡,也意味着她开启崭新人生理想的破灭。
梦想的遥不可及,理想的支离破碎,让包法利夫人跌回到现实生活中来,短暂的休整之后,她开始追逐肉欲和享受,挥霍着欲望和金钱,仿佛是铩羽而归的斗士:颓废着、挣扎着、堕落着、沉沦着......
包法利夫人用滚烫的情欲包裹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包裹着对完美爱情的追求,给了子爵,给了罗道尔弗,给了赖昂,唯独没有留给她自己一份清醒、冷静和思考;她爱了那么多的人,爱了那么多的事物,唯独没有爱上她自己!
有人说,包法利夫人从迷恋贵族子爵,到与有庄园贵族身份的罗道尔弗偷情,再到和一个法律实习生鬼混,三个情人一个不如一个,她一直在走下坡路,最后不得不委身于赖昂;走投无路之时,又有公证人以“一千艾居”为诱饵,强行求欢.....
对此,我倒是认为是大师福楼拜对应着爱玛的梦想、理想和现实生活,设计和安排了这三个情人出场,推动着小说情节的发展:爱玛从一个漂亮、标致、单纯的寄宿学校毕业生,走向无聊、落寞和迷茫的包法利夫人;经历一次又一次的追逐和较量、忏悔和休整、谎言与欺骗、颓废和挣扎,她一步又一步地走向了堕落与沉沦,走向了湮灭和死亡。
终其一生,包法利夫人,都是一个舞者:在侯爵的庄园舞会上,她和子爵跳回旋舞,打开实现愿望的大门;在四旬斋狂欢节的广场上,她和实习生、医学生、商店伙计在一起,纵情狂欢地跳着一支挽歌——
有过遥远的梦想、燃烧的渴望、销魂的激情、蚀骨的爱恋 ,也有耐不住的寂寞、逃不掉的琐碎、压抑不住的悲愤、无处宣泄的怨怼......
她像极了一只飞蛾,纵然伤痕累累,仍然痴心不改,抖动着翅膀,扑向了熊熊燃烧着的烈火。
金钱是点燃这堆烈火的火把:包法利一家从捉襟见肘到入不敷出;无孔不入的掮客和善于钻营的高利贷者沆瀣一气;爱玛无度的挥霍与无法填满的欲望与......游走在表面上的是爱情,潜藏在暗地里的是交易,一笔又一笔的法郎交易。
当庞大的债务把包法利夫人逼到了绝路,情人撕下了绅士的面具,公证人摘掉了文明的手套,“她不记得她落到这般地步的原因了,就是说:金钱问题。她感到痛苦的,只是她的爱情。”她想到了自尽,就吞下大把的砒霜,服毒自尽了。
包法利夫人死了,有人说她吞食砒霜是畏罪自杀——债台高筑、家产被查封、无颜面对的女儿和丈夫,害怕鬼混的败露。
有人说,包法利夫人留下一大堆债务,扔下年幼的女儿,“可怜的人”丈夫查理也稀里糊涂的死掉,她是个十足的荡妇,不仅有伤风化,而且还毁灭家庭,这样的 荡妇,死有余辜。
诚然,包法利夫人的堕落与沉沦,有她个人的主观因素:对待生活和爱情,有理想,未免过于理想化;无法填补自我的虚空,偏执地解读为对爱情的渴望;不爱丈夫查理,却又一次又一次的去背叛和羞辱他;拿出全部的热情和力气,奔赴一场又一场的婚外恋情,像一只疯狂了的飞蛾一样。
可是,看得见的是她的堕落和沉沦,看不见的是她的挣扎与绝望;看得见的是查理的善良和无辜,看不见的是查理的苍白与懦弱;看得见的是情欲,看不见的是交易;看得见的是正人君子,见不得的是良人们拿出了藏在身后的反犬旁......
在十九世纪中叶,伟大的福楼拜写就了《包法利夫人》;这部小说一经问世,就成为了文学经典。
时隔十几年,我再次捧读这部经典,仿佛在倾听大师娓娓道来,讲述一个女文青和乡村医生的故事;在这个和爱情有关的故事里,书写着女主人公包法利夫人的情感历程——绚烂、疯狂、毁灭。
读罢经典,我翻看了一下豆瓣读书留言:有指责和咒骂,也有中肯的评价和理性的思考;有谈《包法利夫人》警戒作用的,也有人给爱玛指名了出路,对此,我做了如下的梳理:
第一,丢掉不切实际的幻想,安身立命,做一个相夫教子的良家妇女。
第二,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叩问一下自己的灵魂:你要的是情,还是风景?换句话说,莫把自我的虚空,误解为对爱情的渴望。你可以画画啊,你可以弹琴啊,你可以做美食家啊,总之,有了独立的兴趣之后,人格才能独立,人格独立了,才能掌控自我。
第三,爱玛,你可以跳上貂皮绅士子爵赶的那辆提尔玻里,一路跟随着他,挤进上流社会,做一名交际花。
第四,包法利夫人,既然你不爱查理,就应该及时止损,好聚好散,放了他,也放自己一条生路。
第五,女人啊,可以爱,但不要拿出100%的热情和力气,拼了全部去爱一个人;更不要把希望、理想和追求寄托在男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