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放手
――读《玛蒂娜》童书系列有感
郭杰 2018.11.11
儿子渐渐长大,图书馆里大部分绘本故事已经看完,而且绘本故事也渐渐不能满足儿子的胃口,近来为儿子找到一套系列桥梁书《玛蒂娜》系列故事书。这套书是比利时诗人吉贝尔·德莱雅和比利时画家马赛尔·马里耶一起合作创作、出版的。这套书共60册,塑造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儿形象――玛蒂娜,讲述了发生在玛蒂娜身上的一系列故事:玛蒂娜在农场,去旅行,坐火车,坐飞机,野外露营,当保姆,做厨师,做园艺,做家务,去滑雪,学开帆船,过母亲节,坐热气球旅行,看见有趣的精灵,参加古装游艺会……一本一个故事,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儿子很喜欢,我也很喜欢。读着故事,心里不禁想:如果能够,我也想让我的孩子像玛蒂娜一样长大。
给我最深印象的是玛蒂娜当保姆的故事,玛蒂娜的姑姑要去参加聚会,把家里的三个孩子托付给玛蒂娜照顾。老大是个六七岁的男孩儿,还有一对三四岁的双胞胎小姐妹。想象一下这个场景,估计是一个大人都会发愁吃不消吧!但是,玛蒂娜做到了!她给大宝辅导作业,给双胞胎讲故事,给孩子们做晚饭,照顾孩子们吃晚饭,收拾餐具,带孩子们做游戏,给孩子们洗澡,哄孩子们睡觉……虽然有些手忙脚乱,但是她真的做到了!一个十岁出头的孩子照顾好了三个更好的孩子!掩卷深思:也许,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是,家长敢于放开时时刻刻想要搀扶孩子的双手!让他去做!
这不禁让我想到包艺桦老师在《教练父母》的第二章《孩子教育常见的六大误区》中谈到的第六个误区《对孩子担心是负责任的体现》。家长们平常最爱说的话是“我爱你我才管你,我爱你我才担心你,我为什么不担心其他人呢?”这话貌似没毛病,我的孩子我咋不爱?我会不担心?
但真相到底是什么?
包艺桦老师说,我们的担心,来自于我们自己内心的恐惧,究根到底是我们自己的内心缺乏安全感。当我们内心缺乏安全感时就迫切地渴望在别人的身上去寻求安全。
安全需求是马斯洛需求理论的第二个层次,算是比较低的层次需求,心里不安全,其实就是不自信,是我们没有真正去面对自己内在的恐惧,对自己不信任。对自己的不信任延伸出来对孩子的不信任,认为孩子不能照顾好自己,做很多杞人忧天的担心,结果惹得孩子不耐烦,激化了亲子关系。
其实家长无谓的担心和不信任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没有什么好处。记得有一个故事说:老鹰在哺育了小鹰一段时间后,到了该放飞的时候,母鹰会把小鹰从高岩上一只只推下去让它们自由地飞向蓝天。小鹰在这中间自然而然地就学会了怎样扇动它的翅膀,最初是出自本能的挣扎,到后来就变成了飞翔的超绝能力。小鹰学飞的故事告诉我们孩子不能一直在爸妈的怀抱下长大,总要历经风雨,总要自己去飞翔,不要依靠父母,小鹰努力学飞不断地受挫一直坚持最后终于取得了成功。
看完这套《玛蒂娜》后,我觉得玛蒂娜就是这样的一只被父母推出巢穴的小鹰,她和弟弟让在假期单独坐火车到表哥表姐家;她坐飞机的时候主动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交流,了解飞行的知识;母亲节时她和弟弟让一起亲自动手蜡染一块花布给妈妈做母亲节礼物;参加古装游艺会,体验别样的生活……
离开爸爸妈妈的保护,玛蒂娜学到了新的知识,认识了新的事物,学会了新的技能,体验了不同的生活,也有了更多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而不是大人手中的提线木偶。而这,是因为她的父母相信她,在她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亦步亦趋,刻板要求。而是,放开了孩子的手,让她去体验,去历练,去慢慢成长。
所以,家长们,真的要学会放手,不需要过多杞人忧天的担心,相信孩子可以照顾好自己,不要剥夺孩子成长的权利。不仅要教会孩子学习的能力,更要教会孩子生活的能力,不要把孩子养成“学习高分生活低能”的人。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会没有责任感,不懂得感恩,当遇到挫折时会理所应当地认为你应该为他承担,为他解决问题,如果你的力量达不到不能满足他的期望,甚至会对你产生怨恨之情。这也许就是人们说的“升米恩斗米仇”吧!你过多的替代让他觉得你的付出理所应当,甚至会认为谁都应该为他做事,但是要明白走上社会之后,没有谁会一直惯着他!那他对生活的感受满意度,幸福度都会大幅度地降低,离幸福快乐的人生越来越远。
对孩子的教育,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家长给孩子灌输怎样的观念,这很重要。因为一个人的成长,关键的挑战是观念的挑战。如果家长相信孩子,那么孩子会慢慢学会自己做出选择,甚至是有利的选择,如包老师所说,当我们真正相信孩子时,孩子会展现自己特有的能量。
所以,家长们,放开你的手吧!从替代的陷阱中走出来,让孩子自己大胆尝试,尽情体验,去寻求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