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所有人物均使用化名。
1
这不是刘强东(化名)最后一次来中关村大厦,马路对面的牛肉面是馆他每次来这里必去的地方。
这个拉面馆是他起家的地方,他在这里第一次见徐小平(化名),吃的是8块钱的拉面。
比平时加了2块钱的牛肉。
这8块钱的牛肉开启了刘强东通往人生巅峰的路。
吃牛肉面的时候,刘强东和往常一样出了很多汗。他不知道的是,从此以后他再也吃不到8元钱的牛肉面了,但往后每一次出汗都比这次多。
等待他的十年资本之路,比同赛道上的每一个同行人都坎坷。这大部分坎坷都是他自己挖的坑。
就在他们吃面的同一天,一个曾经卖光盘的小伙子也获得了巨额的投资,此处按下不表。
2
互联网是野蛮的,至少在那几年。在年轻人热衷于在校内网炫耀自己的来访人数时,刚刚离开大学的马云(化名)已经开始盘算他自己的大生意了。
他刚从北京回到老家,这次北京之旅让他对自己的“小生意”更加有信心了。王兴(化名)看上了他手上的200万用户。2008年是没有刷量生意的,用户量后面带“万”字的产品遍地都是。王兴看上他不是那一串数字,而是他眼里那股闯劲儿,200万只对他来说是一个起点。
王兴懂互联网,但他不懂马云。马云眼里没有闯劲儿,他那天只是戴带了一个从大学室友那里借来的戴过一周的隐形眼镜。
那个眼镜是日抛的。
珠海的马化腾(化名)也有一副隐形眼镜,大他从来不戴。因为马化腾不近视。他有那个年代年轻人最好的眼光,他和儿时的玩伴张小龙(化名)在珠海最繁华的地段开了一家眼镜店,他们知道十年以后会有10亿人患上近视眼。
虽然他们并不知道十年后的10亿人为什么天天抱着微信刷朋友圈。
3
乔布斯发布iPhone的时候梁宁(化名)刚从实验室出来,梁宁不知道那个在地球另一端开发布会的乔布斯会改变她的一生。没有才华相貌平平的梁宁却有一个非常有才华的男朋友,并且非常热衷于智能手机。张一鸣(化名)知道未来会是移动互联网的天下,于是在淘宝开了一个手机壳店铺,卖的都是大屏手机课。没有诺基亚,也没有爱立信。
另一个与他一样看好移动互联网的人,在张一鸣开了淘宝店的第二年去了微软学习大公司的管理经验,这为他后来颠覆移动互联网格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处又按下不表。
张一鸣的手机壳淘宝店没有开下去,因为智能手机用户更关心屏幕,他和梁宁去了中关村做起了贴膜生意。
后来梁宁还开了不少关于贴膜的知识付费课程,卖的很好。
4
时间一晃到了2015年。这一年互联网什么大事也没发生,除了停满马路牙子抢单的出租车司机和满大街找工作的原高级o2o美甲师。
雷军(化名)看淡了这一切所谓的互联网风口,他从一开始就不相信猪能飞起来这种事。
但他感谢风口。
越来越多加入到共享出行的“出租车”挤爆了他的洗车店。他非常擅长经营与出租车司机的关系,除了倾听出租车司机的抱怨外他还经常帮司机们修手机。
2015年修手机是出租车司机们的刚需,抢单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一个流畅的手机可以让他们的收入翻倍,但是司机们为了节省成本都买了低价的手机。
低价手机的问题就是经常发热。
5
2016年3月14日。这一天是李彦宏(化名)的生日,好友丁磊(化名)从美国回来专门为他庆祝。丁磊从美国带来的除了严格挑选的蛋糕外还有一单让李彦宏吃惊的生意。
李彦宏的自行车厂已经连续亏损19个月了,一向善于获取信息的他却在网上没有搜索到任何可以帮助他扭转亏损的方法。丁磊的消息却让他看到了希望。先按下不表。
就在同一年,中国互联网的共享风口吹的更猛烈了,资本发了疯一般的砸向共享单车,满大街都是五彩斑斓的自行车。
但这一切和李彦宏一点关系都没有,虽然他有一家自行车制造厂,但是他早已把精力放在做共享生日蛋糕上。
李彦宏后来回忆说,丁磊对他的影响很大。
“要啥自行车?!”
6
收尾
写稿子这种事,用词深沉一点就会显得非常有深度,感觉洞悉了整个世界。
但这不是核心。如果你不能做到稿子中的人名信手拈来,会显得很不贴近行业。
鲁迅曾经说过,这世上只有一种方法让读者爱上你的文字,那就是把主角写的像坐在读者身边吃拉面的朋友。
我认为,除了鲁迅先生的警世名言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要合理使用句号和回车。比如把一个精确到“天”的时间单独放在一句话里,就像:
2018年9月27日。这是喜哥(非化名)写下这篇稿子的时间。和大多数人不一样,喜哥非常无聊,净写一些没用的东西。但是他不知道的是,这篇稿子一样啥用没有。
因为大家看完以后也都会写了,并且不会分享。
本文没有参考的资料:
[1] 腾讯没有梦想 潘乱
[2] 我们终于能消停会儿了 兽爷
[4] 移动互联网十年 颜西龙
[5] 中国电商往事 大帅去伐柴
[6] 百度没有文化 潘乱
[7] 疫苗之王 兽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