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官场险恶,杨廷和等人给王阳明的另一致命伤害,是拿他父亲王华做文章。
嘉靖元年(1522年)二月十二,王华已经奄奄一息,门外突然报告朝廷使者到,赠封王阳明的父亲王华、祖父王伦、曾祖父王世杰为新建伯,王华不愿废礼,催促王阳明及家人弟子举办正式仪式迎接使者,礼毕,王华溘然长逝。
王阳明革除当地旧俗,要求举办一个隆重而俭朴的葬礼,委派弟子魏良器和王畿为司库,金克厚(字弘载)为司厨。次年,金克厚高中进士,他对钱德洪说:“我做了一次司厨,学到了很多东西,对我科第很有帮助,正如先生教诲的那样,治学必操事而后实。”
比如,王阳明也讲究从权,按规定丧礼不上荤食,但王阳明嘱咐,对于远客和年事已高的老人,可以上两样荤菜。
湛若水、方献夫、王思、黄绾、应良等起复,北上途中,前来吊唁王华。王阳明对他说,致良知对任何人都有效,治学不一定要读古籍,湛若水则认为还得强调学问思辨行。
事后,湛若水来信批评丧礼中招待荤食,王阳明没有为自己解释。
黄绾当初在北京与王阳明、湛若水订立共学之盟,此次来吊丧,正式拜王阳明为老师。
林俊年逾七十,奉召进朝,屡辞不允,行到杭州便病倒了,林王两家是世交,得知王华去世,林俊便派人前来吊唁。
老丞相谢迁派儿子前来吊祭老朋友王华。派人前来吊唁的还有席书、御史许相卿。
浙江布政司左参议、王华的门生方鹏亲临吊唁。
王华曾为皇帝侍臣,其子王阳明又位列侯爵,有关方面特意奏请朝廷为王华葬祭并赠谥号,但礼部尚书毛澄却翻出王华曾经被谏官弹劾纳贿的旧案,拒绝给王华赐予谥号。
六月初四,王阳明深受大辱,愤然上《乞恩表扬先德疏》,请舍人王宗海代为奏报,请皇上下旨赐予恩典。按照朝廷惯例,无论从王华本人的身份,还是作为新建伯王阳明父亲的身份,朝廷都应该赐予谥号,而且所谓纳贿的诬告,当年即已澄清。盖因毛澄为杨廷和一党,故从中阻扰生事。
王阳明同时又写信给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彭泽,恳请他为父亲王华主持公道,洗清污名。
但是王阳明的种种努力都没能扭转局面。于是,王阳明致书给致仕闲居于镇江的杨一清,请求杨一清为父亲王华作墓志铭,杨一清欣然从命。
杨一清是铲除大太监刘瑾的第一功臣,论功拜为户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再改任吏部尚书,大力为被刘瑾所陷害的官员恢复名誉,王阳明就是其中的一员。大学士杨廷和丁忧时,明武宗命杨一清兼武英殿大学士,参赞机务。后遭钱宁、江彬等人诋毁,杨一清于是乞致仕归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