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很忙,在选择书目的时候我为自己选择了这本《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书的作者是史蒂芬柯维博士,书的开头就告诉我了,要改变现状,首先要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先要改变我们对问题的看法。这就是由内而外全面造就自己。
在和丽静姐及老四的沟通中,大家都彼此分享了内心修炼的领悟和心得,我也恰恰在这本书中看到了类似的文字。即使我可以玩弄手段使他人投我所好,为我卖力,因我发奋,和我惺惺相惜,然而一旦我的品德有缺陷——比如言不由衷、虚情假意,就无法获得长远的成功。我们的本质要比言行更有说服力,这个道理人人都懂,有些人是我们绝对信任的,因为我们了解他们的品德,不论他们是否擅长交际,我们就是信任他们,而且能够与之合作顺畅。对于我自己来说,这个是我需要修炼的,一切内容皆广告,我想实现自我价值,那我的本质必须真的好,否则很难吸引到好朋友,所以一切习惯的合集就是品德,修炼习惯就是锤炼品德。有一句俗语是——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
史蒂芬柯维博士还分享了他的家庭以及教育经验,这段文字我复述下来:只有真正经历过拥有,才会真正懂得分享。许多人在家庭或婚姻中只知机械式地付出,或者拒绝付出和分享,可能正是由于他们从未体验过拥有,而且缺乏自我认同和自尊。所以教育孩子应该有充分的耐心让他们体会到拥有的感觉,同时用足够的智慧告诉他们付出的价值,另外还要以身作则。
下面是七个习惯的简要定义,理清这里就好。
习惯一:积极主动(BE PROACTIVE) 主动积极即采取主动,为自己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行为负责,并依据原则及价值观,而非情绪或外在环境来下决定。主动积极的人是改变的催生者,他们屏弃被动的受害者角色,不怨怼别人,发挥了人类四项独特的秉赋——自觉、良知、想象力和自主意志,同时以由内而外的方式来创造改变,积极面对一切。他们选择创造自己的生命,这也是每个人最基本的决定。
习惯二:以终为始(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 所有事物都经过两次的创造——先是在脑海里酝酿,其次才是实质的创造。个人、家庭、团队和组织在做任何计划时,均先拟出愿景和目标,并据此塑造未来、全心投注于自己最重视的原则、价值观、关系及目标之上。对个人、家庭或组织者而言,使命宣言可说是愿景的最高形式,它是主要的决策,主宰了所有其他的决定。领导工作的核心,就是在共有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之后,创造出一个文化。
习惯三:要事第一(PUT FIREST THING FIRST) 要事第一即实质的创造,是梦想(你的目标、愿景、价值观及要事处理顺序)的组织与实践。次要的事不必摆在第一,要事也不能放在第二。无论迫切性如何,个人与组织均针对要事而来,重点是,把要事放在第一位。
习惯四:双赢思维(YHINK WIN/WIN) 双赢思维是一种基于互敬,寻求互惠的思考框架与心意,目的是分享更多的机会、财富及资源,而非敌对式竞争。双赢即非损人利己(赢输),亦非损己利人(输赢)。我们的工作伙伴及家庭成员要从互赖式的角度来思考(“我们”、而非“我”)。双赢思维鼓励我们解决问题,并协助个人找到互惠的解决方法,是一种资讯、 力量、认可及报酬的分享。
习惯五:知彼解己(SEEK FIRST TO UNDERSTAND,THEN TO BE UNDERSTOOD) 当我们舍弃回答心,改以了解心去聆听别人,便能开启真正的沟通,增进彼此关系。对方获得了解后,会觉得收到尊重与认可,进而卸下心防,坦然而谈,双方对彼此的了解也就更流畅自然。知彼需要仁慈心,解己需要勇气,能平衡两者,则可大幅提升沟通的效率。
习惯六:统合综效(SYNERGIZE) 统合综效谈的是创造第三种选择——即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遵循你的方式,二十第三种远胜过个人之见的办法。它是互相尊重的成果——不但是了解彼此,甚至是称许彼此的差异,欣赏对方解决问题及掌握机会的手法。个人的力量是团队和家庭统合综效的利基,能使整体获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成效。实践统合综效的人际关系和团队会扬弃敌对的态度(1+1=1/2),不以妥协为目标(1+1=3/2),也不仅止于合作(1+1=2),他们要的是创造式的合作(1+1>2)。
习惯七:不断更新(SHARPEN THE SAW) “不断更新”谈的是,如何在四个基本生活面向(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中,不断更新自己。这个习惯提升了其他六个习惯的实施效率。对组织而言,习惯七提供了愿景、更新及不断的改善,使组织不至呈现老化及疲态,并迈向新的成长之径。对家庭而言,习惯七透过固定的个人及家庭活动,使家庭效能升级,就像建立传统,使家庭日新月异,即是一例。
最后,希望我自己还有更多的朋友可以打开改变之门,践行七个习惯,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不良旧习,代之以高效、幸福和互信的人际关系的新习惯。最后借用美国作家弗格森的一句话结尾:谁也无法说服他人改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说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