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学员们:
大家下午好!
我是十八班的***,很荣幸能够代表十八班在这里分享我几天来阅读《大教学论》的感受。
今天我分享的问题是第2题:夸美纽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的内涵是什么?
“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这是写在本书扉页上的话,是全书的主旨,也是贯穿全书的思路。
我觉得要理解这句话,我们应该抓住三个关键词:“一切事物”“一切人们”“教的艺术”。我将分别从三个方面阐述我对这句话的理解:
一、“一切事物”:即知识、德行和虔信。这是教学的内容。
夸美纽斯说:人是最崇高的、最完善的、最美好的,是万事万物的主宰。所以,我们要有知识——认识自己,认识外物,知己知彼是主宰万物的前提;要有德行,唯有德行才能体现崇高、完善与美好,才能行为世范。
联系我们当下的教育,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义务教育改革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出台,明确提出“五育并举”,实施素质教育。党和政府在教育的顶层设计中强调“五育并举”,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正是知识与德行并重,知识与信仰并举的重大举措;2016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些都是对知识、德行、虔信的最好诠释。
二、“一切人们”:即所有的人,具体指所有的青少年男女。这是教育的对象。
无论贫困还是富有,伶俐还是愚笨,倔强还是平和,让所有的人都公平地获得受教育的权利是夸美纽斯的主张,也是我们国家正在践行的基本国策。
1986年,全面实行义务教育成为了我国的基本国策。截止2021年,我国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已经达到了100%,义务教育巩固率(即毕业人数与入学人数的百分比)达到95.4%。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成绩卓著,中国在教育权利公平方面为世界做出了榜样。
以上,我怀着骄傲与自豪之情分享我对前两个关键词的感受。然而,第三个关键词,就有些沉重了。
三、“教给的全部艺术”,这是教学的艺术。
夸美纽斯主张要将知识“迅速地、愉快地、彻底地”教授给学生。然而,我们面对的现实是,学生觉得学习是压抑的、枯燥的、痛苦的,老师觉得教学过程是简单的、重复的、浅层次的、低效的。方面优在教学艺术方面优秀的例子有,但凤毛麟角,失败的行为却比比皆是。针对于此,夸美纽斯提出了很多教学的原则,比如:适应自然的原则,遵守适当的时机,做好充分的准备,适度性原则,专注于一件事,分清主与次,从普遍到特殊……这些原则中的每一条都直指教学艺术的痛点,切中要害,值得我们深思、慎取。
最后,我想说,教学,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这是夸美纽斯的主张,是他对教育的希冀,也是我们每一位教育人毕生的事业追求,虽然,前进的路上荆棘满布、困难重重,但是我们坚信:路虽远,行则必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愿我们一起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