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教学论》作为近代第一部教育理论专著,系统地阐述学校教育的目的、内容和形式。为近代学校建设描画处最理想的状态。
一、《大教学论》的“大”,在于它清晰科学地把学校教育完整有序的阶段,按年龄和学力进行四重区分:婴儿期(0-6岁)在母亲膝前享受温和如春的幸福即母育学校;儿童期(6-12岁)在国语学校训练感官和想象力、与记忆力;少年期(12-18岁)利用辩证法、文法、修辞以及科学艺术知识并加以判断的训练;青年期(18-24岁)大学接受神学、哲学、医学、法学等让青年们在灵魂心灵和谐、身体功能和谐、外界事物和谐。这样就可以通过“学校教育”批量复制出: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人。
二、《大教学论》的“教”,明确教学方法的艺术,在温和的环境中,和缓地推动,让受教育者和谐成长。
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大教学论,首先,这是一种教起来有把握,因而有结果的艺术。其次,它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第三,能使人获得真正的知识,高尚的行为和最深刻的信仰的艺术。而一切事物是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广泛性,可以理解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从而把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乃至终身教育都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大教育体系及社会终身教育体系。一切人类指所有的人,这里体现了“泛智”教育中教育公平的思想。教学过程中要遵循自然适应性原则、直观性原则、便易性原则等。要想让教学活动有效,学生愉悦快乐,自然适应性原则是根本。
三、《大教学论》的“学”,提出遵循适应自然的原则,这也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指导原则。在社会和人类的活动中都存在着普遍的规律,一切好的教育教学原则都要遵循这一原则。首先是适应儿童个体的自然发展。按照儿童的年龄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夸美纽斯说到“一切事物的本性都是娇弱的时候,容易屈服,容易形成。但长硬以后就不容易改变了”“孩子们可以快速的收容无穷的事物”。其次是教育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让孩子顺应他们自己的天性,快快乐乐地成长。
《大教学论》全面系统地阐述教育学中的各项规则,在我们的国学经典《论语》中也包含了很多的教育智慧:因材施教、不悱不发、不愤不启、诲人不倦......但与中国的语录体《论语》所表达的内容相比,《大教学论》更加的科学、系统、完整。
反观我们的教育和社会现实,几项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尽快改革:
1.母育学校的功能缺失或被知识学习替代
“从小看大,三岁知老”的俗语,警示我们在“母育学校”中如何让我们的受教育者的父母接受合适的培训,能对孩子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引领。所以父母是否也应该进行“岗前培训”,经过系统学习后方可取得“准生证”,成为合格的父母?
当今社会,人们处在在工业化、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奋斗意识增强,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和欠发达地区,青壮年都背井离乡外出务工,身为父母的他们,撇下年幼的孩子和羸弱的老人留守家中。本该是“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的亲情,被“留守”一词隔成千里之遥。父母教育的缺失,尤其是母亲这一角色的偏离,成为孩子成长中无法弥补的缺憾。
也或者是父母在身边,却把学校教育搬移“家中”,让家庭教育也悄然变成像学校一样的“知识学习场”,孩子无法感受生活的趣味、自然的美好,埋身题海中,拼命刷题增分。
这些现象与孩子成长的天性和规律相违背,所以我们才会有了“毕业即失业”的大学生尴尬遭遇。如果我们遵循教育的基本原则:让男女青年迅速、愉快、彻底地懂得科学,纯于德行,习于虔诚(有信仰)这样去学会现世与来生所需的一切事项,成为“能具备百科全书式知识的人”。那么,是不是就可以避免“毕业即失业”现象的发生?
2.教师在评价机制中被约束,偏重知识教学,育人意识淡化
因为评价机制的原因,老师、家长格外关注受教育中的“知识记忆”情况,简单粗暴的用一纸试卷和分数来衡量教育的成果以及孩子的成长,结果只有一个:我们的教育培养出一大批“考试机器人”,这些违背人的培养规律和成长规律的方式,我们正在不断通过“教育改革”来扶正,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教育能遵循人的成长规律,真正发挥教育的艺术神奇“点化”功能,评价机制的改革,首当其冲,几代人的观念转变,也需要时间。因此,想把学校建设成为温暖、温和的百花园,让一切种子能够生根发芽成长,需要我们评价机制的多元化。
我们身为教育人,秉承育人的初心使命,要牢记: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是爱的艺术,教育是成就人的艺术。在不断发展中不断改良,让教育日趋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