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D总结已经到今天就满月了,按老师说的,单从格式上看,大家现在基本没有太多问题了,但是我们得认真想想为什么而写,从中有没有学到新知识,计划有没有意义,否则100天过后,只是收获了一种文体,而不是讲师的综合能力。
其实,这也是近来大家都在困惑或者说一直都在困惑的问题。也许大家过多去关注ORID结构本身,而忽略了我们做这件事的目的,其实是为了真正去提升自己。发挥长板也好、弥补短板也罢,我们必须实实在在去体系化学点什么,保证一天一个知识点,由点到面去积累,然后才能看到自己的进步。
所以,从今天开始,将从训练自己演讲能力这个方向入手(这块一直是我的短板),实实在在去每天学习一些技巧方法,再进行练习,从这个主题开始着手接下来一段时间的总结。最终是否能得其法尚未可知,慢慢摸索尝试吧。
O
我先天声音条件不够醇厚,还只会用嗓子发声,音量不够大,然后语速又很快,上台说话时,有时候下面人会听不清。之前收藏过李老师的关于控制语速的文章,所以今天就依葫芦画瓢进行练习。
第一阶段 计时朗读:选择出200个字左右(包括标点)的陈述内容的文章,但不建议是诗歌和散文,因为只作语速控制练习。但在读的过程中,要注意读音准确、吐字清晰,逗号空一个字的时间,句号空两个字的时间,书名号、引号不用空时间。语句本身要流畅,语句之间的标点要有明显的停顿。朗读的时候,用手机进行录音朗读,一定要在60秒内读完这些字,再回放给自己听,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每天练习30次,大概1月左右可以养成习惯。
正好在翻《拖延心理学》这本书,于是就从中选择了一段字数200左右的文字。
按照老师的计时朗读方法,我前前后后读了三十遍,每遍都用手机录音兼计时,录完再回放,用笔标出觉得有问题的地方,再在下一遍的朗读中去进行纠正。读了十遍过后,对文章已经相对熟悉,一些由于语速过快而含糊不清的地方也被一一纠正,慢慢能掌握一些抑扬顿挫了。最后还能带入一点点情感去模拟人物的对话。
R
从手机里回听自己声音的过程,是新奇的,刚开始一时半会还有点不习惯。不过随着越读越熟练后,一些发音不准的地方慢慢调整后,听到有些读的好的句子,还有些回味那种音调。我第一次觉得自己声音好像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听。
I
在朗读中,发现自己发音有以下一些问题:
1、卷舌和平舌发音不太咬的准,比如:“自己”的“自”、“四个”的“四”,在上下文连读时,容易读成卷舌。
2、长句连读时,把握不好换气的地方,气息就有点接不上。当气息不稳的时候,有些转折地方吐词,就读得不太清晰。
3、语音语调把握不准,习惯把一些半句尾部的语调抬高,比如“对某些人来说”、“对更多人来说”的“说”字,喜欢重音强调并读成升调。
4、发音习惯不对,靠嗓子发音,嗓子容易累。读了多遍后,明显感觉,后劲跟不上。
D
读满了30遍,选了读得自我感觉最好一次上传喜马拉雅打卡。
后续如何持续改进:
1、反复读反复听:从今天开始一个月内,每天选取一篇200字文章,朗读30遍,反复回听再改进,继续找出自己朗读问题,及时关注和纠正。
2、在平时搭乘交通工具时,下意识训练腹式发声法,锻炼气息稳定度。
今天是一个良好的开头,figh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