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与其说是在学习具体的学科,不如说是在学习 ** 如何学习 **。
关于学习,有两门书对我的影响极大。这两本书前前后后读了不下4遍,平时也在不断重温。
第一本,极有名气,是《如何阅读一本书》(《How to read a book》)。初看是在高三暑假,现在大三,还在读。第一次读是了解大概,之后都带着不同的中心问题在重读。
另一本,我从未听过任何人的推荐,可谓是冷门,却是我眼中的经典之一。即是《如何学习》(《How to study》),出版于1971年,作者George Fillmore Swain。
称它为一门书,其实更像一门小册子。从精神态度、理解性学习、系统性学习和习惯方法四个方面出发,提出了如格言似的建议。
《如何阅读一本书》自己读着是越读越薄,而第二本书《如何学习》却是越读越厚,不断的在稀释。
以下是读书笔记,是理解性翻译的原文。
For the end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s to help nature to her perfection in the complete developing of all the various powers.——Richard Mulcaster,1522-1611
作者认为,教育是一种机会。它的目的给人以心智上的力量(Power)[1]。而这种力量只能由学生自己习得。唯一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老师能做的只是让学生知道他自己能够做到。
对学生而言,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即是如何学习。
懂得如何学习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相对于整个人类庞大的知识而言,一个学生在大学里所能学到的,完全是微不足道。另外,学生很难遇见将来自己会从事什么工作。因此,如果他的教育没有教会他,在面对一个新的学科新的问题,如何进行学习并且掌握,那么教育对他而言益处极少,也很难使他适应自己未来所选的职业。
从广义上来说,我们探讨的问题是:“如何研究一个问题”(how to investigate a problem)。
[1]教育是功利的,但是是广义上的功利,它的目的是给人以心智上的力量。这种力量使人生活更为愉悦,提升满足感,拓宽视野等等。
正确的精神态度(The Proper Mental Attitude)
作者认为,首先需要的是正确的精神态度。不要盲目相信,要有精神上的勇气和决心。勇气,是去掌握书本的勇气。决心,是去运用自己心智的决心。写在书本上不一定就是真的,只有经过思量,经过他自己理解,他才能接受。就像中国的一句古话——“尽信书不如无书”。
当然,因为时间原因,不可能一一的去验证。有时候你要先相信所读陈述(statement)。但是,你也需要努力思索,这些内容是少数的事实(mere fact),是定义(definition),还是有其原因(reason)。如果现在还无法理解原因,你应该暂时性的接受这些陈述,在之后不断探寻答案。
(a) 学生必须清晰地区分阅读和理解。——只是阅读,不管多广泛,记忆力多强,都无法给与智慧或力量。
只是阅读词语和句子,而没有去理解,去思索,并将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理解,这样的阅读是无用的,甚而会导致精神伤害。时常要警惕自己,要么理解性的阅读,要么放下手中的书本,去做其他的事,比如锻炼或娱乐。不在于你花了多长的时间,还要看你的专注程度以及思考密度。
学而不思则,思而不学则殆
It is not what is read or what is remembered, but only what is understood, that gives power.
(b) 学生必须清晰地从结论或观点中分辨出少数的事实。
你可以接受由可信的权威发布的事实。
从同一事实可以推断出不同的结论和观点;逻辑上的结论和少数的观点亦是非常不同的。
有一些结论,比如数理逻辑上的结论,在没有实验和观察的情况下,也能够推论出来。要把这一些结论或真理与需要基于事实、实验或观察的结论相区分。
不断的训练你自己的识别力(discrimination),对于正确的学习是重要的。
(c)学生的应该在头脑中持续的审问(interrogation)要点。
不管在阅读什么,对于你读到的陈述,你应该不断的问自己,这其中有原因吗?如果有原因,是来自事物内在的,还是来自作者观察到的事实?如果是事物内在,那么你就尝试独立地得出结论。
对于成立的事实,你要努力的去察觉原因。阅读时,需要不停地区别,询问,列出要点,对于你目前理解其原因的内容,不用陷得太深,先存疑放在那里。
比如,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原始世界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现在都有了清晰的解释。
聪明的学生普遍能够区分各种描述不同的陈述,并且通过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相结合,不断努力的去解释和理解。遗憾的是,多数学生都只是单纯的接受。他们不为自己思考,能使他们信服你所说的唯一要素是告诉他们你是权威。
(d) 阅读目前还无法调查原因的事实时,应该询问这些事实是如何被查明的。
这样的思考,可以使你关注观察、实验的方法,或者该学科的技术。
(e)每一个学生都应该锻炼,在他学习的作者那,不断观察证据的可靠性。以此来保证他能够接到一个正确的影响,判断他的事实和陈述或观点和结论可能被接受。
每一个学生都应该训练自己,对自己所学习的作者的可靠性进行思考。以此来保障作者所说的事实和陈述点或观点和结论可能是正确的。
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s to be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Bacon
(f) 另外一个正确学习的精神态度的要素是谨慎。
人无完人,你自己可能犯错,同样的,你阅读的作者也可能犯错。
Read not to contradict and to confute, nor to believe and take for granted, nor to find and discourse, but to weight and consider—— Bacon
(g)以开放的心态学习,不要有预先形成的观点。
(h) 理智的谦逊,使自己爱上真理。
正确看待自己知识的局限性,看清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He who knows not, and knows not that he knows not, is a fool; shun him.
He who knows not, and knows he knows not, is a child; tech him.
He who knows, and knows not that he knows, is asleep; wake him.
He who knows, and knows that he knows, is wise; follow him.
(i)请记住学习是为了获得智慧而不仅仅是知识。
理解性学习
相比于具体名词,我们如何理解抽象名词的含义?
很多人养成了不仔细的审视名词的确切含义,而使用它们的坏习惯。
(a) 锻炼下定义的习惯。
你不能满足于模糊的,不明确的,不完整的概念。
可以尝试一些方法:
- 学习字典。在翻译中应用字典。相比将外语翻译为自己的母语,学习将古文翻译为现代文,可能更为适合。
- 每天为几个词下定义,然后与字典相比较。很快就会发现,虽然一个名词能有不同的说法,但只有一个最为准确。
- 学习逻辑学。(个人认为可以看看简明逻辑学)
(b) 从不同的方式或角度来陈述一件事。
只有你真正的理解了,你才能给准确无误的传达给其他人,让他们也能明白。所以人们说教师最好的学吧。
(c) 从正反两面来陈述一件事。
(d) 在学习一个陈述 (statement) 时,观察哪些词语是必要的哪些是可删除的。
揣摩用词。注意使用什么样的词汇来传递要表达的含义。什么样的词组合构成了该事物。
(e) 对阅读内容进行深思:在开始下一点之前,举例说明或者应用已得到的结论。
检查自己是否真的理解结论的一种方式是应用它。将它尽可能多的应用到不同例子中去。
(f) 保持头脑的活跃和机敏。
不要只是坐在那里凝视着书本。学习需主动,间歇性的休息也是必要的。
(g) 当你遇见同一学科不同的观点时,思考是什么原因使得有才智的人得到了不同的结论。
(h) 记住陈述不是证明。许多学生认为他们可以通过用不同的方式重复陈述来证明它。
系统性学习是正确学习的第三点
(a) 发现学科的基础概念。
跳过细节直达事物根本。看见真正的要点。其余的自然能与主干相连。
知识的大树,你要先把握其主干。
Learn something accurately, and refer the rest to that.—— Jacotot
一个知道如何正确学习的人,能够选出包含该学科关键的句子或者段落——基础的事实和原理——并且会不断的重读直到完全理解。
(b) 在你开始学习一个学科之前, 仔细的思考并找出你已经知道的内容或你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理解的内容。
想一想你的期望,还有和你已经学到的知识的联系,发现其有什么应用。
(c) 对你已学内容进行分类。
当你学完了一门课程,停下来想一想它覆盖了哪些内容,整理出各个要点。做出目录并和原有的目录比较。
联系观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时不时的闭上书本回想你已学到的内容。
精神主动性
(a) 培养你学习的兴趣,和其引出的一些观点。
如果对你所学感到没有丝毫兴趣,也看不见其价值。那么还不如不学,如果对于而言,只是在灌输,那么这样的文凭不要也罢。当然也不要只局限于你感兴趣的学科,那样会使你的头脑狭隘,缺乏智者的广度。
(b) 坚持先清晰地定义眼前的问题。
(c) 独立学习。
自己解决问题。向老师寻求建议。出现错误要思考是什么原因并改进。
当发现错误时,你应该感激,因为它给了你机会去测试和提示自己的能力,避免将来的错误。
(d) 只要可能,在你知道作者的结论之前,尝试自己下结论。
研究任何学科的过程都是问问题和解答的过程。
(e) 如果你无法知道作者是如何得出结论的,因为他没有指出他进行的过程,不要花太多时间去发现他如何做的,尝试着你是否能用自己的方式得到结论,以此来培养你自己的力量和主动性而不只是跟随作者。
(f) 学会概括。
(g) 超越书本。不要将书本视为学习的终点。
(h) 将你的结论尽可能的可视化。
正确的习惯和方法
(a) 选出对你目的而言最好的书并彻底的学习它。
什么是最好的书要根据你自己的实际情况。
(b) 不要一次性学太多学科。
开始许多最后一事无成是个坏习惯。习得能将注意力在同一个学科上集中几小时的能力。
(c) 不要急。
花时间思考。
(d) 不要轻易的拿起一个学科,但是一旦拿起就不要无理由的放弃。
(e) 习得明智的跳读能力。
(f) 系统化。
决定好了之后就不要犹豫。马上开始,周期性的在一段时间内同一件事情。持续不断的进步。
(g) 习得专注的力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你的注意力集中于一件事。
(h) 记得应用所学。
(g) 对你做的事情感兴趣。
(i) 一遍又一遍的阅读重要的事直到你完全理解。
(k) 列出你阅读的参考。
(l) 时常复习。
(m) 为你的学习设定特别的时间。
(n) 不要忽视身体锻炼。
书中很多观点,中文都是有的,而且表达得更为精辟,比如: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人尽其材,物尽其用。
PS: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在哪里看到?
- 图书馆
-
美区iTunes
- Amazon
作者「[AzureYu]」
文章声明:自由转载-非商用-非衍生-保持署名 | BY-NC-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