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父系社会中做好家庭单位里父亲的角色?
首先需要有责任心,其次要有共情力,最后是调伏情绪的能力。
责任心可以说是从男孩到男人的标志,我经常和女性学生说年轻时候千万不能有恋爱脑,因为女孩子的15-30岁和男性不是一个概念,很多时候女孩子遇上的不是渣男,只不过是在自己最黄金的年华中遇上了男性的渣时期,如果一个男性不愿意担起自己的责任,那就不能称其为男人,尤其是在家庭方面,他在外界可能是很成功的,但不愿在家里担起责任就没用,甚至外面越成功对家庭反噬就越大,担责是一个男人是不是可托付的最大、甚至是唯一标准,不愿担责,一切无从谈起。
再就是要有强大的共情能力,没有共情也就无法理解别人,更无法做到包容,比如乔布斯,谁都不会否认他在产品上的神力,但他赖以成神的能力在家庭里全是负能量,在家庭里真正的强大是输出能量构建和谐安乐的环境,而不是不断的索取造成损耗,像乔布斯内心也有很大的缺失,他不断通过修禅来安抚自己的情绪,然后摈弃一切聚焦在自己内心改变世界的产品上,但没人说他是好朋友、好丈夫、好父亲。
有了共情力,能够感知家庭成员的情绪流动,在刚有起伏、还没来得及生成大问题就被敏锐的发现,并通过沟通、引导或者爱就消弭掉了,很明显,好的家庭氛围立足于首先愿意花时间精力氮气责任,愿意共情感知,然后自己是情绪平稳,才能做到调伏情绪。
所以,可以说父亲这个角色代表的就是领导力!
从这个角度说,领导力不就是愿意担起代表其他人利益的责任吗?然后通过共情凝聚共识,带大家顺畅的往前走。
做到这些,需要智慧、勇气和自律。
在我父母那一代,基于我们国家的发展路线,无论是什么社会角色都有自己的位置,不论大小,大家都有很强的归属感,他们被确定的安排在社会的各个环节中,他们只需要认真遵循既定的规则就能获得内心充盈,我们说过,人会依赖熟悉的环境,依赖一种确定性的重复,为了这个确定性,甚至不惜放弃生命。在那个时代,家庭并不是社会的最小单元,单位、大院、机关等社会化集体才是,没有房产商品房这种概念,我从小住在单位的大院里,邻居全是一个单位的,在机关幼儿园,机关小学,初中高中都是县城里唯一的,老师是我父母的同学,我和父母都是校友,这种社会化的集体都能自成体系,对于我父母来说,参加工作走上社会就是面对自己很熟悉的那个小集体,他们眼里的世界和现实中的生活轨迹都是无比确定的。
我们不说这种确定性对整个社会发展是不是有利,对占比少数的优秀群体必然是压抑,但对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这种确定性让他们感到安全,安全就内心安稳。
芸芸众生都习惯在熟悉的圈子中遵循简单的规则、然后不断的重复,他们想不了那么远,也想不了那么多,事实上也不需要,如今这个商业导向的时代,仅从内心安稳的角度,我们是远远不如父辈的。
数千年来的文化规训,人们已经习惯于遵循简单的规则,习惯了确定性,习惯了有归属,只不过,这一切都在数十年、尤其是加入世贸以来的二十年内改变了,一个需要几代人逐步调整才能实现由内而外都相适应的社会变革,结果被急剧压缩在一代人的时间内完成了,剧烈的变化让一切都变得极度不确定,自己要成为自己的最终负责人。
而历史文化的惯性依然在,大多人不得不以历史的认知走进现代的文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简单直白可理解的,所有人都向钱看,当然也不可避免的加剧了内卷,只是除了挣钱之外的意义是什么?
其实都在适应、探索、寻找,儿女需要父母提供监护、引导和榜样,女士需要安全感,很多人都抱怨现在的女孩子越来越拜金,可事实上,当一个男人无法提供情绪价值和安全感时,“好老公不如傍身钱”就是最自然的选择,而男人,还在适应,只不过,有的人想躲,有的人想逃,有的人在尝试。
在这个科技大潮奔涌冲击的时代,每个人都在和不确定打交道,都无法清晰的看清前路,所以必然会越来越缺乏安全感,而领导力能在一定范围内带来确定性,这就是当下以及未来面对复杂最极为稀缺的力量,父亲这个角色做好,家庭场景好,教育传承就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