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里船”的速度
前文已经说明,“千里船”很可能是马转动齿轮的新型车船,至于它速度多少呢?应该比之前所有的战船都快,否则就没有发明它的必要。而对于它在处女航中“日行百余里”的表现,我的解释是“试之”。既人们抱着保证试验性的心理来操作这个巨大的新生事物(因为千里船一定要比以前发明的多数大中型机械还要大很多),很可能只使出一半的力,甚至三分力,保留七分。那么如何保留七分,或者五分呢?
我们从西方六世纪的那副牛拉明轮船看,在顶层露天甲板上,有三对牛,即六头牛在拉着三对明轮。但我们知道,对于战船来说,顶层甲板一般都是留给士兵们射箭、投枪用的,所以,“千里船”在设计时,应该会将绞盘移到下一层甲板中,腾出顶层甲板的空间给水军将士驰马往来、操作拍杆,等等。
同时,让两头牛或者两匹马转动一对明轮,那么“千里船”的速度还是很慢,因为牛马转动绞盘需要的圆周活动空间很大,一层甲板不可能像容纳水手那样密集很多牛马。
所以“千里船”的绞盘很可能如上图那样,是双层绞盘(一般在大航海时代,这是水手起锚用的),上面甲板两匹马,下层甲板也两匹马,共四匹马,甚至更多的马匹来拉动一对明轮。这样才达到“日行千里”的速度。
而“千里船”在新亭江“试之”时,也许就是以一层甲板的牛马来驱动明轮,因为测试,为求安全,而保留了几分实力,所以最终仅“日行百余里”。
四、新亭江
“千里船”为何要在新亭江测试呢?
南宋吏部侍郎的《新亭记》记载:新亭“南去城十二里,有岗突然起于丘墟垅堑中,其势回环险阻,意古之为壁垒者,或曰此六朝所谓新亭是也。”
新亭紧靠长江,与白鹭洲相望,是六朝都城建康西南的近郊军垒,为六朝建康宫城的西南门户,其北界即今日南京市安德门菊花台。新亭垒西临大江,所以无论是长江上游的船只,还是南方的车马,要进入南京,必经新亭,故,南齐高帝萧道成说“新亭既是兵冲”。
从古籍《东晋都建康图》和《南朝都建康图》二图上看,新亭江应该是长江中白鹭洲(古代长江中的沙洲,在今南京市水西门外。洲上多集白鹭。)与江岸新亭垒之间的小江面,也是秦淮河的入江口。
所以设想一下“千里船”处女航时的场景:它在新亭段的大江上试航着,江边的步军将士一定站在新亭垒上遥遥观望,而新亭江水寨中的水军则很可能另派快船跟随。从新亭垒将士观赏的角度讲,“千里船”一定是条大船,因为长江中的一艘小船,从岸上看过去,宛如一叶扁舟,绝对不会显得壮观,更吸引不了将士们欣赏。此外小船根本不用在长江上测试它,可以放到秦淮水或者玄武湖里检测。
再者,“千里船”不仅比南朝水军的车船式“蒙冲小舰”大,而且应该有更新式的装置,因为将士们经常接触到的“蒙冲小舰”已经开拓了南朝士兵们的眼界,不会觉得参观“千里船”有产生什么新鲜感来。
综合以上推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就是“千里船”是祖冲之在前人发明创造的基础上,很可能是东晋时的“蒙冲小舰”以及畜力、水力石碓、磨的基础上,发明的畜力车船,并引入了变速齿轮装置(如上图,该图里的车轮器械为中世纪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图稿中的样品),因为水力、畜力石碓或磨、水车都有齿轮装置,而且指南车一定有铜制齿轮机件,如上图的达芬奇设计的带齿轮变速的明轮船。
第三章、南梁末年的“水车”与“鸼舠”
一、“水车”
在距五六十岁的祖冲之“又造千里船”的南齐武帝时期,即公元482-493年之后六十年间,准确地说是551年,《陈书•徐世谱传》明确记载徐“世谱乃别造楼船、拍舰、火舫、水车以益军势”,从简单的逻辑来判断,“别造”的“水车”
应该不是“龙骨水车”这类汲水工具,而很可能是源于“龙骨水车”原理的“车船”或“车船”的动力推进装置。
因为徐世谱只是将领,并非科学家或工匠,所以南朝水军之前很可能就已经装备了“水车”这样的器械或战船。这有一方面佐证了车船应该发明于徐世谱之前的时代,即祖冲之或东晋末年。
“水车”的详细记载是这样的。徐世谱是南梁至南陈初年的大将,“善水战”,
南梁末年,侯景叛乱,大宝二年,即公元551年,《陈书》记载:“徐世谱“寻领水军,……与景战于赤亭湖。时景军甚盛,世谱乃别造楼船、拍舰、火舫、水车以益军势。将战,又乘大舰居前,大败景军,生擒景将任约,景退走。因随王僧辩攻郢州,世谱复乘大舰临其仓门,贼将宋子仙据城降。”
因为此处称呼“水车”,我们一般不会将船称为车的,所以这里“水车”似乎更可能单独指明轮桨叶这套动力系统。因为明轮桨叶这种动力装置,完全可以单独附加于其他普通木桨船只之上,从它们原先的桨孔中安置明轮转轴,在露在舷外的转轴端点处装上明轮桨叶,水手在船内踏行或者牛马转动。
所以,此时的南朝水军,很可能已经开始分类、模块化生产车船等船只机械了。他们单独批量建造人力踏动或马力转动的水车,然后再组装进“楼船、拍舰、火舫”之中。(“拍舰”应该是装有拍杆的战船,而“火舫”则可能如赤壁之战中的燃烧船一般,此处应该是指南朝水军装备的高速双体式燃烧船)
同时,因为南朝水军脚踏车船和马转车船(千里船)的兴盛,导致了另外一种船只的崛起:“鸼舠”。
下图红圈内为侯景之乱时,史书记载的叛军明确占领城市
二、“鸼舠”
“鸼舠”见于《梁书•王僧辩传》。承圣元年二月,即公元552年,《梁书》记载:“及王师次于南洲,贼帅侯子鉴等率步骑万余人于岸挑战,又以鸼舠千艘并载士,两边悉八十棹,棹手皆越人,去来趣袭,捷过风电。僧辩乃麾细船,皆令退缩,悉使大舰夹泊两岸。贼谓水军欲退,争出趋之,众军乃棹大舰,截其归路,鼓噪大呼,合战中江,贼悉赴水。”
侯景本为北魏怀朔镇的镇兵,在今天内蒙地区的。后投南梁,但又于548年8月在寿阳(战国楚都寿春,离东晋-前秦爆发的“淝水之战”的战场不远)叛乱,549年3月攻克南梁都城建康。随后至当年12月攻陷建康以东的吴、越地区(吴、吴兴、会稽三郡)。接着于550年开始西侵江州和豫章(江西九江和南昌),551年4月攻陷郢州,6
月叛军将领任约帅水军与徐世谱的“楼船”、“水车”水军交战于“赤亭湖”(今湖南华容南),叛军败败。第二年双方战于“南州”(今安徽当涂),梁军王僧辩部以“细船”诱敌千艘“鸼舠”,然后以“大舰”断其后路,夹击于江中,敌大败,叛军士兵跳江逃逸。
“鸼舠”【 鸼舠,音zhōu dāo,一说是“鸼(舟了)”】。它有“两边悉八十棹”、“棹手皆越人”等特点。
三、“越人”
先说“越人”。侯景及其手下叛乱将领大都长期作战生活于北方,投降梁朝时,他们也主要只活动于河南、淮北地区,所以他们应当不是很熟悉水军,推测,叛乱之后建立的水军,原本也是南朝水军的一支。
我国古代水军有几大分支:巴蜀(长江上游)、荆州(长江中游)、吴地(长江下游和东海)、越地(钱塘江流域和东海)、齐鲁(黄海)、交广(珠江和南海)等。其中,南北朝时期,因为南朝需要依靠长江天险来保但侯景叛军“鸼舠千艘”的“棹手皆越人”,即当时叛军控制下的会稽郡水手。侯景叛军长时间占据的地区西至南昌、九江,东至会稽,有荆州、吴、越三地水手可供招募,为何在一千艘(数量可能有些夸张)“鸼舠”上只征招越人呢?到底越人水手有什么特点呢,是其他地方的水手所不能取代的呢?
会稽郡,即越地,以现在绍兴为中心的浙江地区。绍兴一带,有种乌篷船(绍兴人把篷上涂黑漆的船都叫乌篷船),大型的可坐二三十人。小型乌篷船一人操作,手脚并用,两手摇橹,双脚踏桨,所以船行得快,动作敏捷。这“手脚并用”的驾船功夫是会稽郡越人的绝招,直到现在会此项技能的船夫都不多,不用说全中国其他地方,就是全球范围内,也很难找到第二个地方的人娴熟此道,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棹手皆越人”的原因。
况且,从“两边悉八十棹”
,如果一人一“棹”的话,即一船有160名“棹手”,一千艘船就是16万名“棹手”,这有些夸张,按照上文推测,越人手脚并用,故一人二“棹”,手摇短橹,脚踏长桨
既可增加船速,又减少“棹手”数量,降低减轻船体负载,那么一船仅需80人,“鸼舠千艘”仅需8万人。
但是,这还是有些夸张。因为当时“及王师次于南洲,贼帅侯子鉴等率步骑万余人于岸挑战,又以鸼舠千艘并载士,……合战中江,贼悉赴水”,叛军用“千艘”“鸼舠”载着“步骑万余人”与“王师”“合战中江”,结果战败后,“贼悉赴水”,1000条船共载1万余“士”,平均每船不到10人,而“棹手”却要8万人,岂不比例失调?
“两边悉八十棹”,即每侧船舷都有80条“棹”,所以“鸼舠”应该是快船。从一般快船的桨手与战士的比例来看,要搭载着1万多步军士兵,得需要1万5千~2万名桨手。由此可见,这“千艘”“鸼舠”的大小不一,大者160棹,小者数棹。
于是,为了追求在桨手数量相等的前提下,加快船速,侯景叛军就在当时的越地招募了这么多“棹手”。
那么乌篷船有多长历史了呢?南宋伟大词人陆游有词《鹊桥仙》: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
词中的“轻舟八尺,低篷三扇”指的就是绍兴的乌篷船,可见绍兴的乌篷船至少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不过,我的意思是“手脚并用”的乌篷船的脚躅桨和手摇橹的历史至少有800多年了。而橹传说是鲁班发明,但史实证明,最晚汉代就出现,初仅置于舯舷侧,称为“腰橹”,以后又发展为艏艉都置橹,分别称为“头橹”和“艄橹
”。桨的发明时间就更早了。
我们知道,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鉴于此,我的推论就是南朝时期的会稽郡地区,很可能已经出现依靠脚躅桨和手摇橹共同推进的原始乌篷船了。
但问题是,越人是怎样从简单的手摇桨橹到绍兴乌篷船复杂的手脚并用的呢?
乌篷船
我推测是受到脚踏车船的启发,就是当时的越人在前人发明的脚踏车船的影响下,产生了以脚力来躅桨的想法,最终导致了乌篷船雏形的诞生。
脚躅桨与手划桨相比,人的腿部力量比手部力量强劲,就是脚力大,长时间做功效率高。
而手摇橹与手划桨相比,有两个特点,一是橹为左右摇动,没有虚功,可连续产生推船力;二是橹又可当舵,操纵船的航向。
所以由“越人”“棹手”操作的“鸼舠”才能“去来趣袭,捷过风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