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孩子要进行人物描写的这条技巧或说规律时,孩子可能会问:“为什么一定要先上后下?”那是因为人与物体最大的不同,除了人是动物,能“动”之外,人还是有头脑、有思想的动物,但凡面对一个人时,我们通常都会最先被其五官所吸引。而我们所说的人物描写的目的,也是为了要通过语言文字讲出你所说的这个人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那么,从五官上说,会比从脚趾开始说要容易辨识得多吧?
就五官来说,也不能一会说鼻子,一会说眉毛,否则会让人感到你的描写毫无章法、让人心烦意乱,不愿意看下去。就像作诗要讲究韵脚,唱歌不能走调一样,语言表述无论是口头还是文字,都是要讲究内在逻辑性的。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的文字好似有神奇魔力,让人看了之后如涓涓小溪,能温润到人的心底,能拨动人的心弦,能对人产生种种影响,达到文字真正的目的,而有的人的文字,让人看了两三行就已感觉焦躁烦乱看不下去,或味同嚼蜡,了无文字本身应有的生机活力。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掌握先上后下描写人物五官的规律,可以给出孩子一些掌握规律的关键词,如:头发、皮肤、眉眼、鼻子、嘴唇、下颌、脸颊。
头发是什么颜色?发丝是粗还是细?是倔强刚直的还是柔软顺服的?发量是多还是少?皮肤是白还是黑?有没有斑点或痘痘?皮肤是粗糙还是细嫩?是皱纹密布还是水嫩光洁?眉毛是粗还是细?是直还是弯?是长还是短?眼睛是大还是小?是圆还是长?眼光是深邃明亮还是混沌不清?鼻梁是高还是矮?鼻头是大还是小?是血盆大口还是樱桃小口?嘴唇是薄还是厚?唇色是红润还是苍白?下颌是尖还是圆?脸颊是丰满圆润还是瘦削干瘪?
在按照先上后下进行人物五官描写时,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一个让文字更生动的小技巧,那就是适当地运用一些形容词,在运用形容词时,双音节形容词一般会比单音节效果好,比如:“圆圆的大眼睛”效果就会比“大眼睛”好;而多音节形容词会比双音节形容词效果更好,比如:“炯炯有神的、圆圆的大眼睛” 比“圆圆的大眼睛”效果更好。
为了让五官描写更为有神采,我们可以问孩子一个问题:“你觉得一幅黑白的铅笔画和一幅彩色画比起来,一般哪种画会更吸引人呢?”对了,彩色!这个问题就是要让孩子记住:在进行五官描写时,别忘了给描写“上色”。仍以描写眼睛为例:“一双圆圆的大眼睛,黑黑的眼珠炯炯有神”就比“一双圆圆的大眼睛炯炯有神”更富于神采。
说完五官,可以顺序而下,再给几个孩子便于掌握的关键词:脖颈、肩膀、胳膊、手、腿、脚。
脖子是长还是短?是粗还是细?肩膀是宽厚还是瘦弱?胳膊是粗壮有力还是细长柔美?双手是白嫩灵巧还是枯瘦笨拙?双腿是修长健美还是肥硕粗短?有一双玲珑的小脚还是敦厚的大脚?
有了这些内容及顺序规划,孩子基本上就已经知道该写什么、怎么写了,那么,就让孩子接着前面的实例:
“他高高的个子,身材瘦瘦的,印象中,每到冬天他总是喜欢穿一件大棉袄,裤腿肥肥大大的却还短一截儿,露出瘦瘦的脚踝,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 尝试续写一下吧!按照先上后下,先五官后四肢的顺序,可以写出:“他的头发很浓密,发丝倔强粗直,发型时常是乱糟糟的。黝黑的皮肤上,有些许色斑,一双圆圆的大眼睛炯炯有神,但眼睛周围却布满了细细的皱纹。高高的鼻梁下,他有着一颗蒜头般大大的鼻头,嘴唇干枯,唇色苍白,下颌和脸颊都瘦削干瘪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