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看完了,感触蛮大的,却迟迟不知道该如何动笔。这部纪录片讲述了一群文物修复大师,工匠在一个特殊的地方——故宫里面修复文物的故事。片中从青铜器,宫庭钟表,陶瓷,木器,漆器,百宝镶嵌,织秀,书画,临摹,摩印等方面展开。
也去参观了些地方的博物馆,看来还是自己孤陋寡闻了,一直以为那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文物都是经过先人的精心保存,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文物模样,惊叹于经过了上千年的岁月,居然还可以这么完好的让古物展现在自己的眼前,供现在的人们一饱眼福。却不曾想,那些文物,大部分都是经过文物修复大师的手,一点一点的修复,还原,才有后来我们在博物馆里面看到的样子。
一件文物,可能得修上整整好几年才能恢复原来的样貌,在这漫长的时间里,真的是很佩服这些大师们,可以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冷,孜孜不倦的做着同一件事情。青铜器大师王友亮说,在修复这些文物的过程中,想要入行,得先学会做复制品,复制品我要跟原物的方位一致,什么地方是什么颜色,什么地方有绣,都需要完全一致,还得有层次感,跟画画一样。刚学的时候,有时候一个礼拜颜色都调不出来,心里难受死了。看了这部片子,才知道修复真的是一门很深很细的技术活,颜色分多种,比如一个绿色就可以分很多种,你多一点红或者多一点黄都是不行的,所以调色真的是不容易。也让我学到了一点,灯光底下不作色,不然真的会有色差。
在古书画组里面,又让我大开眼界了。书画正常都是用娟,纸来作画,质地轻薄,很难保存,如果不是这些顶级的书画修复大师,我们不可能看到这些千年画作。古书画修复最核心的步骤分为四个,分别是:洗,揭,补,全。洗通常用热水来洗,这样可以清除污垢,还可以软化浆糊,这样有利于接下来揭这一环节的展开。原来书画是可以用水洗的,真的是闻所未闻啊。
揭这一步骤关系到整个书画的命运。揭画如果不当,会断送整个书画的性命。,揭裱时浆糊粘连画心,很难完整揭下,揭多了,会损伤字画,揭少了,残留的多余物质在原于整张画面,长期磨损,会硌伤花心,使画心断裂。所以揭裱是一个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技术活。
补这一环节中,纸张需要与原来的相一致,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然而由于古代造纸技艺已经失传,大大增加了修复的难度。
在修复古书画中,原来在一幅画里面,却隐藏着多像纸,普通人的肉眼是很难去分辨的。纸张不一样,修复可能就无法顺利的进行,所以学会辨认不同的纸张也成为了修复师的一个必修课。比如腹背纸,一张好的腹背纸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会影响到整张画的画幅。
修复过程中的纸张上墙也是一门技术活,看似普普通通的把一张纸贴在墙上,却不曾想,它还关系到了力学,化学等等相关知识点。纸张由湿到干的过程中因为自身的拉力可以使其变得平整,因此稍微处理不当就可能使纸张崩裂。纸与纸的连接过程中,水起到了粘合剂的作用。上墙过程中得时刻关注整幅画的干湿程度,均匀可否。所以书画修复也是一门处理干与湿,粘合与分离的技艺。同时又是一个水和浆糊再创造的过程。
木器组的屈峰一边雕琢着一尊佛像,一边娓娓道来内心告白。他说,中国人讲格物,就是以我观物,以物观我。你看一个人雕的佛像就知道了,佛像最不好雕,有的人雕出来的是奸笑,有的是淫笑,要怎么雕出来那种神秘的纯洁的微笑,那很难。一个人来到世上,总想留下点什么,他做一个东西,这个人本身就已经融到这件东西里了。文物修复师在修复文物的时候,也是有自己的理解和审美放进去的。文物它是个死的,我们要它干什么,我们传承文物是为了传承文化。
文物修复是一个古今对话的过程,现代的修复大师们往往可以透过文物,去看到上一个修复师的技艺如何,去了解当时他们修复时的内心世界,去猜测当时他们的心理和外貌。去了解当时那个时代的人物活动。生产水平,并与之对话。所以文物修复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工作。
最喜欢的人物是钟表修复大师王津,从他的脸上,我看到了一种神闲气定的气质。这都是源于他常年累月在这样一个隔着一堵红墙,隔着一个世界的环境中慢慢培养出来了。什么叫做择一事终一生,我从他身上看到了。对于文物修复,需要得沉的下心,耐得住寂寞。所以他们也说,这是一个需要经过漫长时间才能慢慢适应的过程。脱去了浮躁,有一种静待花开的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