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认真研读了肖培东老师的那本书《语文:深深浅浅之间》中的一个课例《走一步,再走一步》,深受启发,感触颇深!
美国作家、心理学家莫顿•亨特的这篇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属于一篇老文章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以前使用的人教版语文教材中也有这篇文章,更换部编版教材后这篇文章依然保留着。但是却有了新的面貌,因为在部编版教材中这篇文章从译文形式到教学要求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可谓是“老课文,新面貌”!可不管怎样变化,这篇文章我至少教过三遍,可今天看到肖培东老师的这篇完整的教学课例的时候,我发现我教的每一遍都是稀里糊涂的,走马观花的,从没有教明白过,教彻底过,让我有种莫名的负罪感!
以前用人教版教材怎么教这篇文章的已记不大清楚了,这两年用部编版教材教这篇文章时,我会尽力根据自读课的要求来教,也会引导学生关注到文中的旁批,也能重点抓住文中“我”的心理变化,再扣住文中最后作者悟出的道理来突出文章的主题,写法上侧重心理描写,由事及理。现在看来,我的教太过随意,仿佛在亵渎编者编排这篇文章的目的,也在轻视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义,也在忽略学生学这篇文章的感受体悟!
肖培东老师在上这堂课的时候,教学目标非常明确,重难点突出,这堂课就分为五个环节:
一、关注“阅读提示”,明确学法;
肖老师这个环节设计的非常巧妙,用一个问题:同学们,这篇课文,编教材的老师希望我们怎么去学习它呢?这个问题的提出一下子就让学生能够关注到课后的“阅读提示”,肖老师随即就说到:读自读课文,一定要看“阅读提示”。那么哪个同学能找到编者希望我们阅读和学习它的方法?学生一下子就可以找到了:“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标志事件发展和描写“我”不同阶段心理活动的语句,试着复述这个故事。这就是自读的方法。原来这篇文章的学法是在“阅读提示”当中告诉我们大家的!简单明了的自然而然的告诉了同学们该如何来学习这篇文章,学法十分明确!
想想自己是怎样指导学生利用这个“阅读提示”的呢?方法老套至极就是让学生读一读阅读提示,而读的目的是什么,从中要获取什么,利用什么,却从来没有引导学生认真思考过?自己也没有深究过!
《语文课程标准》中就说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编者的意图是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实现的,教学不能太任性。对话编者,才能更明白教材的教学价值。一厢情愿地自行解读,任意云里雾里,课堂教学必然有失偏颇!
二、以“冒险”为例,学习复述;
这个环节中肖老师并没有直接让学生来复述故事内容,而是非常巧妙的引导学生去理清故事的发展过程:冒险———遇险———脱险。然后就“冒险”的部分,指导学生拿出笔画出“标志事件发展的语句”,学生并非一下子就能找准确,肖老师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他告诉同学们要考虑到“事件发展”。什么叫事件发展呢?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事情发展的不同阶段,我们通过这几个句子就知道事件发展的过程了!学生在肖老师这般指导下就很快可以找到相应的语句了!但是学生又会忽略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肖老师随即就问道:你给别人讲一个故事。讲事情的发生,你先要交代哪句话?学生一下就明白了要关注“时间”,因为在事件发展的过程当中,时间的推进最能交代事情的进程。学生在肖老师一步步的引导下,还找到了“然后”“最后”这样表示时间的词。肖老师又继续引导学生,除了关注时间的变化还要留意地点的转换,又让学生去文中找,学生也能很快找到!肖老师随即就总结到:表示事件发展的标志性语句,往往是表示时间推进、地点转换的句子。这样,就能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事情的整个过程说清楚了。然后,让学生利用三句话把“冒险”的故事复述一遍。学生复述的过程很清楚,但过于简洁,肖老师又指导学生在复述故事的时候,不但过程清楚,还要适当地将关键细节加进去,故事就更完整啦!
三、学以致用,复述“遇险”部分;
肖老师通过关键信息的追问,唤醒了学生的个性体验,以迂回曲折的方式,帮助学生从混沌的整体认识到对文本语言的关注,初步实现了“自读”“自悟”。在肖老师指引下,学生明确了“两大法”:关注时间推进和地点转换的句子,准确把握情节;关注关键细节,清楚完整复述故事。真正做到了激发学生思维,做到了精准点拨!学生在此环节复述“遇险”部分的内容,就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了!这样也很好的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肖老师在听完学生复述之后,又进行下一步的引导,“那大家再想,我们这样的复述,与作者原文相比自然还有欠缺,不够生动。大家考虑一下,作者这篇文章,胜在什么地方呢?”随即就引出了本文成功的“心理描写”,自然的进入了下一个教学环节。
四、写法学习——借助旁批,学习心理描写;
这个环节中,肖老师处理的更是别出心意。聚焦“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自读提示中的另一个重点,但也是非常难把握的特点。这里肖老师运用“读”的艺术激发情感波澜,掀起课堂小高潮。通过发挥想象、模拟场景,教师示范读出节奏感、害怕感、画面感,令我深深佩服肖老师的语文功底,课堂在朗读吟咏中涤荡内心。肖老师还善于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进行反复品读、探究。比如,文中的“更高,更陡,更变化莫测”连用三个“更”字,有何表达效果,让学生不仅仅只是对文字有单纯的情感体验,更是在学生探索语言表达与情感体验之间开启了一扇通往言语秘境的大门。还有肖老师的这个问题“写什么实际在写心理状态?”课本提示“写在外在行动表现,实际上写心理状态”,以此为模板,学生纷纷发现“写语言,实际在写心理状态”;“写环境,实际在写心理状态”;“写动作,实际在写心理状态”;甚至是文中的标点符号也是在表现人物的心理。心理描写已不再单纯,而是上升到写作思维的锻炼。这一探究激发的高潮,让学生从中获得的,不仅是情感体验,更是阅读境界和思维的提升。为学生进行各种的心理描写提供了可行的方法!肖老师最后说到:“莫顿亨特,心理高手!莫顿亨特是不是心理专家?注释1这样告诉我们———(学生:莫顿亨特,美国作家,心理专家”)。这就是我们阅读这篇文章要重点学习的心理描写。
五、哲理探究——“我们”都可以提醒自己
整堂课层层递进,不断加码。肖老师在最后这个环节中,抓住了文中最后一段“我提醒自己在困难发生的时候,要学会………”。“提醒”在文中帮助作者成功爬下了悬崖,肖老师也在轻轻的“身份置换”中,提醒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文本,发出自己的声音,获得人生的智慧。“其实文章当中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这件事情提醒自己”,“提醒”可以是源于故事本身的反思,无论是爸爸、妈妈,还是小伙伴、杰里,都可以从中得出新的经验和教训,“提醒”今后如何更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从而避免“故事”中的问题再度出现。“提醒”更是人生之路的指引,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中获得有益的、与自身成长相关的启迪,并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如何面对困难,如何超越自我,如何实现更好的成长。肖老师紧扣“提醒”二字,拓宽和延伸了文本主题的广度和深度,从故事上升到人生,从感性提升到理性,自然而然的实现着对学生的人文教育。
课堂结尾的收束也特别耐人寻味。肖老师用了三个“词儿”总结这堂课:“我”的经历、“我”的心路、文章启迪。最妙的是“千万万语化成一句话”———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在师生“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激情诵读中走向了尾声。
真的,不得不赞叹肖培东老师的教学智慧!
希望通过研读他的这些课例,愚钝的自己能有些许的开窍,也能在课堂上有点自己的智慧!
浅浅小语:我们的遥远,拼接着每一步蹒跚与不安。我们的深刻,汇聚着每一滴卑微与清浅。风,留下风的苍茫。星辰大海,却会记住,最初的微光与浅浅的流淌。走一步,再走一步,直至我们的远方。———肖培东